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市2024年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德宏市2024年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统考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1.为了比较小红和小华谁上楼时的功率大.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一些方案:
①测出二人的质量、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
②保证爬楼的时间相同,测出二人的质量、爬楼的高度.
③保证爬楼的高度相同,测出二人的质量、爬楼的时间.
其中可行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①②③都可以
2.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
A.黄金B.水银C.水D.空气
3.某中学生骑着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是运动的
B.自行车加速前进时,它的惯性变大
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车圈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
A.右端下沉B.左端下沉C.杠杆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
B.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和F′浮,则F浮>F′浮C.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F乙D.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p乙6.图所示的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剪刀剪纸
B.起子开瓶
C.钳子剪导线
D.镊子夹物
7.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
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
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
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
8.如图所示,厨师手端托盘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是
A.托盘的重力与托盘对手的压力
B.托盘的重力与手对托盘的支持力
C.托盘对手的压力与手对托盘的支持力
D.托盘对手的压力与手的重力
9.人们应用不同的简单机械来辅助工作,正常使用下列简单机械时说法正确的是()
A.筷子可以省距离B.所有剪刀都一定省力
C.定滑轮可以省力D.撬棒越短一定越省力
10.在做浮力实验时,小萍同学将质量为240g、体积为400cm3的木块投入到足够深的水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木块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
B.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240cm3
C.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2.4N
D.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
11.一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图中关于木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D.
12.图所示,粗玻璃管两端开口处,箍着相同的橡皮膜,且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凹凸情况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小明家里的厨房有很多刀具。

如图所示,在斩切肉类的时候选用A型刀具,利用其质量较大的特点通过增大
____________来增大对肉类的压强;而切黄瓜、萝卜等蔬菜时选用B型刀具,其刀面上的孔洞可以避免因____________的作用而使蔬菜片沾在刀面上;在切割鱼类时使用C型刀具,其刀刃上的锯齿能够通过增大____________来增大刀刃和鱼身之间的摩擦力。

14.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高山上做托里拆利实验,此处的大气压强是__________cm汞柱;若他们把该装置搬到山脚下再做,则测量出的山脚下的大气压值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山顶上的大气压值。

1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物体A、B,在水平推力F=10N时,能一起向右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若使A, B两物块一起向右做速度为2v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所需水平推力F'的大小应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N.若将B取走并叠放于物体A上,仍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作用在A物体上,物体AB将一起向右做________(匀速/减速/加速)直线运动.
16.密度为0.4×103千克/米3,体积为0.5分米3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顿,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顿。

(g=10牛/千克)
三、实验题
17.(8分)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

(1)实验时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的底端,当筒内空气全部排尽时,筒内______(填“有”或“无”)大气压;
(2)然后用皮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女器材,水平向石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
30N
F=时,注射器中的汗塞刚开始滑动,已知活塞的面积是42
S=⨯﹣,则可求出大气压强是p=______Pa;
2.510m
(3)小明利用气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Pa;
(4)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实验数据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的是可能是______;
(5)小明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

由此小明猜想: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起小,压强______;
(6)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用一个30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气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V/ml 8 12 16 20 24
p/kPa 120 80 60 48 4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封闭气体的烘p与体积V的数学关系式为:p=______(体积单位m3,压强单位Pa);
②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为______mL。

18.(8分)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
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g=10N/kg)
液体种类
实验序
号物体重力G物
(N)
弹簧测力计示
数F(N)
物体受到浮力F浮(N)排开液体体积V排(cm3)

ρ水=1.0g/cm3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
ρ酒精=0.8g/cm3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 N,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__N。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请你计算出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排开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__N。

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还可以验证________原理。

(4)本实验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了不同液体并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寻找普遍规律B.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19.(8分)利用图甲所示器材可进行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

(1)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做法一定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加的是_________。

A.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放在浓盐水中(浓盐水密度大于水)
(2)观察乙图的三次实验,发现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___无关。

(3)小明想要鉴别两个烧杯中装的是清水还是浓盐水,请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根据下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_____)
21.(8分)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10N,底面积0.01m2,内装40N的水,水深0.15m。

现将重为17.8N的实心铜块系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并把它完全浸没于容器内的水中(水未溢出,铜块未接触容器底部ρ铜=8.9×103kg/m3)。

求:
(1)铜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2)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3)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3.(12分)为了降温,教室里放了一块质量为27千克的冰块,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求:
(1)这块冰的体积;
(2)一段时间后,有0.01米3的冰熔化成水,请算出这些水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根据功率的公式进行推导:P=W
t
=
Gh
t
=
mgh
t
,结合公式中的物理量可判断如何去测量比较功率的大小.
【详解】
因为人上楼的功率P=W
t
=
Gh
t
=
mgh
t
,所以要想比较功率的大小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即:①控制爬楼的时间相
同,测量出各自的质量、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②控制爬楼的高度相同,测量出各自的质量、爬楼用的时间,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③测量出各自的质量、爬楼用的时间和爬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因此,三种方案从理论上都可行.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气体分子间距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液体介于中间.3、C
【解析】
A.骑车人相对于自行车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运动的快慢无关,惯性不变,故B错误;
C.自行车刹车时,闸块是在轮圈上滑动;闸块与轮圈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故C正确;
D.自行车匀速转弯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D错误.
4、A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 1L 1=F 2L 2,由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观察图示可得 3×2=2×3,
若在杠杆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可得: F 1L 1=4×2=8, F 2L 2=3×3=9, 即
F 1L 1<F 2L 2,
故杠杆不会平衡,右端会下沉,故应选A . 5、D 【解析】
(1)同一只鸡蛋无论漂浮或悬浮,其浮力都等于排开盐水的重,也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浮力相同时,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是越小的;
(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可知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3)粗细均匀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漂浮(或悬浮)物体的重力之和,根据F
p S
=判断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

