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细胞治疗CTL细胞资料及回输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细胞治疗CTL细胞资料及回输注意事项
1 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简介
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细胞毒性T细胞,其表面标志是CD8。

这些细胞的功能就像一个“杀手”,它们可以直接攻击带有特殊抗原的靶细胞,在抗病毒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细胞毒性T细胞也被称为杀手T细胞。

体内T细胞经过胸腺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分化成CD8+T细胞,在机体被感染时,经过抗原递呈细胞将特异性抗原递呈给CD8+T而使其激活,发挥免疫清除、免疫调节的作用。

体外CTL诱导培养首先抽取患者外周血,分离得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培养DC及T细胞,DC 细胞可以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naïve T cell)增殖。

将抗原负载DC细胞,抗原致敏诱导成熟的DC细胞与T细胞混合培养,通过TCR与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提供第二信号(见图1),通过DC细胞强大的抗原递呈功能激活初始CD8+ T细胞,激活的CTL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发挥强大的免疫清除及免疫调节作用,杀伤带有特殊抗原的靶细胞,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的目的。

图1
CTL的杀伤特点:a. 杀伤力强;b. 直接、连续、特异性反复杀伤靶细胞,而且在杀伤靶细胞的过程中本身不受损;c. MHC限制性。

2 CTL的作用机理
CTL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相:a. 接触相:CTL通过TCR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I类分子复合物,在粘附分子辅助下与靶细胞紧密接触。

此过程只需要几分钟。

b. 分泌相:CTL与靶细胞紧密结合后,CTL活化并使细胞颗粒性内容物呈现极化分布,随即启动胞吐机制,分泌细胞毒性物质,作用于靶细胞,这些毒性物质包括穿孔素
(perforin)、颗粒酶(granzyme)、颗粒溶解素(granulysin)及淋巴毒素等。

c. 裂解相:靶细胞死亡过程。

一是CTL分泌的穿孔素在靶细胞膜聚合,形成跨膜通道,使靶细胞膜出现大量的小孔,水分子进入靶细胞内,导致渗透压发生改变,细胞因渗透性溶解而死亡。

颗粒酶经穿孔素形成的跨膜通道进入细胞内激活半胱天冬蛋白酶-10(caspase10),诱导靶细胞凋亡。

颗粒溶解素进入靶细胞,亦可直接杀灭靶细胞内的病原体。

二是CTL 细胞通过高表达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 结合,经Fas/FasL 途径激活半胱天冬蛋白酶
-8(caspase8),导致靶细胞凋亡。

3 CTL与肿瘤
肿瘤免疫主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B细胞为主,在抗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肿瘤免疫主要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

T细胞介导的效应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裂解作用。

二是超敏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其中以CTL对肿瘤细胞的裂解作用最为重要。

但患者体内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逃避CTL对它的杀伤,例如肿瘤细胞表面低表达MHC-I 类分子,肿瘤细胞协同刺激信号异常,肿瘤细胞表达高水平的FasL而诱导表达Fas的T细胞的凋亡等。

体外诱导激活的CTL细胞脱离体内肿瘤微环境,获得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回输至患者体内,可以发挥高效的杀伤活性,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有效治疗肿瘤。

CTL细胞治疗肿瘤方案
配合手术使用
术前采血培养,术后第7天回输,提高免疫力,机体恢复快,清除残留肿瘤细胞和组织,防止复发和转移。

配合化疗使用
化疗前采血培养,细胞培养期间进行一次低剂量化疗,化疗疗程结束后第3-7天回输(可根据化疗药物的半衰期调整,一般化疗药物半衰期过后回输,免疫细胞回输完后,间隔至少7天再进行下个疗程的化疗),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进一步抑制或杀伤癌细胞。

配合放疗使用
放疗前采血,放疗疗程间歇期回输(例如,周五放疗后给细胞,周一开始放疗),或采血后冻存种子细胞,待放疗疗程结束后回输免疫细胞(放疗结束后当天即可回输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回输完后,间隔至少7天再进行下个疗程的放疗),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化疗敏感性,降低放疗毒副作用,进一步抑制或杀伤癌细胞。

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
提前采血,靶向药物使用后的第2天回输,利用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单独使用
采血培养,14天左右回输,首次使用最好连续回输两个周期。

