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第四章-大气中硫氧化合物的转化-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如液相反应中出现HSO3-或SO32-时,那么其反应速度将依赖于pH。
▪ 被大气中的O3等强氧化剂氧化:污染空气中O3浓度要比清洁空气中高,主要是 由于二氧化氮光解导致的。于是O3可以将溶于大气水中的SO2氧化。同样浓度, 同样氧化性的氧化剂,在气态和液态中谁氧化二氧化硫更强?
O3+SO2•H2O2H++SO42-+O2 k0=2.4×104mol-1Ls-1
过由亨利定律所决定的SO2溶解的量。而且还可看出,可溶性四价 硫的总浓度与pH有关。
现把三种形态[S(Ⅳ)]的摩尔分数与pH之间的关系用如下三个表达式来 表示:
ɑ0=
[SO32 ] [S (2 K s1K s 2
1
ɑ1=
[HSO3 ] [S (V)]
1
▪ 化学烟雾型污染有两种类型,即伦敦烟雾和洛杉矶烟雾
[H ] K s1
Ks2 [H
]
1
ɑ2=
[SO2 H2O] [S (V)]
1
K s1 [H ]
K s1K s 2 [H ]2
1
第12页,共65页。
可见,可溶态SO2、HSO3-和SO32-四价硫形态的浓度分数与pH有一定的函数 关系(图2-20)。
由图中可见,在高pH范围[S(Ⅳ)]以SO32-为主,中间pH以HSO3-为主, 而低pH时以SO·H2O为主。实际上,由于[S(Ⅳ)]在不同化学反应中存在着不同的
=2.99×10-8molL-1s-1
第16页,共65页。
▪ 被大气中的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污染空气中含有Fe3+、Mn2+等金
属离子,在其溶胶的液相表面,这会导致SO2的氧化速率大大增 加。这就是在伦敦烟雾中酸性雾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 燃煤排放中含有一些金属离子。
例如Mn(II)的催化氧化:
SO2•H2O+Mn2+ MnSO22++ H2O 2MnSO22+ + O2 2 MnSO32+ MnSO32+ + H2O Mn2++ H2SO4 总反应:Mn2+:2SO2 + 2H2O +O2 2H2SO4
k2[O2 ]
k4k1[NO2 ]
作用:对比不同物质的特征氧化时间,比较其氧化特性
第8页,共65页。
与污染大气中的O3的反应。
O3+SO2→SO3 +O2
可以定义SO2在单位时间的转化百分数。
X+SO2→SO3 k
则
d[SO2 dt
]
k[ X
][SO2
]
所以: [SO2 ]t [SO2 ]0 exp(k[ X ]t)
§4.7 大气中硫氧化合物的转化
一、概述
➢ 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硫氧化合物是SO2,人 为污染源是含硫矿物的燃烧过程,将矿物中的有机硫或元素
硫氧化为SO2。一般煤中含硫0.5-6%,石油0.5-3%。就全球 范围,人为排放的SO2中有60%来自燃煤,30%来自燃油。 ➢ SO2的天然来源是火山喷发,喷发中大部分硫化物是 以SO2形式存在的,少部分以H2S形式存在。H2S在大气中又 很快氧化成为SO2。
一般臭氧与SO32-反应最快,与SO2•H2O反应最慢,但是一旦溶液的pH较低,则与 SO2•H2O的反应变得最重要,若溶液的pH较高,则与SO32-的反应变得最重要。
例题讲解:
已知测得某污染大气中[O3]=0.05ppmv,[SO2]=0.01ppmv,大气中气溶胶 表面溶液的pH =3.2,试确定S(Ⅳ)被O3氧化的速率。
[O3]=0.05ppmv=0.05
mgm48-3=0.05
22.4
mo4l8L-1=120.263×10-9molL-1
22.4 48
[SO2]=0.01ppmv=1×10-8×1.01×105Pa=1.01×10-3Pa
计算各可溶态浓度:
(KH=1.22×10-5molL-1Pa-1,Ks1=1.32molL-1,Ks2=6.42×10-8molL-1)