【详解】
AB .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
F gV ρ=浮液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 排大,则ρ甲小于ρ乙,故AB 错误;
C .因甲、乙两个烧杯完全相同,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 mg =可知,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C 错误;
D .烧杯粗细均匀,装入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且鸡蛋一样,所以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因两烧杯底面积S 相同,根据F
p S
=可知,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故D 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
A .剪纸剪刀属于省力杠杆,故A 不符合题意;
B .开瓶起子属于省力杠杆,故B 不符合题意;
C .剪导线钳子属于省力杠杆,故C 不符合题意;
D .使用镊子夹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故镊子属于费力杠杆,故D 符合题意。

7、C
【解析】
AB.汽车和司机的质量是一定的,有无安全带,汽车行驶速度大小,汽车和司机的惯性都不变。

不符合题意;
C.司机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紧急刹车时,车由运动突然变成静止,而司机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容易撞到挡风玻璃发生伤害,使用安全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符合题意;
D.司机原来和车一起向前运动,突然加速时,司机由于具有惯性,会向后运动,座椅可以对实际起到保护作用。

此时安全带不起作用。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A.托盘的重力与托盘对手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托盘的重力与手对托盘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托盘对手的压力与手对托盘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托盘对手的压力与手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9、A
【解析】
A、用筷子夹菜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费力能省距离,故A正确;
B、剪铁皮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理发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所以,剪刀有省力的,也有费力的,故B错误;
C、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故C错误;
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省力的多少取决于动力臂的长短,撬棒越短动力臂越小,相对来说越费力,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重点是杠杆的分类,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为费力杠杆,但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杠杆省距离.
10、B
【解析】
先计算的木块密度,然后与水的密度比较,即可判断木块的所处状态;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 gV ρ==排排排排,计算V 排,然后计算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木块密度是:3332400.610kg /m 400m g V cm
ρ===⨯木,即ρ木<ρ水,所以,木块静止时,则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受到的浮力是:F 浮=G=mg =0.24kg×
10N/kg=2.4N ,由阿基米德原理F G gV ρ==排排排排知道,木块静止时排开的水的体积是:43333
2.4 2.410240110kg /m F N V m cm g ρ-===⨯=⨯排排水,所以,木块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V 露=V-V 排 =400cm 3 -240cm 3 =160cm 3,综上所述,只有B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
11、B
【解析】
木块沿光滑斜面向下滑动,因为斜面光滑,所以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作用;
A .图中支持力方向错误,故A 错误;
B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 正确;
C .图中摩擦力是多余的,故C 错误;
D .图中重力方向错误,故D 错误。

故选B 。

12、B
【解析】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因此橡皮膜在水中会向内
凹陷
A .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下部橡
皮膜应凹陷的大于上部橡皮膜;
B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等,因此橡皮膜
凹陷程度相同;
C .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因此下部橡
皮膜应凹陷的大于上部橡皮膜;
D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等,因此两侧橡
皮膜应凹陷相同程度。

13、压力 大气压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
[1]用A 型刀具,利用其质量较大,这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对肉类的压强。

[2]B 型刀具,其刀面上的孔洞,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层,防止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菜片紧紧地贴在刀面上。

同时,刀面湿润可以把菜与刀面隔开减小了切菜时的摩擦力。

[3]C 型刀具,其刀刃上的锯齿比较粗糙,使用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刀刃和鱼身之间的摩擦力。

14、74 大于
【解析】
第一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大气压值等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由图知道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40mm ,所以,在高山上大气压强相当于是740mm=74cm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第二空.大气压强与高度的有关,离海平面越高,高度越高,大气压就越小,所以,若他们把该装置搬到山脚下再做,则测量出的大气压值将大于山顶上的大气压值。

15、等于 匀速
【解析】
第一空.物块AB 向右做速度为v 的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水平推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 摩=F =10N ;
当A , B 两物块一起向右做速度为2v 的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水平推力和滑动摩擦力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仍相等,即此时所需水平推力F'的大小应等于10N ;
第二空.将B 取走并叠放于物体A 上,仍用大小为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A 物体上,由于对地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发生变化,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若此时仍用大小为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A 物体上,则物块AB 仍是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故物体AB 将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6、5 2
【解析】
第一空.木块浸没在水中,则V 排=V =0.5dm 3=0.5×
10-3m 3,受到的浮力为: F gV ρ=浮水排=3333110kg/m 10N/kg 0.510m -⨯⨯⨯⨯=5N 。