综合治疗
手术、放化疗、微创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首先手术,然后采用放化疗、微创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降低肿瘤负荷,肿瘤负荷降低后回输免疫细胞杀伤残留肿瘤细胞,起到防止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治疗效果
1)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2)清除体内的残留肿瘤细胞;
3)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4)回输后可改善机体免疫环境,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5)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 CTL与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

HBV 是一种嗜肝DNA病毒,非直接致细胞病变,HBV引起的肝损伤是免疫应答介导的。

HBV 的免疫清除对促进肝功能恢复、防止和减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有着最根本的意义。

慢性丙型肝炎(C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严重威胁人类健康,HCV是除了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CHC的治疗目前尚无理想药物,干扰素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其治疗尚难令人满意,治愈率低且停药后约一半病例复发。

近年来研究证明,利用HBV抗原肽刺激急性HBV感染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能够引起特异性HLA-I类分子限制的CTL应答。

HCV感染所诱发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清除HCV 和控制HCV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丙肝的方法,但疗效欠满意,尤其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副作用,使不少患者无法耐受。

用HCV多肽抗原在体外诱导、增殖、活化丙肝患者的单个核细胞,获得体外激活的CTL细胞回输体内后可在体内继续增殖并聚集在其他靶细胞部位,引起强烈的细胞免疫反应而清除丙肝病毒的作用。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能杀灭表达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在机体抵抗各类病毒感染和/或导致免疫病理损伤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CTL的杀伤作用是抗原特异性的,初始CD8+ T细胞识别抗原后,进行程序性克隆扩增并分化为CTL,一方面通过CTL表面表达的Fas配体和分泌的TNF-α与靶细胞上的Fas 受体(CD95)和TNF受体结合,诱导感染细胞凋亡;另一方面介导细胞溶解机制,成熟CTL胞质释放大量穿孔素(PF)和颗粒酶等,杀伤感染细胞。

此外,活化的CTL还可分泌IFN-γ和淋巴毒素等细胞因子,而IFN-γ一方面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和增
殖,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1,TRF-1)和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1,STAT-1),继而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广谱抗病毒效应,清除病毒。

目前,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以其高效的抗病毒能力、稳定的疗效成为国际多个权威医学机构共同推荐的慢性丙肝患者治疗首选方案,该方案得到了欧洲肝病学会、美国肝脏病学会、亚太地区肝病学会等多家权威医学机构的一致认可。

CTL细胞生物免疫疗肝炎的四大优势
( 1)免疫调节,减时增效
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以诱导肝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来协助清除病毒,同时有效调节细胞因子的活性,以达到有效降低免疫损伤的目的。

( 2)综合治疗,兼容性强
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是抗病毒、调免疫、促恢复的全方位治疗方法,抗乙/丙肝病毒作用较单一疗法高出5倍以上。

此外,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有很强的兼容性,肝炎患者使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改用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调整免疫状态,扭转抗病毒进程。

( 3)特效制剂,一并治疗合并症
一般如果丙肝合并肝硬化、脂肪肝、糖尿病、心脏病、胆道感染等,都难以治疗。

如许多难治性丙肝病人血清铁较高,肝细胞内含铁也多,影响疗效。

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采用体外导入的特效制剂能够与过多的铁进行结合,排出体外,同时还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 4)疗效稳定,愈不复发
CTL细胞免疫生物疗法产生的大量细胞因子可有效阻断乙/丙肝病毒的Fas表达,减少产生膜蛋白分子;同时激活细胞免疫诱导,二者结合导致病毒凋亡。

CTL细胞生物免疫疗法可联合联合利巴韦林、免疫促进剂一起使用,对干扰素及传统治疗无效的疑难病情可采用联合疗法,联合疗法突破传统干扰素单一治疗局限,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不断增加细胞浓度,进而实现对丙肝病毒的长效抑制和清除,真正实现了对丙肝的标本兼治。

5 CTL细胞的适应征与禁忌征
5.1 CTL细胞的适应症
a)各种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如: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b)原发灶去除后(手术、放疗等),免疫力低下,恢复慢,预防肿瘤复发。

如胃癌术后、肺癌术后、肝癌术后等;
c)肿瘤广泛转移,无法进行手术者,可与化疗配合使用;
d)对放化疗不敏感或者无法耐受的肿瘤患者;
e)常规治疗后(手术及放化疗)需要提高身体免疫力者;
f)肿瘤临床康复后的肿瘤复发预防;
g)乙/丙型肝炎患者。

