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实验中学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广东实验中学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项是()(3分)
A.喑.哑荫.庇跋涉.威慑.笨拙.相形见绌.
B.干涸.隔阂.滑稽.畸.形真谛.根深蒂.固
C.骸.骨惊骇.陨.落吮.吸粗犷.心旷.神怡
D.阻遏.竭.尽沮.丧咀.嚼叱咤.姹.紫嫣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心无旁骛妄自菲薄苦心孤诣相得益彰
B.名副其实不可明状消声匿迹义愤填膺
C.契而不舍恪尽职守雾气弥漫相辅相成
D.中流砥柱顶礼膜拜万恶不赦眼花缭乱
3.下列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
...晓.,也为
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
死别使人
感受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
C.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
....,宇宙起源、生命
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大难题。
D.《傅雷家书》是饱含真情的经典教子之作,有人生硬地模仿这种书信体,
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没有深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并利用
自然资源。
B.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讨论冰阅读了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大家感
触很多。
C.许多孩子在家中只会接受爱,不会感受爱,更不会付出爱,这样的家庭教
育是缺憾的。
D.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松狮更顽强、更成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
香自苦寒来”。
5.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_______________。
A.它顽强执著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著。
C.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D.它用顽强执著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
6..请根据下面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概括表明汉字书写很重要的两点理由。
(4分)【材料一】汉字和中医、京剧等,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中学生应该下功夫写好汉字。
首先,从写好规范字做起,字写出来,既要正确端正,又要清楚整洁。
其次,在规范书写的基础上,做到熟练、美观。
在多数人习惯于电脑打字的今天,人们对毛笔、墨汁、砚台等传统书写工具的了解越来越少,能用毛笔熟练书写汉字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因此,有些书法专家不无忧虑地说,“长此以往,我们的国粹——汉字书法就会被荒废掉。
”所以,一个中国人,不会写汉字,写不好汉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材料二】有关研究还表明:写好汉字对于调节人的心情有重大作用。
在专心致志书写的过程中,人往往会忘却心中的烦恼;还会因专心于字的比划、结构、走势,而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
因此,坚持
书法练习,可以使人在专注的书写过程中,感受到无限乐趣。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E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F .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⑤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4分)
(说明:本题由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进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淡泊和和谐。
让我们走进李商隐,去感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进王安石,去学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飞来峰》)坚毅与无畏。
3.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
(5分)
(1)惟危.楼一座(《山市》)
(2)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3)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5)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
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饮少辄.醉造饮辄.尽
B.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
C.颓然乎其间.者又何间.焉
D.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
10.把“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1.选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点到面,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并交代亭名的
由来。
B .第二段描写了琅琊山朝暮、四时之景的变幻无穷,写出了太守的欣赏山水
之乐。
C .第三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面,表现太守
与民同乐。
D.第四段写了太守日暮醉归的情景,表现太守因仕途不得意沉醉于山水,避
世退隐的思想。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竟”“烈士”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结合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
(18分)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①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②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
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
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
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③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
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