第二空.根据ρ=m V
得,木块的质量为: m =ρ木V =0.4×103kg/m 3×0.5×10-3m 3=0.2kg ,
根据漂浮条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则:
F 浮=
G =mg =0.2kg×10N/kg=2N 。

17、无 51.210⨯ 5
110⨯ 可能是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大 30.96m Pa V 9.6 【解析】
(1)当筒内空气全部排尽时,形成真空,因此筒内没有大气压;
(2)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当活塞刚好运动时,活塞受到的拉力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大小相等;然后根据F p S =求出大气压强;
(3)根据“气压计”指针位置即可读数,然后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4)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 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 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5)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
(6)根据表中体积和压强的数值可得出结论;根据测量实际的大气压为5110Pa ⨯;将其代入960V
ρ=
可求得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

【详解】
(1)[1]当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时,筒内空气全部排尽,筒内形成真空,所以筒内无大气压。

(2)[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30F N =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活塞受到的拉力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为30N ;此时的大气压强 54230N 1.210Pa 2.510m
F p S -===⨯⨯ (3)[3]由“气压计”指针位置可知,实际的大气压
5100kPa 1001000Pa 110Pa p '==⨯=⨯
(4)[4]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 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 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而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小于实际大气压,所以可能是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5)[5]在推活塞的过程中,活塞下面空间内气体的体积越小;越推越费力,说明气体压力越大,由此可知,气体的压强越大。

(6)[6]由表中体积和压强的数值
63810m V -=⨯,5120kPa 1.210Pa p ==⨯

6353810m 1.210Pa 0.96m Pa -⨯⨯⨯=⋅
63431210m 810Pa 0.96m Pa -⨯⨯⨯=⋅
由此可得p 与体积V 的数学关系式为
30.96m Pa p V
= [7]已经测出实际的大气压为
5110Pa 100kPa ⨯= 当小明不推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由960p V
=可得,注射器内的空气体积 960960mL 9.6mL 100
V p === 18、2 0.5 大 1、4(或2、5或3、6) 0.5 阿基米德 A
【解析】
第一空.表中数据显示,实验所用物体的重力为2N 。

第二空.物体的重力G 为2N ,第一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为1.5N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则第一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F 浮=
G -F =2N-1.5N=0.5N 。

第三空.从表中1、2和3(或4、5和6)此实验数据可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其受到液体的浮力越大。

第四空.要得出“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的结论,则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密度。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1、4或2、5或3、6的两此实验数据符合要求。

第五空.第一次实验中排开水的体积为V 排=50cm 3=5×
10-5m 3,根据据ρ=m V
得,排开水的质量为: m 排=ρ水V 排=1×103kg/m 3×5×10-5m 3=0.05kg ,
则排开水的重力为:
G 排=m 排g =0.05kg×10N/kg=0.5N 。

第六空.第一次实验中,F 浮=0.5N ,G 排= 0.5N ,即F 浮=G 排。

通过比较每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和它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若发现每次实验的F 浮=G 排,则还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第七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不同液体并进行多次实验,以便验证在不同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的规律是否相同,这样才能寻找普遍规律。

故A 正确。

19、C 容器形状 让探头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相同深度处,观察U 型管液面两侧高度差,高度差大的为浓盐水
【解析】
[1]A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A 错误; B .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处转动18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B 错误; C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C 正确;
D.将探头放在食盐水中,密度变大,但没说深度,所以无法判断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是增加还是减小,故D错误。

[2]乙图的三次实验,液体都是水,深度也一样,只有容器的形状不一样,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一样,说明了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3]小明想要鉴别两个烧杯中装的是清水还是浓盐水,具体做法是:让探头分别放入水和浓盐水相同深度处,观察U 型管液面两侧高度差,高度差大的为浓盐水。

四、作图题
20、
【解析】
对于凸透镜,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对于凹透镜,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如图所示:
21、
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 ;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
22、(1)15N ;(2)15.8N ;(3)5200Pa
【解析】
(1)铜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gh =1000kg/m 3×10N/kg×0.15m=1500Pa 由F P S
=,铜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F=pS =1500Pa×0.01m 2=15N
(2)铜块的质量
17.8N 10N/kg
G m g ===1.78kg 铜块的体积
3317.8kg 8.9?10kg/m
m
V ρ===2×10-4m 3 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铜块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000kg/m 3×10N/kg×2×10-4m 3=2N
由于F 浮=G -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G-F 浮=17.8N ﹣2N=15.8N
(3)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 1=(
G 容+G 水+G 铜)-F =(10N+40N+17.8N)-15.8N=52N
铜块完全浸没于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11252 N 0.01 m
F P S ===5200Pa 23、(1)0.03米3(2)9千克
(1)这块冰的体积
33327kg 0.03m 0.910kg/m
m V ρ===⨯冰冰冰; (2)0.01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的质量 3330.910kg /m 0.01m 9=kg m m V ρ==⨯⨯=水冰冰冰 答:(1)这块冰体积为30.03m 。

(2) 0.01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的质量为9k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