患者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h)生活自理,卡氏体力状况评分标准60分以上;
i)预期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
j)实验室检查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淋巴细胞绝对值>0.8*109/L,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70g/L;
k)病人有自知能力,能签署知情或志愿同意书;
l)通过手术或其他方式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肿瘤组织的患者,可以制备个体特异性的肿瘤抗原。

5.2 CTL细胞的禁忌症
a)脏器移植者;
b)T细胞淋巴瘤、T细胞白血病,由于本身即是免疫细胞的病变,所以亦不适用;
c)HIV阳性,或者有其他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d)不可控制的感染性疾病;
e)对细胞培养过程中所用生物制剂过敏者,以及4周内大量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其
他免疫抑制剂者;
f)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g)肝、肾、心脏等主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具体器官标准如下:
i.心脏:IV级以上
ii.肝脏:达到国内肝功能分级C级以上
iii.肾脏: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
iv.肺: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症状,累及到其他脏器,如肝、肾功能
v.脑:脑转移并伴意识障碍者
6 采血及注意事项
6.1 采血前工作
6.1.1 抽血前检查
1)进行患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毒、梅毒等感染。

极晚期患者需进行血培养检查,以排除患者患菌血症。

(艾滋病阳性患者不能进行细胞培养;菌血症患者不能进行细胞培养)。

患者需提供以下检查结果:
a)血常规(患者未经其他治疗时,7天内有效),此结果必须提供;
b)感染筛查(患者未经其他治疗时,30天内有效),此结果必须提供;
c)肿瘤标志物(患者未经其他治疗时,30天内有效),此结果建议提供;以进行治疗评价;
d)CT或X光片、B超(患者未经其他治疗时,30天内有效),此结果建议提供,以进行治疗评价;
e)病毒拷贝数检测(患者未经其他治疗时,7天内有效),对慢性病毒感染患者,此结果建议提供,以进行治疗评价;
f)血生化全项(患者未经其他治疗时,7天内有效),此结果建议提供;以进行治疗评价。

2)检查患者血常规,根据淋巴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绝对值决定患者抽血量。

抽血量(mL)=(80∕淋巴细胞绝对值)×109
(计算取血量超过100mL原则上不能进行细胞培养)
注:
淋巴细胞绝对值=人外周血白细胞数×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
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正常范围:0.8-4×109/L
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数正常范围:0.2-0.4(20%-40%)
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范围:4-10×109/L
3)肿瘤患者抽血前没有任何感染、发热(肿瘤热除外)以及心、肝、肺、肾功能异常。

由医生据患者病情提出CTL细胞治疗并填写患者信息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6.1.3 医生提供其它治疗安排
a)目前无其它治疗;
b)手术时间安排;
c)化疗时间安排;
d)放疗时间安排;
e)靶向治疗时间安排;
f)抗病毒治疗时间安排。

6.1.4 采血时间的确认
医生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安排确认采血时间并通知业务人员(最好根据手术、放化疗的疗程同时制定好回输计划及采血时间)。

主管医生收到患者缴费相应单据后安排人员进行采血操作。

6.1.6 病人采血前注意事项
a)尽量空腹抽血,若抽血时间较晚也可适当进食,但勿食用油腻食物或进食过量,且最好在进食2-3小时后抽血;
b)抽血前不能输液;
c)手术病人应术前取血;化疗病人应在化疗疗程开始前取血或化疗后血象恢复正常后取血;放疗病人应在放疗疗程开始前取血或放疗后血象恢复正常后取血;
d)连续两个疗程治疗时,取血和回输细胞在时间上会有交叉,取血必须在细胞回输之前。

6.2 采血用具的准备
6.2.1 细胞制备中心提供材料: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针组件(Blood Collection Set);
肝素抗凝管;
采血袋。

6.2.2 临床科室自备材料:
棉签、碘伏、胶带和止血带。

6.2.3 采血
见附件中《采血操作规程》。

7 回输及注意事项
7.1回输日期的通知和确认
7.1.1 业务员在采血后一周内以E-MAIL形式通知主管医生下周回输安排,并以电话、短信形式提醒医生查看E-MAIL。

7.1.2 确定本次回输不受其他治疗因素,尤其是患者感染、发烧、放疗、化疗、转院、出院等的影响。

如果因为患者自身或其他原因,需要改变回输时间,一般只能上下浮动1-2天。

7.1.3 细胞制备中心如发现因细胞增长原因,培养时间需要延长,将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7.2 CTL细胞的包装和质量检验单
7.2.1 标准回输袋100mL CTL细胞悬液,细胞回输袋外标注有患者姓名、细胞编号、患者所在医院、产品出库时间:即当天日期的标签。