SO2 + HO HOSO2(25摄氏度,1atm,k=9×10-13cm3mol-1s-1) 自由基HOSO2不稳定,立即进一步与大气中的氧分子作用:
HOSO2+ O2+M HO2+SO3+M SO3+H2O→H2SO4
HO2+NO→HO+NO2 (污染大气中有NO,所以HO重生)
第5页,共65页。
第17页,共65页。
四、硫酸烟雾型污染
▪ 硫酸烟雾也称为伦敦烟雾,因为其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
▪ 主要是由于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由于二氧化硫氧 化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 这种污染一般发生在冬季、气温低、湿度高和日光弱的天气条件 下。 ▪ 硫酸烟雾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氧化反应主要 靠雾滴中锰、铁、氨的催化氧化过程。
SO2+hv(290-340nm)→1SO2
(单重态,电子自旋,反向,能态高)
▪ 但单重态的激发态SO2分子很不稳定,立即可以通过放出磷光转变 为三重态或基态。
1SO2+M→3SO2+M 1SO2+M→SO2+M
1SO2→SO2+hv
第3页,共65页。
三重态的SO2分子在大气中比较稳定,寿命比较长,所以三重态
▪与其他自由基的反应:
二元活性自由基 CH3CHOO+SO2→CH3CHO+SO3
(白天主要与HO反应,夜间发生该反应,二元自由基来源于前 述的臭氧和烯烃的反应)
SO2 + HO2• OH• + SO3 SO2 + CH3O2• CH3O• + SO3 SO2 + CH3C(O)O2• CH3C(O)O + SO3
[O] k1[ NO2 ] k 2 [O2 ]
第7页,共65页。
又因为:
d[SO2 dt
]
k 4 [O][SO2
]
可以解得:
ln
[SO2 ]t [SO2 ]0
k4 [O]t
所以
[SO2 ]t [SO2 ]0 exp(k4[O]t)
现在把SO2被原子氧氧化而消耗到起始浓度的1/e所需要的时间用 τ表示,并称为O氧化的特征时间,则有:
可发生液相反应,并可计算各可溶态浓度:
SO2(g) + H2O SO2•H2O KH
KH
[SO2 H 2O] p SO2
[SO2·H2O]=KHpso2
SO2·H2OH++HSO3- Ks1
K s1
[H ][HSO3 ] [SO2 H 2O]
[HSO3 ]
Ks1[SO2 H 2O] [H ]
K H K s1 pSO2 [H ]
HSO3-H++SO32- Ks2
Ks2
[H ][SO32 ] [HSO3 ]
[SO32 ]
K s2[HSO3 ] [H ]
KH
K s1K s2 [H ]2
p SO2
因此,溶液中可溶性总四价硫浓度为:[S(Ⅳ)]=[SO2·H2O]+[HSO3-
]+[SO32-]
O3+HSO3-HSO4-+O2
k1=3.7×105mol-1Ls-1
O3+SO32-SO42-+O2
k2=1.5×109mol-1Ls-1
第13页,共65页。
根据研究,当[O3]>0.05ppmv,并且pH<5.5,则臭氧的氧化
作用就大大增加,并超过氧气分子的氧化作用。但是如果湿度较 低,则反应可能进行得很慢。
➢ SO2在大气中转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硫酸——酸雨。
第2页,共65页。
二、SO2的气相氧化
1、直接光氧化(是否能直接光解?):
▪ 低层大气中SO2的吸光过程是变成激发态SO2分子,而不是造成SO2的 直接离解。激发态的SO2分子有两种:单重态和三重态。
SO2+hv(340-400nm)→3SO2
(三重态,电子自旋,平行,能态低)
一般直接光氧化速率0.1% SO2/[hS。O2 ]0 [SO2 ]t 100% [SO2 ]0
第4页,共65页。
2、被自由基氧化—间接光氧化(大气中最重要自由基?)
