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格局测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格局测定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和分析空间格局,探究不同空间环境对人的活动行为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器材
- 测距仪:用于测量活动范围和距离,精确度为0.01米。

- 计时器:用于测量不同空间环境下活动的时间,精确到秒。

- 相机:用于记录被试者的活动路径和行为。

2.2 实验设计
在城市中选择了两个具有不同空间格局的区域进行测定。

区域A为开放式公园,具有较大的空间范围和广阔的视野;区域B为狭窄的背街巷道,空间狭小且视
野受限。

实验过程中,将100名被试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

第一组在区域A进行活动,第二组在区域B进行活动。

每个被试者进行两次不同环境下的活动,活动
时间为30分钟。

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者的活动路径和行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空间活动范围
通过测距仪获得被试者的空间活动范围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区域A中,被试者的平均活动范围为50平方米,最大活动范围为80平方米。

而在区域B中,被试者的平均活动范围为20平方米,最大活动范围为40平方米。

分析结果表明,区域A的开放空间和广阔的视野促使被试者活动范围更大,而区域B的狭小空间和视野受限限制了被试者的活动范围。

3.2 活动时间
通过计时器获得被试者在不同空间环境下的活动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在区域A中,被试者的平均活动时间为25分钟,最长活动时间为28分钟。

而在区域B中,被试者的平均活动时间为18分钟,最长活动时间为20分钟。

分析结果表明,区域A的开放空间和宜人环境可以吸引被试者更长时间地活动,而区域B的狭小空间和较差环境则限制了被试者的活动时间。

3.3 行为观察
通过相机记录被试者的活动路径和行为,进行行为观察和分析。

结果显示,在区域A中,被试者进行了多种活动,如散步、跑步、休息等。

而在区域B中,被试者的行为相对单一,主要活动为快速通行。

分析结果表明,区域A的开放和宜人环境鼓励了多样化的行为活动,而区域B 的狭小空间限制了被试者的行为选择。

4.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空间格局测定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 开放和广阔的空间范围以及良好的视野可以促进人的活动范围扩大。

2. 开放和宜人的环境可以吸引人更长时间地活动。

3. 空间狭小和视野受限会限制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时间。

4. 空间格局对人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开放环境鼓励多样化的行为活动。

这些结论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可以通过优化空间格局和
环境设置,提升人们的活动体验。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