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学科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_GAOQ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学学科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2
方案适用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园艺学(0902)
二级学科:果树学(090201)
蔬菜学(090202)
观赏园艺学(090220)
设施园艺学(090221)
药用植物学(090222)
草坪资源与利用(090223)
一、培养目标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思想品德要求
^_^
能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业务素质要求
应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园艺学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能在园艺学科发展的前沿上不断创新和探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健康要求
具有健康的体魄及良好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本培养方案按园艺学一级学科设置。
园艺学一级学科包括蔬菜学、果树学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药用植物学、草坪资源与利用等4个自设二级博士点,方案将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并列出,方案中除规定的各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对所列的专业选修课,各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可根据其研究方向加以选择。
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一)果树学科(090201)
1.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果树种质资源的起源与演化、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种质创新、果树性状遗传特点与规律、育种新技术创新等。
2.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果树生物学、果树栽培生理与生态、果树根域环境与根系功能、逆境生理与生态、高效创新栽培技术等。
3.果树生物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果树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分离、果树发育分子机理,以及果树病毒的分子检测等。
(二)蔬菜学科(090202)
1.蔬菜栽培与生态
重点开展蔬菜栽培原理与应用技术及以病虫防治、蔬菜污染、连作障碍、地力下降、养分失调等为主的生态学研究,揭示蔬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营养品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产生各种生态效应的外因及内因,阐明蔬菜作物高产稳产的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基础,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和措施,建立系统的栽培技术规范。
2.设施蔬菜栽培与生理
重点从事园艺设施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蔬菜生育的关系研究、设施蔬菜高产稳产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与配套技术研究、蔬菜生理病害发生机理及防止技术研究、蔬菜发育生理、光
^_^
合产物运转和代谢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和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蔬菜生理研究等。
3.蔬菜遗传育种
重点研究蔬菜作物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蔬菜育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蔬菜优异育种材料的创造与利用;优质、抗病、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
4.蔬菜生物技术
以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蔬菜生物技术方向的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一是蔬菜作物功能基因的分离、克隆与转化等分子育种领域的研究,二是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蔬菜作物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鉴定和蔬菜作物基因图谱构建的研究。
5.园艺设施与环境
主要研究日光温室和配套设施的建筑与制造规范、标准以及研究园艺设施内环境特点、环境调控理论和技术。
(三)观赏园艺学科(090220)
1.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研究观赏植物性状的遗传规律、育种的新技术新方法、资源的收集鉴定保存与利用;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在观赏植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观赏植物种质创新。
2.观赏植物栽培与采后生理
研究花卉栽培的基本理论、生态环境与花卉生长发育的关系及花期调控;研究花卉采后
生理及保鲜、贮运技术;研究设施条件下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与栽培生理。
3.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研究
研究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植物造景理论及其应用。
(四)设施园艺学科(090221)
1.设施园艺作物栽培
研究园艺设施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设施蔬菜栽培的基本理论、蔬菜生理病害发生机理、蔬菜发育生理、水分及营养调控机理、光合产物代谢生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等。
2.设施蔬菜专用品种选育
研究主要果菜及叶菜的抗逆、抗病和品质性状遗传及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选育。
包括抗冷和耐弱光生理机制、抗冷和耐弱光鉴定技术、抗冷性遗传规律、耐弱光株型育种、抗冷和耐弱光品种资源创新、杂种优势利用及生物技术在设施园艺蔬菜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3.设施园艺环境工程
主要结合北方设施园艺生产系统的特点研究环境信息的自动采集及控制系统集成的方法与应用。
重视新型人工智能及遥感与遥测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与发展,温室环境智能化检测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研究设施园艺作物系统虚拟技术及应用及设施园艺作物生育模拟及决策支持管理。
(五)药用植物学科(090222)
1.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
^_^
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鉴定与评价、种质创新、活性成分的积累和转化规律及其提取和加工工艺、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等。
2.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
重点开展药用植物栽培原理与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栽培技术和措施,建立系统的规范化栽培技术。
研究药用植物各性状的遗传规律;药用植物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药用植物新材料的创制、利用与开发;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六)草坪资源与利用学科(090223)
1.草坪种质资源与利用
主要开展草坪种质资源及观赏性野生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引种及培育技术研究。
2.草坪配置与景观生态
主要研究草坪配置、大尺度景观设计,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修复及草坪功能等研究。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优秀者可提前1年毕业,论文未完成者可延至6年毕业。
特殊原因仍需延长学习年限者,需经导师、培养学科及园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集体讨论同意,研究生部审核,校长批准。
硕博连读及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原则上学习年限不少于5年,最长不超过6年。
四、培养方式
园艺学博士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指导方式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教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园艺学博士生的培养立足校内,必要时可与有关院校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但需事先经过园艺学位评定分委会批准。
(二)课程学习
一般以自学为主,凡课堂讲授的课程,均应按教师要求按时完成并考试合格,方能取得学分。
(三)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
除参加学院、学科组织的大型学术活动(报告会)以外,二级学科的各研究方向至少每两周组织一次研究生读书报告会,每名博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前要做3次以上读书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之前做综述报告,第五学期做研究进展报告。
(四)实践教育
^_^
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学期开始,主要承担硕士、本科生试验、实习或指导论文等,或辅助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
生产和社会实践可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及结合论文工作,参加社会调查、技术咨询服务等。
博士生应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
实践环节的总工作量不少于10标准学时。
五、学分要求
园艺学博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达到15学分。
园艺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至少修满50学分。