污染大气中含有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光解以及反应生成的各种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大多具有强氧化性,因此SO2分子很容易被他们氧化:
▪与HO自由基的反应是大气中SO2分子氧化的重要反应:
的SO2对于氧化和酸雨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因为基态的SO2分子没有三
重态3SO2分子化学性质活波,所以三重态SO2对于酸雨的贡献更大。 大气中三重态3SO2分子比基态SO2分子容易被直接氧化:
3SO2+O2→SO4 (3SO2和O2的结合体,不稳定,分解很快)→SO3+O
O+3SO2→SO3 SO3+H2O→H2SO4 SO2的宏观氧化速率为:
=1.62×10-4.8molL-1
第15页,共65页。
HSO3-H++SO32-
Ks2
,[H
[
][SO32 HSO3 ]
]
[SO32 ]
Ks2[HSO3 ]=6.42×10-8molL-1×1.62×10-4.8molL-1/(10-3.2molL-1) [H ]
=1.04×10-8.6molL-1
第10页,共65页。
溶液中可溶性总四价硫浓度为:
[S(Ⅳ)]=[SO2·H2O]+[HSO3-]+[SO32-]
[S(Ⅳ)]与pso2的关系为:[S(Ⅳ)]=KHpso2[1+
K s1 [H ]
K s1K s2 [H ]2
]
一般,KH=1.22×10-5molL-1Pa-1
Ks1=1.32molL-1
Ks2=6.42×10-8molL-1
因此得到修正的亨利系数:KH*=
KH
[1
K s1 [H ]
K s1K s2 [H ]
]
则根据亨利定律有溶解的四价硫浓度和气态二氧化硫大气分压关系: [S(Ⅳ)]=K*Hpso2
第11页,共65页。
由上式可见,K*H总是大于KH,也就是说溶液中硫离子的总量要超
k2
2
)[
S
(dI[VS)(]I[VO)3]] dt
((kk00[0SO 2k1H1
2Ok]22k)1[[SH(ISVO)3][]O3
]k2[S(Ok302[S])O[O2 3H]
2O]
k1[
H
第14页,共65页。
解:pH=3.2所以[H+]=10-3.2molL-1 [O3]=0.05ppmv=5×10-8atm=5×10-8×1.01×105Pa=5.05×10-3Pa
O3可以将溶于大气水中的SO2氧化
O3+SO2•H2O2H++SO42-+O2 k0=2.4×104mol-1Ls-1
O3+HSO3-HSO4-+O2
k1=3.7×105mol-1Ls-1
O3+SO32-SO42-+O2
k2=1.5×109mol-1Ls-1
=d-[(S2d(.4tIV×)1]04m(okl0-[1SLOs2-1×H12.O23] ×k110[H-8mSOo3lL] -1+k32[.7S×O3120]5)m[Oo3l]-1Ls-1×1.62×104.8molL-1+1.5×109mol-1Ls-1×1.04×10-8.6molL-1)×2.23×10-9molL-1
第6页,共65页。
3、被原子氧、臭氧氧化(对流层来源?):
污染大气中的原子氧主要来自NO2的光解。 NO2+hv→NO+O k1 O+SO2→SO3 k4 另有反应:O+O2+M→O3 +M k2
由上述反应可得到:
d[O] dt
k1[ NO2
]
k 2 [O][O2
]
k 4 [O][SO2
]
稳态时,并且已知k4<<k1或k2,得到:
第1页,共65页。
➢ 大气中的硫化合物包括H2S、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其 中三氧化硫很容易溶解于水形成硫酸,再与颗粒物作用生成 硫酸盐气溶胶。
➢ 一般情况下SO2不容易直接被O2所氧化,需要将SO2先
行激活(光化学的激发态)或者需要氧化性更强的氧化剂来 对之进行氧化。
➢ 实际测定研究结果说明:光强、湿度和氧化剂浓度都 对SO2的氧化过程有影响。
于是1h二氧化硫转化的百分数可以定义为:
[SO作2 ][0用SO[:2S]O0 对2 ]t比1h 不100同%区 1域 [氧S[SOO化2 2]t]二01h 氧1化00%硫的1 区exp域(条k[X件]t()%10/0h%)
第9页,共65页。
三、SO2的液相氧化
被水直接吸收:大气中存在少量的水和颗粒物,SO2可溶于大气中的水, 也可以被大气的颗粒物所吸收,并溶解在颗粒物表面的水中。于是SO2
SO2(g)+H[2SOO2·HSO2O2•]=HK2OHp, so2=1.K23H×10[-S8Om2oplSLOH2-,12所O]以
K s1
[H ][HSO3 ] [SO2 H 2O]
SO2·H2OH++H=S1O.233- ×,10-8m[HolSLO-13× ]1.32Kmos1l[LS-[1OH/(210]H-3.22mOo] lL-1)
▪ 被大气中的O3等强氧化剂氧化:污染空气中O3浓度要比清洁空气中高,主要是 由于二氧化氮光解导致的。于是O3可以将溶于大气水中的SO2氧化。同样浓度, 同样氧化性的氧化剂,在气态和液态中谁氧化二氧化硫更强?
