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一、选择题
1.在古希腊,城邦争霸一直是主旋律,但其中还蕴藏着某种走向更大规模的希腊国家的要求,如以提洛同盟为基础的“雅典帝国”的建立就可以看作是一次使希腊走向统一的尝试,但历史上却最终没有出现“希腊帝国”。

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文明和商业的发展 B.泛希腊主义思想的制约
C.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D.城邦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
2.普罗塔哥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

”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 B.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C.特别强调人的价值 D.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2.“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材料说明( ) A.古希腊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B.小国寡民的政体不适合古希腊
C.古希腊文明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D.古希腊城邦民主值得各国学习
3.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 )
A.宽容的心态 B.人性的复苏
C.高雅的追求 D.理性的崇拜
4.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

材料表明“新教育”()
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5.有学者曾指出:“当意大利人摆脱了中世纪的文化枷锁以后,他们需要一个精神导师来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导师”。

这说明( )
A.意大利复古希腊古典文化 B.现世追求借助人文主义
C.中世纪枷锁有待古人解开 D.意大利文化中缺少智慧
6.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和半睡眠状态。

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中所说的“纱幕”指的是( )
A.人类封闭的世界 B .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人文主义的思想 D.古典文化的神秘
7.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8.“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他力劝人们在《圣经》中找寻真谛。

”他的主张( )
A.完全否定了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主张 B.逐渐破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C.极大阻碍时人获得灵魂救赎的自主权 D.深刻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9.“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这种观点( )
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增强了宗教改革引发的信仰苦恼 D.表达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
10.“《圣经》的核心信息是,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要使人性摆脱一切危害人生的东西,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

”材料对《圣经》的认识体现了( )
A.人文主义 B.因行称义
C.信仰得救 D.理性主义
11.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罗马”。

加尔文的学说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封建主的特权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12.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3.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的“丑行”时说:“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

”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强调( )
A.法律的权威 B.宗教信仰自由
C.人人平等 D.人的思想自由
14.有启蒙思想家曾说:“如果是同一个人,无论他是为贵族利益还是为人民利益,在运用这三种权力,也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公众决定的权力和对个人事务审判的权力,那么就会终结所有的东西。

”该思想旨在( )
A.避免专制独裁 B.实现人民主权
C.遵守社会契约 D.建立法治社会
15.康德说:“Sapere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其中“Sapere aude”的含义可能是( )
A.“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C.“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16.歌德在评价伏尔泰和卢梭时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说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依据是( )
A.卢梭的思想促进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B.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学说
C.卢梭倡导主权在民学说
D.卢梭倡导三权分立学说
二、非选择题(1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
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8.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的关系,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个人自由的实现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女性发型是女性特征的象征。

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如果在自己家里这样,倒是无所谓的。

可是在私人领域以外,就得把它藏好。

因为他就好像承载着家庭的秘密和神圣,这些都与别人无关:裹好的帽子、包紧的头巾将它保护起来,避免男人淫荡的目光和陌生人猥亵的好奇。

——[法]罗贝尔·福西耶《这些中世纪的人——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材料二装饰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假发。

它往往是用白色的或黄色的蚕丝做成的。

……人们所要求的理想的头发的颜色,不论天然和人工的都是金黄色。

因为人们认为太阳光能把头发变成这种颜色,所以许多女人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都会整天在露天中度过。

……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材料三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

……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

……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

……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头发及装饰的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看法的原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个人主义”的看法。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

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

……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

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选D 城邦本位主义观念强调城邦的独立自主,这一观念影响希腊走向统一,是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2.解析:选C 注意对比他对神和人的不同态度:“神是不可知的”,而“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2.解析:选C 依据题干材料“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可以看出古希腊对后世的影响较大,故C项正确。

3.解析:选B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文艺复兴时期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追求现世幸福有关,B项符合题意。

4.解析:选D 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

5.解析:选B 题干材料反映出意大利人要借助古希腊文化去追求现实幸福的生活,故B 项正确。

6.解析:选B 从材料中的“中世纪”、“睡眠和半睡眠状态”可判断“纱幕”应指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7.解析:选 A 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

而文艺复兴的提倡人性,反对神性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由此可以看做是“中世纪”的“结束”。

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
影响。

8.解析:选B “他呼吁世俗权力,要求国家驾驭宗教;他谴责教士不同于俗人是欺人之谈”说明主张破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故B项正确。

9.解析:选B 材料的意思是只要有虔诚的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故B项正确。

10.解析:选A 依据材料“天地之主上帝在这个世界上活动”、“最终完全实现他要给自己的子女即人类的一切力量与欢乐”可知上帝是要人类欢乐,体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心,也就是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

11.解析:选D 加尔文的学说在西欧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主张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
级的要求。

12.解析:选C 欧洲启蒙思想家们主张建立可以有效制约权力的国家体制,这就是他们勾画的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国家权力之间有效制约与平衡,C项正确。

13.解析:选D 材料不仅仅是针对天主教会的束缚,而是针对一切限制自由的行为。

从“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可知,宣扬人们应该有思想自由。

14.解析:选A 如果是同一个人,在运用这三种权力,就会终结所有的东西,说明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必须避免专制独裁,故A项正确。

15.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康德是启蒙思想家。

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B项正确;A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言论;C项是彼特拉克的名言;D项是马丁·路德的主张。

16. 解析:选C 早在卢梭提出其学说之前,英国就已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因此,A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在B、C、D三项的叙述中,只有C项是卢梭提出的。

二、非选择题
17.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1)问,孟子的法制观念结合材料“抓起来”、“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概括归纳;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结合材料“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城邦将无法存在”等信息概括。

第(2)问第一小问,要从两位哲人所处时代的特征入手,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其实是要找出两位哲人的法制观念的影响及价值。

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18.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解开头发,就有了色情意味”、“承载着家庭
的秘密和神圣”反映出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禁欲思想;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中“乡间妇女也在这方面和城市姊妹们争妍”反映出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以及人们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第(2)问,一分为二的评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个人主义”,在推动人们思想解放的同时,也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泛滥。

答案:(1)中世纪:头发承载家庭的秘密和神圣,具有私密性。

原因: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

文艺复兴:头发是美丽的象征,充分追求并展示美。

原因:文艺复兴弘扬人文精神,追求现世幸福。

(2)看法:个人主义有助于冲破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但极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泛滥。

19.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可知路德认为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路德的主张是因信称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第(2)问,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主要涉及教权与王权、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的关系;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可以从对天主教会、世俗权力、民族国家的发展等政治方面的影响回答。

答案: (1)主张:个人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因信称义。

作用: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促进了思想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

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的建立;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