六、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除必修该语种外,还需必修英语。
(一)学位课
1.学位公共课
(1)博士外语 3学分 (2)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学分 2.学位专业课
(1)现代园艺植物科学研究进展 3学分
(2)现代农业科学理论与技术 3学分 (二)选修课
(1)第二外国语 3学分 (2)现代果树学 3学分 (3)现代蔬菜学 3学分 (4)现代观赏园艺学 3学分 (5)现代设施园艺学 3学分 (6)现代药用植物学 3学分 (7)现代地被植物学 3学分 (三)补修课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由导师指定一门该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课或限修课(草坪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城市绿地规划与利用、高级观赏植物育种学、高级蔬菜育种学、高级蔬菜栽培生理、高级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观赏植物生理学、果树生理学、果树学专题、设施园艺专题、中药活性成分与质量评价)。
考试及格,记成绩,但不计算学分。
(四)其他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在修完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应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除外国语以外的课程。
^_^
七、考核方法
(一)课程考核
课程考试可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在考察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二)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要求阅读文献10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70%,并根据综述内容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选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5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硕博连读培养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前沿研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要在研究方向以上范围内做5次以上学术报告(每年一次),鼓励学生在重要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
(三)中期考核
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四)外语水平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外语水平考试。
在申请学位前三年
内通过国家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六级(CET6)、国家日语四级(65分以上)、国家俄语四级(65分以上)的学生可以免试学校外语水平考试。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博士生学位论文重点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注重创新性和先进性。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入学第一学期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省部级以上重点科技攻关和基金项目、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接轨。
论文应接触学科前沿,其基本观点、预期研究结论或成果,应在学术上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题目确定后,由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审议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并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论文还应反映作者查阅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的本领域科学动态,并能对本课题范围内的重要文献有全面的评述。
^_^
(二)学位论文研究的实施时间
一般自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2年。
(三)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必须严格按校研究生部规定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
撰写格式,一般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中、英文对照表格和图的说明)、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详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四)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研究内容应在该领域有突出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如创建新理论、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技术等。
对理论和应用的创造性成果应做出详细阐述。
(五)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入学后6年内)发表论文应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至少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1篇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全文。
2.在国家一级期刊(国家级学会主办或中国科学院主办或中国农科院主办,并在所属单位内排名第一位的学术期刊)、或EI或ISTP检索源期刊上以研究论文(非研究简报)形式发表2篇以上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全文。
3.在国家一级期刊(国家级学会主办或中国科学院主办或中国农科院主办,并在所属单位内排名第一位的学术期刊)、或EI或ISTP检索源期刊上以研究论文(非研究简报)形式
发表1篇以上,并在中文重要核心期刊(影响因子>0.3)上以研究论文(非研究简报)形式发表2篇以上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全文。
4.在中文重要核心期刊(影响因子>0.3)上以研究论文(非研究简报)形式发表4篇以上反映本人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的学术论文全文。
博士研究生按以上规定发表的学术论文,均要求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且第一单位署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论文档次以作者投稿时该期刊实际水平为准。
(六)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
一般在正式答辩80天之前,必须向导师提交论文初稿,并准备接受学校的校内审查或外审。
在学位委员会授予学位50天之前必须向园艺学位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部提交正式论文。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研究生在按规定修满学分,完成毕业与学位论文的全部工作后,需向园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答辩申请,经研究生部审核批准后,由园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应为博士生导师,并必须有2名以上外单位专家。
论文答辩要严肃认真,做到公正、公开,学生论文宣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达到博士学位授予要求的经园艺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农学博士学位。
^_^
附:本学科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农业出版社.1992
[2]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农业出版社.1996
[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农业出版社.1993
[4] 景士西主编.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 包满珠主编.花卉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任继周.草地生态系统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 郭巧生主编.药用植物栽培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张福曼主编.设施园艺学.中国农大出版社.2005
[9] T.A. Brown 魏群主编,基因克隆与DNA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1] PLANTA
[12]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13]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14]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5] EUPHYTICA
[16] PLANT CELL REPORT
[17]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8] PLANT SCIENCE
[19]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 PLANT JOURNAL
[21] TREE GENETICS AND GENOMES
[22] GRASSLAND
[23] PLANT CELL
[24] PLANT PHYSIOLOGY
[25]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
[26] PHYTOCHEMISTRY
[27]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28]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29] FOOD CHEMESTRY
[30] CHROMATOGRAPHY
[31] 中国农业科学
[32] 园艺学报
[33] 遗传学报
[34]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35] 生态学报
[36] 果树学报
[37] 植物生理学通讯
[38] 遗传
[39] 中国蔬菜
[40] 中国果树
[41] 应用生态学报
[42] 草业学报
[43] 中国草地学报
[44] 中草药
[45] 中国中药杂志
[46] 药学学报
[47] 中国药学杂志^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