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 徐永祥 0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四、地区发展模式的历史
2.我国地区发展模式的历程 第一阶段(20-4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 第二阶段(50年代-1978年)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 第三阶段(1978-1986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四阶段(1986年-)扶贫
9
第二节 地区发展模式的任务和策略
一、地区发展的任务
地区发展项目的选择原则 1.当地居民应该是确定社区发展具体项目的主要决策者,外来的 社区工作者应该是协助当地居民,分析、确定社区发展项目。
4
三、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
任务目标
1.社区经济开发; 2.社区社会发展; 3.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4.社区文化发展
5
三、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过程标(托马斯)1.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 2.居民互动际交往的增加; 3.邻里关系的改善; 4.居民及团体之间重建紧密地联系; 5.居民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并愿意承担责任; 。
四是专职社区工作者不是社区的领袖, 而只是在促进社区发展的工作 人员, 社区居民才是产生社区领袖的真正基础;
五是社区发展不仅仅是提供福利服务项目, 更重要的是居民在社区中 的自主参与、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等。
2.支持鼓励的角色:负责发动并提高人们的创造性。
3.协调联络的角色:社区小组之间、社区组织和外界组织机构之间、
不同社区之间等进行联络沟通。
4.资源中介的角色:协调、动员社区内外的资源。
14
二、社会工作者所用到的工作方法
亨德森、托马斯(邻舍层面)
1.规划和协商进入; 2.了解社区; 3.规划下一步该做的事; 4.建立联系和将人们集合在一起; 5.组成和建立组织; 6.帮助理清目标及其优先顺序; 7.使组织继续进行; 8.与朋友和敌人交往; 9.离开和结束
第四章 地区发展模式
第一节 地区发展模式概述 第二节 地区发展的任务和策略 第三节 地区发展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和方法 第四节 地区发展模式的讨论和启示
一、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
1.罗斯曼的定义(社区工作介入手法)
假定社区的变迁,可以乐观地通过当地社区居民在有关社 区发展的目标决定和行动中的广泛参与来追求。
12
二、地区发展模式的策略
具体的策略措施 1.立足社区基层群众公共利益的扩大,通过沟通、对话和讨论促 使成立不同居民小组 2.社区组织之间的协商、妥协、合作 3.对社区精英的争取、团结和支持 4.对社区大众的争取、包容,并使其参与到发展项目中来
13
第三节 地区发展模式下工作者的角色和方法
一、社会工作者在地区发展模式下的工作角色 1.启发催化的角色: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共同解决问题。
2.社区调查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①环境和资源 ②社区规范、价值和动力体系 ③社区中的焦点问题
18
(二)社区研究调查的方法
3.调查方法 ①实地考察法、②文献分析法、③深入访谈法、④问卷调查法
4.地区发展工作计划的组成结构 ①社区问题的认定和评估 ②社区发展的目标和工作任务 ③社区发展中居民组织的策略选择 ④社区发展项目的评估计划
2.联合国的定义(社区发展的内容和方式) 经由居民的努力,联合政府当局一起,来改善社区 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把社区整合到国家生活 当中,使他们对国家的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
2
当地居民深度地参与决策、控制发展的方向和分享发展 的利益;也可以是指比较深度地参与影响资源和管理部门 的控制和计划;也可以是比较轻度地参与影响改善自己的 生活条件的发展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方向;还可以是配合参 与到国家已经决定了的公众项目的执行过程,做贡献。
内部筹资方式
①收集会费 ②对外服务收费 ③社区经济开发 ④其他资金筹款方式
21
(四)社区项目管理的方法
1.组织管理技巧 ①建立组织结构 ②修改管理技巧适应一个民主的组织 ③为组织募集资金和财务管理
2.项目管理技巧 ①项目策划 ②获取项目资金 ③执行项目 ④项目评估
22
第四节 地区发展模式的讨论和启示
7
四、地区发展模式的历史
1.国际社会地区发展模式的历程 第一阶段(20-30年代)殖民政府和当地社区的政治精英与方式结合起来 第二阶段(40-50年代)经由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阶段(60-70年代)注重居民的参与、自助、合作、团结,发展当地的经济 第四阶段(80-90年代)强调居民参与、自助、合作为核心理念,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小群体主义发展观念
市场利润的增加→在当地社区文化条件下适当约束的需求满足
市场交易机制→小社区范围的合作经济、劳动交换
二、地区发展模式的工作策略
23
(二)地区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扶贫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1.对我国农村扶贫发展的启示
在 1978 年之前, 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政策是集体化农业 劳动生产, 国家计划农作物种植, 并规定农产品价格和统购统 销农产品, 是把农村作为国家整个工业化战略的资本积累的 贡献者。