O3+SO2•H2O2H++SO42-+O2 k0=2.4×104mol-1Ls-1
过由亨利定律所决定的SO2溶解的量。而且还可看出,可溶性四价 硫的总浓度与pH有关。
现把三种形态[S(Ⅳ)]的摩尔分数与pH之间的关系用如下三个表达式来 表示:
ɑ0=
[SO32 ] [S (2 K s1K s 2
1
ɑ1=
[HSO3 ] [S (V)]
1
▪ 化学烟雾型污染有两种类型,即伦敦烟雾和洛杉矶烟雾
[H ] K s1
Ks2 [H
]
1
ɑ2=
[SO2 H2O] [S (V)]
1
K s1 [H ]
K s1K s 2 [H ]2
1
第12页,共65页。
可见,可溶态SO2、HSO3-和SO32-四价硫形态的浓度分数与pH有一定的函数 关系(图2-20)。
由图中可见,在高pH范围[S(Ⅳ)]以SO32-为主,中间pH以HSO3-为主, 而低pH时以SO·H2O为主。实际上,由于[S(Ⅳ)]在不同化学反应中存在着不同的
=2.99×10-8molL-1s-1
第16页,共65页。
▪ 被大气中的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污染空气中含有Fe3+、Mn2+等金
属离子,在其溶胶的液相表面,这会导致SO2的氧化速率大大增 加。这就是在伦敦烟雾中酸性雾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 燃煤排放中含有一些金属离子。
例如Mn(II)的催化氧化:
SO2•H2O+Mn2+ MnSO22++ H2O 2MnSO22+ + O2 2 MnSO32+ MnSO32+ + H2O Mn2++ H2SO4 总反应:Mn2+:2SO2 + 2H2O +O2 2H2SO4
k2[O2 ]
k4k1[NO2 ]
作用:对比不同物质的特征氧化时间,比较其氧化特性
第8页,共65页。
与污染大气中的O3的反应。
O3+SO2→SO3 +O2
可以定义SO2在单位时间的转化百分数。
X+SO2→SO3 k
则
d[SO2 dt
]
k[ X
][SO2
]
所以: [SO2 ]t [SO2 ]0 exp(k[ X ]t)
§4.7 大气中硫氧化合物的转化
一、概述
➢ 由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硫氧化合物是SO2,人 为污染源是含硫矿物的燃烧过程,将矿物中的有机硫或元素
硫氧化为SO2。一般煤中含硫0.5-6%,石油0.5-3%。就全球 范围,人为排放的SO2中有60%来自燃煤,30%来自燃油。 ➢ SO2的天然来源是火山喷发,喷发中大部分硫化物是 以SO2形式存在的,少部分以H2S形式存在。H2S在大气中又 很快氧化成为SO2。
一般臭氧与SO32-反应最快,与SO2•H2O反应最慢,但是一旦溶液的pH较低,则与 SO2•H2O的反应变得最重要,若溶液的pH较高,则与SO32-的反应变得最重要。
例题讲解:
已知测得某污染大气中[O3]=0.05ppmv,[SO2]=0.01ppmv,大气中气溶胶 表面溶液的pH =3.2,试确定S(Ⅳ)被O3氧化的速率。
[O3]=0.05ppmv=0.05
mgm48-3=0.05
22.4
mo4l8L-1=120.263×10-9molL-1
22.4 48
[SO2]=0.01ppmv=1×10-8×1.01×105Pa=1.01×10-3Pa
