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光的折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光的折射
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描述光路,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热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具准备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烧杯、筷子、纸杯、硬币、适量的水.折射规律演示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做两个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上述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了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
二、新知构建
知识点1光的折射现象
一、实验引入折射现象
1、实验演示: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并向法线偏折.
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AON,即∠i);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B,即∠r)。

三、分组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使用折射演示器,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三次.
(2)让光从水面斜射进入空气.观察空气中折射角分别等于指定值时的入射角
3、师生一起归纳
知识点2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1、教师通过PPT演示筷子变弯和硬币升高的光路图
2、学生根据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出图讨论解释有关现象的题目。

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如图甲,从水中A点任意发出两束射向水面的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光线射入人眼,人眼凭经验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感觉是水面下一点在发光。

由于A′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形成的,所以是像(“虚”或“实”),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A点)要(“高”或“低”)。

三、例题分析
【方法点睛】往杯中加水,光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在杯底形成的光斑随之向右移动。

【易错警示】认为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光斑不动,就错误了,当折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时,折射光线是向右移动的一些平行光线。

如图3-2所示。

四、课堂练习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比入射角()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不对
2.一束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但总小于入射角
C.不变D.逐渐减小,但总大于入射角
3、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0°,折射角为( )
A.0°B.30°C.45° D.60°
4.小明涉水过滩时,看到水底的石头是( )
A.变浅了的石头的实像 B.变浅了的石头的虚像
C.变深了的石头的实像 D.变深了的石头的虚像
5、如图所示,当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应使鱼叉对准( )
A.所看到的鱼B.所看到鱼的下方C.所看到鱼的上方D.都不正确
6、如图所示,一条光线AO射到平静的湖面上,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五、本课小结
第四节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三线共面,分居两侧,光路可逆,空中角大。

三、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筷子变折、彩虹、硬币重现、池水变浅、海市蜃楼、见到地平线下的太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