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第一节倡导适度消费
生活质量与艰苦朴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明白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通过学习明白什么是艰苦朴素,了解在现在的国情下坚持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对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对全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艰苦朴素,认清提倡艰苦朴素与青年学生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思考、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系列因素。
通过讨论、对比、辩论等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接受认同我们应该要艰苦朴素的基本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贯彻落实艰苦朴素精神的具体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意识到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并能积极提高自身的精神生活质量。
培养学生当代艰苦朴素的意识并能努力践行之。
三、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生活质量和艰苦朴素的概念,图片和资料;
2、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对比城市消费水平排名和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引出消费水平是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但决定生活质量高低还有很多其他因素。
师: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是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
生活质量有别于消费水平的概念,消费水平回答的是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的多与少,生活质量回答的是生活得“好不好”。
生活质量须以消费水平为基础,但其内涵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更侧重于对人的精神文化等高级需求满足程度和环境状况的评价。
(所谓生活质量:指社会提供人们生活条件
的充分程度及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评价和满意程度。
)
师:那么生活质量的高低还有其他什么影响因素吗?
(生答略)
【ppt】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
师:同学们分组归纳一下影响生活质量的一系列因素?
(生答略)
【ppt】三张图片分别引出书本上三个要点。
师:总结并带出书上几点因素和其他一系列因素。
①消费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
人们说的好: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对于金钱的追求,应以一定的“度”为限,我们提倡的也是适度消费,应根据国情与经济发展实际水平以及家庭实际收入和社会风尚。
②精神消费状况:精神生活的质量与物质生活的质量不同,它常常难以直接用花费多少金钱来衡量。
③闲暇时间及其利用程度
同学们刚过完节假日,感觉如何?为什么有的同学感觉一般?光有闲暇时间还不够,还得会利用好这些时间。
还要学会在工作和闲暇之间找到平衡。
④生活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
请同学们列举上海居民生活环境改善的实例互相交流。
⑤健康状况
有人说的好:健康是1,所有其他的都是0,再多的0都应该跟在1之后。
当前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
【PPT】展示“八荣八耻”。
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国家也相继提出了各种新型的价值观。
比如我们的“八荣八耻”。
大家可以看一看,哪些是我们的社会所倡导的,哪些是社会反对的。
其中“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
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鲜明的指出了当今社会提倡艰苦朴素的一个重要性,邓小平说过:“我们要提醒人民,富了不能丢了艰苦朴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艰苦的作风,是国家常胜不衰的根本。
【ppt】展示组图:世界粮食日、世界水日和地球一小时。
大家都知道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的增加,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生活水平可以说是直线上升。
你们知道世界粮食日、世界水日以及地球一小时吗?它们都是世界性的节日,但不是很久远的节日,尤其是地球一小时,虽然是07年始于澳大利亚,09年才来到中国。
【设问】:那么,你们知道联合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设立这些节日吗?
(生答略)
师:首先,从图片上的展示可以看出之所以设立这些节日是因为世界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形势——世界性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
以水资源为例,地球上能被我们利用的水资源只有0.26%,其它的像粮食资源也是有限的。
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这些资源浪费和过度开采的现象比较严重,加重了资源的负担。
所以,联合国要在全世界倡导节约资源,开展各种珍惜节约资源的活动,改变或减少人们的浪费行为。
那么,我们这节课继续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
素
【设问】:那么,你们知道艰苦朴素的含义吗?