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④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
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⑤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
在这样的时代,一个
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⑥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
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
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
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⑦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
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人们提供的建议。
⑧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
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是学者的读法。
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
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
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⑨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
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
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
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
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
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
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非常遥远。
⑩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它就在我们身旁,其中的财富属于每一个人。
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凡是领略过此种享受的人都一定会同意,倘若一个人活了一生一世,从未踏进这个宝库,那是遭受了多么巨大的损失啊。
1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无非有三种,一是为了实际用途,而是为了消遣,三
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B.十常侍有一件怪事,商品不是按质论价。
同样厚薄的图书,不管里面装的
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
C.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
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
D.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事实上,许多心
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14.下列说法,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的阅读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所以作者不主张读二三流的作品。
B.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学者有学者的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读法。
C.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都绝不可以作为闲书来读。
D.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一个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15.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第⑤自然段加点的词语“很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2)从读书的目的来说,第⑨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读
经典的轻松”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有何不同?(2分)
116.什么是经典作品?请从全文中获取有关信息进行概括。
(4分)
17.结合本文的观点,联系自己名著阅读的实际,就如何读名著谈谈你的看法。
(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22分)
半份儿礼物
那一年我十岁,我哥哥尼克十二岁。
在我们俩想来,这一年的母亲节,完全是个让我们激动不已的日子——我们要各自送给母亲一份儿礼物。
这是我们送给她的头一份儿礼物。
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要买这样一份儿礼物,可就非同寻常了。
好在我和尼克都很走运,出去帮人打杂儿都挣了一点儿外快。
我和鬼克想着这件会让母亲感到出乎意料的事,越想心里越激动。
我们把这事对父亲说了。
他听了得意地抚摩着我们的头。
“这可是个好主意,”他说,“它会让你们的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的。
”
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
在他们一起生活的这些年中,父亲能够给予母亲的东西真是太少了。
母亲一天到晚操劳不停,既要做饭,又要照料我们,还要在浴缸里洗我们全家人的衣服。
而且对干这一切活儿都毫无怨言。
她很少笑。
不过,她要笑起来,那可就是不负我们盼望的赏心乐事。
“你们打算给她送什么礼物?”父亲问。
“我们俩将各送各的礼物。
”我答道。
“请您把这事告诉给母亲。
”尼克对父亲说,“这样她就可以乐呵呵地想着它了。
”
父亲说:“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想法,竟出自你这么个小脑袋瓜儿里,你可真聪明!”尼克高兴得面泛红光。
随着,他把一只手放在我的肩头,说:“鲍勃也是这么想的。
”
“不,”我说,“我没有这么想过。
不过,我的礼物会弥补这个不足的。
”
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和母亲都在满心高兴地玩着这个神秘的游戏。
母亲干活儿时满面春风——她假装着什么也不知道,但脸上却总是挂着笑容。
我们家里充满着爱的气氛。
尼克找我商量该买些什么礼物。
“我们谁也别对谁说自己要买什么。
”尼克说。
他是见我总也拿不定主意,等得实在不耐烦了。
我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买了一把上面镶有许多光闪闪小石子儿的梳子。
这些小石子儿看上去就如同钻石一般。
尼克很赞赏我的礼物,
但却不愿说出他买的是什么。
“等我选定个时间,我们再把礼物拿出来送给母亲。
”他说。
“什么时间?”我迷惑不解地问。
“说不准,因为这跟我的礼物有关。
你就别再问什么了。
”
第二天早上,母亲准备要擦洗地板。
尼克对我点头示意,然后我们就跑去拿我们的礼物。
