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7.一匹出色的马(相关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陈伯吹(1906年-1997年)原名陈汝埙,曾用笔名夏雷。

上海市宝山区(原江苏省宝山县)人。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

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儿童文学事业,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代宗师,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他对中国儿童文学事业做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翻译和理论研究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遗产。

著有童话集《一只想飞的猫》,评论集《儿童文学简论》等。

1981年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园丁奖,鼓励国内作家参与儿童文学创作,1988年此奖改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柳树
名称来源
据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种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

柳树的得名源自柳树的木头作业法。

木材至今仍是人们不可缺少的材料,古代工具简陋,伐取粗大树干非常困难,而用伐取两寸来粗的树枝则比较方便。

因此,先民所用木材主要是两寸来粗的枝干。

在长期使用中,人们会发现,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通直,更利于使用。

在我国乡土树种中,柳树萌枝能力最突出。

因此便形成了对柳树的头木作业,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每隔几年伐取枝条利用。

头木作业的结果是保留树干,以便
持续利用枝条。

这就柳树得名的所在。

“柳”字与“留”字读音相同,“柳树”就是“留树”,表示保留树干以便再次利用的一类树。

基本用途
柳树常用来营造头木林,大众采用头木作业法周而复始地获取薪材或编织材料,是我国古人最早认识并大量栽植的树种之一。

在甘肃一些地方,人们将头木作业伐取的柳树枝干修整后,剥皮,埋入土里,再灌上水,几个月后待枝干周围的泥土发黑时,挖出枝干,阴干使用。

经过这样处理的柳树枝干用作椽子,不翘不裂,不生蛀虫。

在甘肃一些地方还发现另一种伐用柳枝的方法,不截除树冠,只伐取枝条,树干仍可以像正常树木那样生长,而且有意使树干倾斜,加上枝桩,很方便攀登作业。

柳树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属落叶大乔木,别名杨柳。

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或灌木,绿绿叶子,细长柳枝,柔软下垂,性喜湿地;树皮组织厚,纵裂,老龄树干中心多朽腐而中空。

果实为蒴果,成熟后2瓣裂,内藏种子多枚,种子上具有一丛绵毛。

柳树耐寒,耐涝,耐旱,喜温暖至高温。

世界约520余种,中国有250余种,遍及全国各地。

柳树易繁殖,栽培方法简单,生命力强,可美化环境,在生活、环保、医药等方面也有用途,是"四旁"绿化树种。

在人文方面,柳树因柳和"留"同音,所以古人常以柳赠友,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树一直为文人们所青睐,人们留下了大量精品诗词和文章。

端午节还可以用它,来纪念屈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