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_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兴八首·其一原文 | 翻译及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秋兴八首》是暮年为躲避战乱而借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 年),时 56 岁。

全八首连任,前呼后应,脉络贯穿,组织严实,既是一组完
满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重视。

每篇都是能够独立的七言律诗。

王船在《评比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情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边七篇。

前三首写夔州秋,感触不得志的一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素。

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惹起的国家兴衰、出身蹉跎的感触;写长安盛世的回想,今昔对照所惹起的悲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击国家残缺而不可以有所为、只好遥忆京华的忧虑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境界。

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悲凉境界深宏,读来令人勾魂摄魄,最典型地表现了
杜律的特有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景。

用阴森萧瑟、动乱不安的光景环境烘托诗人忧虑抑郁、伤国伤民的心情。

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直截了当叙写光景之中点明地址时间。

玉露即白露,,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境界笼盖着没落情景,氛围阴森,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睁开气萧森的悲壮情景。

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暗萧森之状。

万里滔滔而来,波浪汹涌,翻天覆地,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光景也寓时势。

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到处是灰暗的战云,虚实兼之。

此联光景描述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势那种动乱不安、前程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滚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把峡谷暮秋、个人出身、国家沦丧囊括此中,风起云涌,哀感深邃。

颈联由持续描绘光景转入直接抒怀,即由秋季光景触动羁旅情
思。

与上二句交错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


日即往日,昨年秋季在云安,今年这天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改日泪,表示昨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哭泣,昨年这样,今年又这样,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

故园心,实即想念长安之心。

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靠,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

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
不由再度哭泣,心总惦念着故园。

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
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

此处写得深邃委婉,回味无穷。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

西风凛凛,夜晚时分天气更是萧
瑟严寒,意味冬日马上到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
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

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
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

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
衣服的声音。

砧即捣衣之石。

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光景,时
序由白日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边接
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连任。

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黄昏,刀尺严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
嵯峨萧瑟,真不行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