一、地区发展模式的讨论
(一)地区发展模式的发展理念
1.发展的方面
经济水平的增长、经济结构的升级(传统、现代化)→社会的发展 (教育、社会福利、人权保护、民主政治、文化遗产、生态平衡等)、 价值观念、社会规范、人际关系
2.发展的过程
线性的现代化过程→新马克思主义依附理论→ 小社群主义发展观
3.发展的目标和促进策略
从 1986 年开始, 国家成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重新划定农村 贫困地区类型和区域, 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式扶贫; 在 1994 年又开始实施《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 进一步明确了开 发式扶贫的方针。
(二)地区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扶贫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2.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端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城市社区服务, 到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提倡社区建设, 在 2000 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2 .社区发展项目的决策应该遵从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讨论、民主 决策,而不能成为少数社区精英的集中垄断决策。
3.社区发展项目不能为了当前的市场利益而破坏社区的生态平衡、 资源再生。
4.社区发展项目应尽量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分享发展的收益,而不 是形成阶层分化和利益集中。
10
第二节 地区发展模式的任务和策略 一、地区发展的任务
16
(一)进入社区阶段的方法
1.拜访关键人物 ①事先准备 ②学会倾听、同理反应等沟通技巧 ③事后的回忆和总结,以及跟进联系
2.和居民进行街头接触或深入访谈 3.公共集会和公益活动 4.事件的介入和焦点小组
17
(二)社区研究调查的方法
1.社区调查的基本原则 ①当地居民参与调查的原则 ②调查研究与居民动员相结合的原则 ③选择适合当地居民掌握、使用的调查技术原则 ④横向资料和纵向资料相结合的原则 ⑤一般资料的调查和问题为本的焦点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城乡不同社区的地区发展项目的差异 农村:地区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其他当地自然物
质资源或者环境地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城市:城市贫困社区的失业人士的就业辅助计划、社区服务计划、
城市住房改造、城市环境改善、社会互助网络以及小型商业服务的 投资贷款项目。
11
二、地区发展模式的策略
基本的策略方针 1.内部资源的动员、参与、行动为主,外界的资源帮助和技术引进是辅助 2.内部以广泛的讨论、协商一致、团结合作为主,避免冲突,化解矛盾 3.注重居民的组织和教育,培养居民的发展项目的能力比在社区引进成立 一个具体的项目更为重要 4.发动、动员居民、广泛讨论,自下而上地民主决定社区公共发展事务, 而不是自上而下地由精英决策
15
二、社会工作者所用到的工作方法
香港社区工作教育工作者联席会议
社区分析技巧、社区建立关系和维护关系的技巧、 社区组织技巧、参与议会政治的技巧、行政技巧
鲁宾夫妇
社区动员和社区行动部分、社区经济、社会服务发展部分
本书观点:
对社区居民的动员、组织、联络、行动的方法; 社区经济、社会项目的策划、筹资、管理、评估等方法
政府的指导、资助和总体规划,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对贫 困地区的参与援助,引导贫困地区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发展 经济。
3
二、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
社会发展策略(米杰里)
1.个体主义策略 2.政府主导策略 3.社区主义策略
基本假设
1.关于个人的假设 2.关于社会构成的假设 3.关于行动动机的假设 4.关于发展和变迁的假设
(二)地区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扶贫和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2.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借鉴西方国家城市社区发展的策略方针:
一是社区发展不仅仅是居民的生活环境, 也是居民的合作生产的场所;
二是社区经济不是市场经济的延伸, 而是社区居民合作生产、 消费的 经济形态;
三是社区发展主要靠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 外界不是要管理社区, 而 是要靠社区自治;
19
(三)建立和发展居民组织的方法
1.清楚界定和大家共识组织的目标 2.功能清楚的组织内部结构和岗位分工 3.对组织成员的激励和组织领袖的训练 4.组织的财政资金支持 5.对外关系和公共关系
20
外部筹资方式
①向基金会申请项目资助 ②向政府的一些社区发展拨款机构申请资助 ③向国际机构或外国政府的驻华机构申请资助
6
三、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
社区发展目标(鲁宾夫妇)
1.通过解决共同的问题,来改善居民的生活; 2.减少因为贫困、种族、性别等引起的社会不公平; 3.执行和保护民主的价值,并作为社区组织的一部分和社区发展的结果; 4.促使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发挥他们的潜能; 5.创造社区意识,使人们从中可以感到,作为社区一员对大社会作出的有效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