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21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课后研讨第四题。
4、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 的意思和作用。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 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 活”?
有业 — 敬业 — 乐业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 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 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 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2、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 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什么叫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2、为什么要敬业?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
职业作事例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 引用《庄子》、曾文正、
敬业?
孔子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
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旁骛 ( wù) 佝偻 (gōu lóu )
承蜩 (tiáo ) 亵渎 ( xièdú ) 骈进 ( pián ) 强聒 (qiáng guō)
敬业乐群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 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符。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1群 《老子》:安其居, 乐其业
敬业乐业是人类 生活的不二法门
拓展反思
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 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 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结合本 文作者的观点,谈谈我们应当 如何对待我们的学习。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坚
持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学业,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 寻,只要能潜心搜索,看它显现,为我所用, 最为得意有味。第二,因为凡学业要优异, 离不开刻苦,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 功苦读,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 学业性质,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如像 踢球一般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专心于 学业,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省却无限 烦恼。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总 提出(1)提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
问题 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 (2-5) 孔子 百丈禅师
敬业与乐业
分 分析(2-8)
问题
敬业 (6-7)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该敬业 3怎样敬业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 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敬业与乐业》是梁 启超先生在上海中华职 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 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 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 针对性。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 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 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 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 的一种手段。
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乐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 身入其中 3 比较骈进 2 奋斗前去 4 省却烦闷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 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 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2、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 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举例);谈到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 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 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 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 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 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 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 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 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 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 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 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你会选择?
为
什
官员
演员 医 生
教师
么 ?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军人
梁启超
作者简 介
梁启超(1873— 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 领袖、学者。字卓如,号 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 在文学、史学、哲学、佛 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 的造诣。他一生著述丰富, 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卷,1000余万字。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 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思考(二):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
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礼记》“敬业乐群”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使说理更有权威性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 方法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害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
2、文中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 加以说明(举例);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 个原因加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 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例如:“有业之必要”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 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 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 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 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 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 途似海,来日方长。
3、课后研讨第四题。
参考意见: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 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 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 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 安身立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 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方法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庄子》:佝偻丈人“虽天地之大…………………..”
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做事专心,就可以 达到圆满的道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探究活动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
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 种意见的理由。
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 自然会发生。
乐业 (8) 四个理由
总 解决(9)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问题 敬业—责任心;乐业—趣味
1、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 体的分析说明。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
4、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 的意思和作用。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 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 活”?
有业 — 敬业 — 乐业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 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 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 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2、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 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什么叫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2、为什么要敬业?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
职业作事例论据
3、怎样才能做到 引用《庄子》、曾文正、
敬业?
孔子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既要有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
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旁骛 ( wù) 佝偻 (gōu lóu )
承蜩 (tiáo ) 亵渎 ( xièdú ) 骈进 ( pián ) 强聒 (qiáng guō)
敬业乐群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 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符。 强聒不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1群 《老子》:安其居, 乐其业
敬业乐业是人类 生活的不二法门
拓展反思
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 的职业,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 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结合本 文作者的观点,谈谈我们应当 如何对待我们的学习。
凡学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坚
持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 因为凡学业,总有许多奥妙、规律、方法可 寻,只要能潜心搜索,看它显现,为我所用, 最为得意有味。第二,因为凡学业要优异, 离不开刻苦,在别人闲聊喝咖啡的时间里用 功苦读,将感受无比的充实与快乐。第三, 学业性质,常常是要和同学相竞争的,如像 踢球一般因踢赢而得到快乐。第四,专心于 学业,把许多小差、杂念杜绝了,省却无限 烦恼。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3、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总 提出(1)提出全文论述的中心—敬业与
问题 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有业 (2-5) 孔子 百丈禅师
敬业与乐业
分 分析(2-8)
问题
敬业 (6-7)
1什么叫敬业 2为什么该敬业 3怎样敬业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4.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 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敬业与乐业》是梁 启超先生在上海中华职 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 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 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 针对性。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 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 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 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 的一种手段。
明确:1、“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乐
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 身入其中 3 比较骈进 2 奋斗前去 4 省却烦闷
1、梁启超先生在演讲结尾说道:“我深信人类合 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结合自身实际,用自己的 话说说你认为怎样才能“合理的生活”?
2、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 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举例);谈到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 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 业之必要”列举出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 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 与国无疆!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 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 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 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 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 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 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 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 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你会选择?
为
什
官员
演员 医 生
教师
么 ?
律师 修鞋匠 清洁工 军人
梁启超
作者简 介
梁启超(1873— 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 领袖、学者。字卓如,号 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 在文学、史学、哲学、佛 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 的造诣。他一生著述丰富, 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卷,1000余万字。 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学术 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思考(二):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
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礼记》“敬业乐群”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使说理更有权威性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 方法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害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意思是专一于某一件事,就是敬。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
2、文中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 加以说明(举例);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 个原因加以说明(讲道理)。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 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学习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例如:“有业之必要” 1)经济独立,人格自尊的需要; 2)身心安顿,避免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3)生活起居规律,健康养生; 4)从业中的挫折磨练意志品性; 5)事业的小小成功均能带来自信; 6)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 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 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 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 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 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 途似海,来日方长。
3、课后研讨第四题。
参考意见: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 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 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 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 安身立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 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方法为我们解说什么是敬,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庄子》:佝偻丈人“虽天地之大…………………..”
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证明做事专心,就可以 达到圆满的道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探究活动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
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 种意见的理由。
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 自然会发生。
乐业 (8) 四个理由
总 解决(9) 总结全文,勉励人敬业乐业
问题 敬业—责任心;乐业—趣味
1、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的?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 体的分析说明。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有业的重要 正面论证 用百丈禅师做事实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