7.2.2 接收产品者还应同时获得产品验收单,包括:
a)细胞质量报告单(包括微生物检测、内毒素检测和产品细胞数量,并有报告人和审核人姓名,同时加盖质检章);
b)细胞回输签收单。

7.3 CTL细胞的运输
7.3.1 细胞储存于细胞运输箱,箱内放冰袋,保持箱内温度在10-20度,通过专人运输或快递的方式送至医生指定地点。

7.3.2 由主管医生或护士
a)签收产品和产品质量报告;
b)在CTL细胞回输签收单上签名。

7.4 CTL细胞回输
7.4.1 所需物品:
a)生理盐水、治疗盘及相关物品(由医院提供);
b)输血器、7号或更大号套针管(由公司提供)。

7.4.2 操作人员:医院相关医务人员
7.4.3 回输前首先核对CTL细胞袋标签姓名与患者姓名是否一致
7.4.4 回输方法:
a)连接100mL生理盐水与输血器,将输血器原装所带大号针头换成套管针并排气;
b)将针头与病人血管连接固定,观察生理盐水点滴情况;
c)预处理:一般不需任何预处理,但若患者为过敏体质或其它情况需根据医嘱加入相应处理,比如回输前提前15分钟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
d)如果生理盐水点滴通顺,换上细胞转输袋,调节速度为30-40滴/分;
e)一般病人观察10分钟后如没有特殊反应,将滴速改为60-80滴/分,直至输完;若患者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应按医嘱控制滴速。

回输过程中可叮嘱家属或护士每隔5-10分钟轻轻挤压转输袋底部,使沉淀细胞重新悬浮;
f)细胞回输完毕后将输血器连接上剩余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内剩余的细胞;
g)管内细胞冲洗干净后回输完成。

7.4.5 回输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流通,注意保暖。

在细胞回输后的48小时内,患者要保持休息状态,放松情绪,保证足够的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不要长途奔波劳累;
8 其他注意事项
8.1知情同意书
书面证明患者本人或家属已了解CTL细胞治疗的情况并同意接受治疗,由医院保留。

8.2回输方案的制定
单独使用CTL细胞时,一般在采血后第14天开始第一次回输,具体回输计划在采血后7天内告知主管医生;
如CTL细胞配合手术、放化疗使用,需要医生提供手术、放化疗的疗程及时间安排,并与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回输计划,并确定采血时间。

8.3 血液、细胞的储存及运输要求
血液样本采集完成后要求在10-20℃之间储存,采血管垂直放置,采血袋水平放置,8小时内运输到达实验室;
细胞在收获后回输前要求在10-20℃之间储存和运输,在12小时内完成回输。

附件:CTL细胞治疗采血操作规程
人员:
相关医务人员
要求:
洁净无菌
用品:
真空抗凝管(绿盖,9mL/管)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针组织件持针器
治疗盘(棉签、碘伏、胶带和止血带)
步骤:
1.根据治疗方案确定采血量,准备好所需抗凝管并进行相应标记(患者姓名和日期)。

2.用碘伏消毒所用真空抗凝管管盖中部橡皮部位(例:如需采血63mL,则需7个抗凝管)。

3.链接采血针和持针器,皮肤消毒进行静脉穿刺。

4.见回血后,将消毒好的真空抗凝管插入持针器,管内装满血液后将抗凝管拔出,插入下一个抗凝管进行采血。

装有血液的抗凝管上下颠倒5-10次混匀。

最后一管采满血取出后,拔出针头按压止血,并将所有抗凝管放入做好相应标记的采血盒中。

5.运输员核对采血袋与所有抗凝管上标记一致后将袋放入采血盒中,填好采血盒上标签后粘贴封条,将采血盒放回10-20℃细胞运输箱,尽快送回实验室。

6. 在治疗实施过程中少数人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并导致不良后果:
A 静脉穿刺部位红肿、痛痒、瘙痒;
B 畏寒、发热、疲乏、胸闷、恶心、呕吐;
C 一过性低热、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D 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
E 发生其他不能预见的并发症
上述副作用均为一过性反应,具有自限性。

大部分症状不需处理。

但为防止可能发生的过敏性反应,回输时应准备退烧药物以及像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抗过敏性药物。

发生高热、严重皮疹,低血压时,应及时对症治疗。

(本稿由山东省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