(生答略)
师:对于艰苦朴素我们要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去看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涵义。
在革命时期,物质生活条件落后、资源缺乏的时候,我们提倡节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而且团结了各方面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现阶段,勤俭、艰苦朴素不是反对提高消费水平、提倡“禁欲主义”,而是反对脱离实际(生产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的奢侈浪费,提倡对资源的节约合理使用。
就像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几个世界性节日,它们的目的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合理利用资源,这也是艰苦朴素的一种体现。
艰苦朴素,不是说让我们穿补丁的衣服,吃咸菜;而是弘扬艰苦朴素的精神,“艰苦”意味着我们要努力奋斗,
在丰衣足食的现在,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要知道勤奋的重要。
“朴素”意味着我们要有朴素的态度,不奢侈,只要穿着得体,适合自己,不应该过分追求名牌。
(二)提倡艰苦朴素的意义
1、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
想。
【PPT】展示:我国的国情、两个镇政府修建豪华办公楼
师:从第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而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需要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要依靠艰苦奋斗。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属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人民的家庭收入并不高,称得上富裕的人还只占全国的1%,60%的人口还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面临着人口和资源的巨大压力。
然而某些地方政府不顾实际铺张浪费,是不符合艰苦奋斗和艰苦朴素的精神的,讲究气派的消费行为只会助长官员的腐朽思想,不利于整个国家和政府带领全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所以,我国就更应该在全社会提倡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自上而下,上下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
2、提倡艰苦朴素,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PPT】展示:中学生浪费行为及对品牌产品的倾向调查表。
新加坡的节俭和储蓄教育。
【设问】提倡艰苦朴素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答略)
师:从这张漫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在中学生中浪费粮食这样的现象是存在的。
很多学生生活在幸福与安逸中有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浪费。
这是因为多数中学生没有体验过生活的不易,因而对别人的劳动成果就不甚珍惜,甚至任意浪费。
你们想一想,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没有诸如此类的行为。
有没有把吃了两口的馒头随手丢进了垃圾堆?或者把只用了一小段的铅笔,大块的橡皮都往垃圾堆里扔?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和我们所提倡的艰苦朴素是不一致
的。
除了随意浪费外,目前在中学生当中还存在什么现象呢?追求品牌。
课件上展示的第二张图表就是针对中学生消费时对品牌注重程度的一个调查表。
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们在购物时,挑选名牌的程度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一般关注”的有43%,"不太关注"的占26%,"不关注"的占16%.从数据中看出现今中学生的名牌意识十分的强。
中学生群体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消费,“人情消费”等浪费行为,不知道在你们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情消费:考试得了第一名,要请客;在某项比赛中获奖,要请客;加入团组织或被选为班干部,要请客;甚至受到老师的一次口头表扬,也要请客。
很明显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这样的消费消极作用是很广的,首先是对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像人情消费,不仅请客者要花钱,庆贺着往往也要破费。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讨,思考的问题。
像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很重视节俭和储蓄教育,重视对青少年消费行为的规范。
只有在青年时期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创造一条健康的成长道路。
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学习文化知识做有文化的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做有道德的人,自觉自律,做“四有新人”,实现全面发展。
3、提倡艰苦朴素,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PPT】VS温总理穿了十几年的羽绒服、雷锋;建设节约型社会
这张图片上的人大家知道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伟大毛主席亲笔题字“像雷锋同志学习”的雷锋。
同学们肯定知道“雷锋精神”或者“活雷锋”这些词汇,每年的3月5号是向雷锋学习日。
“雷锋精神”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下面的温家宝总理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那你们知道他的羽绒服穿十几年的故事吗?
师:在雷锋精神的带动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社会树立了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社会风气,影响了几代人的价值观。
作为政府高官的温总理的行为也在无形中带动全社会倡导艰苦朴素。
但是呢,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的价值观,比如“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享乐至上”的享乐主义思想。
这些思想一旦在社会上成为主流,它就必然扰乱社会风尚和秩序。
因此,我们要时时提倡艰苦朴素,用这些传统美德抵制各种腐朽的生活方式。
“八荣八耻”的价值理念,还有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倡导企业、个人、政府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中通过各种手段,激励动员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讨论】品牌消费是不是违背艰苦朴素?
(生答略)
师:问题的关键不是名牌消费本身,而是名牌消费是不是符合国情和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是不是符合消费者家庭收入实际水平与社会风尚。
名牌产品是有其优点的,质量较高而且比较耐用。
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同学选购名牌产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同学们购买名牌产品只是为了一味的攀比、炫耀,那就会产生不良的消费风气。
中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科学知识,不应有过分追求名牌、品牌,有浪费的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