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区十中七年级地理下册 7.3《印度》教学反思三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带地理课已经快一年了,对于我来说,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也有很多不足要改进,这就需要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进行反思。
我认为教与学的反思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中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反思如下。
印度是初中地理第七章第三节内容,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章节。
印度是南亚地区重要的国家。
本节有四个重要内容: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
印度在古代文明、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地理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极具借鉴意义。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和学生一起学习前两部分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有关天气、气候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知识,大部分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十分困难,因此我把印度的季风气候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我设计了两个与印度季风气候的成因有关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的非常认真,非常积极,但是效果不太理想。
这时候我应该即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于是我就问:“有问题不明白的请举手。
”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于是我就继续往下进行课程内容。
课后我对此进行了深思,印度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好,如果我能想些办法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该多好!这是本节课我最大的失误,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吸取教训改进教学,更加完善自己的课堂。
1
认识地球
2
3
4
《天气与气候》(第1课时)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状况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天气状况与人们的户外活动对应妥当的是()
A.沙尘漫天——在操场打篮球 B.台风将至——捕鱼船队起航
C.久雨初晴——带儿童日光浴 D.雷雨大风——在大树下避雨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的影响()
A.气压高低 B.风力大小 C.沙漠远近 D.人类活动
4.看齐齐哈尔市五月下旬某日的天气预报图,正确的说法是()
A.小雨转晴,最低气温为8℃,最高气温为22℃
B.晴转小雨,最低气温为8℃,最高气温为22℃
C.晴转小雨,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为22℃
D.小雨转晴,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为22℃
5.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焚烧废弃塑料 B.开发洁净能源
C.随意丢弃电池 D.大量使用化肥
6.校准备第二天去校外春游,小强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电视天气预报的天气形势图后,小强很高兴.请问他看到了反映当地天气的符号是()
7.在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
A、海洋
B、陆地
C、云区
D、天空
二、综合提升
1.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______.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______.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______.
(4)有雷雨的城市是______.
(5)香港的天气是______.
(6)台北的天气是______.
(7)A海区风力为______级,风向为______.B海区风力为______,风向为______.2.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______;(2 )______;
(3)______;(4)______;
(5)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天气是指某地区在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时间短,并且多变;气候是指某地区多年来的平均大气状况,时间长,且稳定性强.故选项A是描写气候的诗句;B、C、D是描写天气的诗句.
答案:A.
2.解析:沙尘漫天不适合进行户外活动;台风将至,风浪较大,不适合出海捕鱼;雷雨天气,不可以在大树下避雨,要注意防雷电;久雨初晴,可以带儿童日光浴。
答案:C.
3.解析: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有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如秋收后的焚烧秸秆、城市里的汽车尾气等,故本题选D。
答案:D.
4.根据图中信息,表示的天气是晴转小雨,最低气温为8℃,最高气温为22℃.
答案:B.
5.解析:A、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A错误;
B、开发洁净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随意丢弃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不利于保护环境,故C错误;
D、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资源等,不利于保护环境,故D错误.
答案:B.
6.解析:A.从符号看出为大雾,不适合游玩.故不符合题意.
B.从符号看出为晴天,适合游玩.故符合题意.
C.从符号看出为雷雨,不适合游玩.故不符合题意.
D.从符号看出为雨夹雪,不适合游玩.故不符合题意.
答案:B.
7.答案:B
二、综合提升
1.解析:读图,合肥天气为晴转多云,海口为晴转阵雨,厦门为多云转晴,香港为多云转小雨,台北为多云;读图,可知A海区为东南风六级,B海区南风八级.
答案:(1)合肥;(2)海口;(3)厦门;(4)福州;(5)多云转小雨;( 6)多云;(7)六;东南;八;南.
2.解析:要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就是要防治空气污染,可以根据空气污染的原因来采取措施,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工厂的废气经过净化达标后在排放,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使用脱硫煤,或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或限制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或减少建筑工地粉尘的产生;
另一方面要减少并吸收已经存在的污染物,如种花种草,增加植被,或大力植树造林,或禁止
乱砍滥伐森林等,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污染物;
此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很重要,提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倡导人们不吸烟等.答案:(1)工厂的废气经处理后排放
(2)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3)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4)植树种草,增加绿化面积
(5)减少建筑工地粉尘的产生
(6)增加使用公交车,减少使用汽车数量
(7)用燃气代替燃油
(8)提倡使用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等)
(9)限放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其它合理答案亦可,顺序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