我折转回来的时候,母亲正跪在地上,显得疲累不堪地擦洗着地板。
她用我们穿烂了的破衣片,一点一点地把地板上的脏水擦去。
这是她最讨厌干的活儿。
紧跟着,尼克也拿着他的礼物返回来了。
母亲一看到他的礼物,顿时脸色煞白。
尼克的礼物是一只带有绞干器的新清洗桶和一个新拖把!“一只清洗桶!”她说着,伤心得几乎语不成句。
“母亲节的礼物,竟然是一只……一只清洗桶……”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
他默然无语地拿上清洗桶和拖把便向着楼下走去。
我把梳子装进我的衣袋,也跟着他跑了去。
他在哭着。
我也哭了。
我们在楼梯上碰到了父亲。
因为尼克哭得说不出话来,我便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我要把这些东西拿回去。
”尼克抽抽噎噎地说。
“不。
”父亲说着,接过了他手里的清洗桶和拖把。
“这是一份儿很了不起的礼物。
我自己应该想到它才对哩。
”
我们又上到楼上。
母亲还在厨房里擦洗着地板。
父亲二话没说,用拖把吸干了地上的一摊水;然后又用清洗桶上
附带的脚踏绞干器,轻快地把拖把绞干。
“你没让尼克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他对母亲说,“尼克这份儿礼物的另一半儿,是从今天起由他来擦洗地板。
是这样吗,尼克?”尼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羞愧得满面通红。
“是的,啊,是的。
”他声调不高但却热切地说。
母亲体恤地说:“让孩子干这么重的活儿是会累坏他的。
”
A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
“啊,”他说,“用这种巧妙的绞干器和清洗桶,活儿便不会怎么重,肯定干起来要比原先轻松得多。
这样你的手就可以保持干净,你的膝盖也不会被磨破了。
”父亲说着,又敏捷地示范了一下那绞干器的用法。
B母亲伤感地望着尼克说:“唉,女人可真蠢啊!”她吻着尼克。
尼克这才感到好受了一些。
接着,父亲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呢?”尼克望着我,脸色全白了。
我摸着衣袋里的梳子,心里想,若把它拿出来,它会像尼克的清洗桶一样——仅仅只是一只清洗桶。
就是说得再好,我的梳子也只不过是镶了几块像钻石一样闪亮的石子儿罢了。
“一半儿清洗桶。
”我悲苦
..地说。
尼克以同情的目光望着我。
18.请按下面的提示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4分)
开端:母亲节将至,我和哥哥尼克决定各送一份礼物给母亲。
发
展:
高潮:父亲帮尼克向母亲做了解释,并让尼克答应帮母亲分担家务。
结
局:
19.小说第五段开头提到“从他的语气里,我们听得出他在想着什么”,请从第一人称回答父亲此时想的内容。
(4分)
20.根据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6分)
(1)划线A处说:“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看出了父亲有多么聪明。
”父亲的聪明
体现在哪里?(3分)
(2)划线B处母亲为什么说自己“蠢”?(3分)
21.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加点的词语换成“坚定”更好,你认为哪一个
更合理?结合文中相关细节说说理由。
(4分)
22.小说以“半份礼物”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60分)
23.按要求完成作文。
(60分)
请以“最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
2.600字以上
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姓名。
2014年广东实验中学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
**
** ( B不可名状销声匿迹C锲而不舍恪尽职责D中流砥柱眼花缭乱)
**(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A否定不当,去掉“不”B语序不当C成分残缺“有缺憾”)
**(保持句式一致)
6.①汉字书法是国粹1,应继承1②写好汉字1可以调节人的心情1
7.(1)AD
(2)问渠那得清如许
芳草萋萋鹦鹉洲
烽火连三月
不戚戚于贫贱
谁言天地宽
不求闻达于诸侯
(3)①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此山中
8.(1)危:高(2)腰:腰佩(3)信:通“伸”,伸张(4)果:实现(5)且:将近
9.A(A辄:就B断/极C中间/参与D取名/说出)
10.山势回环,道路弯转,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了。
(翼然1分,回、转、临、判断句式、句子通顺各0.5分)
11.D(表现太守乐观旷达的情怀)
12.(1)竟:终止,这里指死亡。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2)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里,但它的雄心壮志却是能够驰骋千里。
表达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情怀。
13.B
14.C
15.(1)不能,“很可能”表示今天的人们不一定比以往读得少,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不符合事实(或体现语言的严谨)。
(2)读经典的“轻松”是指为了获取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在阅读中享受精神愉悦)读大众时尚读物的“轻松”指娱乐性质的消遣(用
来消磨时光)。
16.示例:经典是得到世代公认的著作。
/经典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经典是属于每一个人的作品(答对两点即可)
17.示例:阅读名著应该抱着轻松的心态去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读。
我读《西游记》就是被鲜明的人物形象所吸引,火眼金睛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好食懒做的猪八戒、慈悲胆小的唐憎......让我常常沉醉于那个想想奇特的神魔世界,渐渐爱上的阅读,从中获益匪浅。
18.尼克送出自己精心挑选礼物时,母亲却感到很伤心。
“我”没有送出自己的礼物而决定与尼克一起帮母亲分担家务。
19.平时生活中,我给予妻子的太少了,妻子日夜操劳,很少有笑容;(2分)现在孩子们要送给她礼物,一定会让她笑起来的。
(2分) 20.(1)父亲的聪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巧妙化解矛盾,为孩子们解围,也使妻子得到安慰;(1分)另一个是巧妙地教育孩子要理解母亲,替母亲分担家务。
(2分)
(2)母亲认为自己误解了孩子送清洗桶的心意,对此感到自责,所以说自己“真蠢”,体现了母亲善良真诚的性格。
21.“悲苦”更合理,文中提到小梳子镶着闪闪的小石头,很精美,说明礼物是我精心挑选的,希望母亲能在劳累之余打扮一下自己。
“我的礼物会弥补这个不足”,这句话语气很肯定,说明我认为自己挑选的礼物能获得母亲的欢心。
最终我未能如愿送出自己的礼物,做出这个决定应该不太情愿。
“坚定”更合理,尼克送出礼物后母亲很伤心,我把梳子装进了口袋
里,没有乘虚而入送出自己的礼物是跟着尼克出去,兄弟俩一起哭,说明我与尼克兄弟情深。
在父亲询问我的礼物是什么的时候,对“我”的心理描写也表明我已经明白母亲需要的礼物是理解和分担,所以应该是坚定地做出决定的。
22.①礼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半份”不合理,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③“半份”有两重含义:礼物我和尼克各一半,清洗桶和擦地板的劳动各一半。
④暗示“最好的礼物是理解、关爱和分担”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