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运动
2、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hPa) 1010 1020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hPa) 1010
1020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hPa)
1010 1020
1030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水平气压梯 度力 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削弱作用 降低了 白天的最高气温。 保温作用 提高了 夜间的最低气温。
昼 夜 有利于生物 温差小 生存和发展
二、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 空气环流。
2、热力环流的形成
等 压 面
B A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冷却 B
受热 A
冷却 C
等 压 线
B 冷却 A 受热 C 冷却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冷却 B
低气压 受热 A
高气压 冷却 C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白天 陆地:增温快
海洋:增温慢
海洋
陆地
3、热力环流的分布
海陆风
夜晚
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
海洋 陆地
郊区
市区
郊区
城市风
山谷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
1.气压的运动
按方向分类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紫 外 线
可 见 光
红 外 线
地
面
高 层 大 气
臭 臭氧 氧 平O 吸 流 3 收 紫 层 外 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紫 外 线
红 外 线
1、吸收作用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臭氧(O3)
可 见 光
(1)具有选择性 ⑵到达地面的主要是可见光。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来源——太阳辐射
2. 大气的受热过程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 达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 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 这是为什么? 没有大气的月球情况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 上界
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辐射将大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
⑸影响因素: 云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保温作用总结
保温作用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是地面的 直接热源 太阳烤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 面吸收后增温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 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产生大气辐 射,其中向下部分称为 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 分热量还给地面
太阳高度角愈___, 大 等量的太阳辐射 散布的面积愈___, 地表单位面积上 小 获得的太阳辐射 能量愈____。 多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 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缘故。 而纬度20-30之间的副热带高压地区,因为
水汽
二氧化碳 大气上界
传给大气
⑴对流层大气强烈吸
收地面辐射 _______并保持热量。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⑵_____ 地面 是对流层大气
的主要直接热源。 ⑶大气辐射 红外线长波 性质: _________辐射 向上 大气辐射 方向
水汽 二氧化碳
大气上界
向下 大气逆辐射
相 反 因此大气逆 ⑷ 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的方向_______,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力越大,风速越大
结论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 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hPa)
1002 1004
——风向平行等压线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1)青藏高原和华北平原哪个离太阳近?哪个气温高? 为什么? (2)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多云夜晚比晴朗 夜晚气温如何?为什么? (3)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4)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能量的能力越强,辐射 出光线的波段越短。请根据太阳和地面温度差异,判断 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波段性质。
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重点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各个作用的主 体及特点是怎样的?
紫 外 线
可 可 见 见 光 光
红 外 线
大气的上界
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 的接收与转化可分为 以下三个环节: 1、太阳辐射到达地球 大气层的上界 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 层 3、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光)
作用 参与作用的 形式 大气成分
臭氧(平流层)
波长范围
紫外线
红外线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作用特点
有选择性,大 部分可见光可 穿透
无选择性,对太 阳辐射削弱作 用最强 向四面八方散 射 ,有选择性
吸收
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
反射
云层、尘埃
空气分子、 散射 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 易被散射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是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全年干旱少雨,形成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太阳辐射强度是全球最 强的。
太阳
大气和地面反 射、散射34%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19%
地面吸收47%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⑴地面吸收太阳辐射 _______ 获得能量。
地面辐射
⑵地面向外辐射能量
称为地面辐射 _______。 红外线长波 ⑶地面辐射是________ 辐射。 向上 将热量 ⑷方向:______
对 流 层
反
空气分子
射
细小尘埃
可 散射 见 光 地 面
水 汽 和 二 氧 化 碳 吸 收 红 外 线
⑶、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 射的能量很少。 2、反射作用
3、散射作用
思考:为什么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
高?
反射作用
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 特点: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
地面是大气的 直接热源
通过大气逆辐 射把热量还给 地面
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的受热)
反射 散射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吸 收
射向宇宙空 间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地 面 增 温 地面增温
大 气 辐 射 射向地面
大 气 大气 增 吸收 温
地
面 “地面暖大气”
“太阳暖地面
“大气还地面”
(3)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意义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hPa) 1000
1005 1010
摩擦力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