计算各可溶态浓度:
(KH=1.22×10-5molL-1Pa-1,Ks1=1.32molL-1,Ks2=6.42×10-8molL-1)
SO2 + HO HOSO2(25摄氏度,1atm,k=9×10-13cm3mol-1s-1) 自由基HOSO2不稳定,立即进一步与大气中的氧分子作用:
HOSO2+ O2+M HO2+SO3+M SO3+H2O→H2SO4
HO2+NO→HO+NO2 (污染大气中有NO,所以HO重生)
第5页,共65页。
第17页,共65页。
四、硫酸烟雾型污染
▪ 硫酸烟雾也称为伦敦烟雾,因为其最早发生在英国伦敦。
▪ 主要是由于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由于二氧化硫氧 化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 这种污染一般发生在冬季、气温低、湿度高和日光弱的天气条件 下。 ▪ 硫酸烟雾形成过程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氧化反应主要 靠雾滴中锰、铁、氨的催化氧化过程。
SO2+hv(290-340nm)→1SO2
(单重态,电子自旋,反向,能态高)
▪ 但单重态的激发态SO2分子很不稳定,立即可以通过放出磷光转变 为三重态或基态。
1SO2+M→3SO2+M 1SO2+M→SO2+M
1SO2→SO2+hv
第3页,共65页。
三重态的SO2分子在大气中比较稳定,寿命比较长,所以三重态
▪与其他自由基的反应:
二元活性自由基 CH3CHOO+SO2→CH3CHO+SO3
(白天主要与HO反应,夜间发生该反应,二元自由基来源于前 述的臭氧和烯烃的反应)
SO2 + HO2• OH• + SO3 SO2 + CH3O2• CH3O• + SO3 SO2 + CH3C(O)O2• CH3C(O)O + SO3
[O] k1[ NO2 ] k 2 [O2 ]
第7页,共65页。
又因为:
d[SO2 dt
]
k 4 [O][SO2
]
可以解得:
ln
[SO2 ]t [SO2 ]0
k4 [O]t
所以
[SO2 ]t [SO2 ]0 exp(k4[O]t)
现在把SO2被原子氧氧化而消耗到起始浓度的1/e所需要的时间用 τ表示,并称为O氧化的特征时间,则有:
可发生液相反应,并可计算各可溶态浓度:
SO2(g) + H2O SO2•H2O KH
KH
[SO2 H 2O] p SO2
[SO2·H2O]=KHpso2
SO2·H2OH++HSO3- Ks1
K s1
[H ][HSO3 ] [SO2 H 2O]
[HSO3 ]
Ks1[SO2 H 2O] [H ]
K H K s1 pSO2 [H ]
HSO3-H++SO32- Ks2
Ks2
[H ][SO32 ] [HSO3 ]
[SO32 ]
K s2[HSO3 ] [H ]
KH
K s1K s2 [H ]2
p SO2
因此,溶液中可溶性总四价硫浓度为:[S(Ⅳ)]=[SO2·H2O]+[HSO3-
]+[SO32-]
O3+HSO3-HSO4-+O2
k1=3.7×105mol-1Ls-1
O3+SO32-SO42-+O2
k2=1.5×109mol-1Ls-1
第13页,共65页。
根据研究,当[O3]>0.05ppmv,并且pH<5.5,则臭氧的氧化
作用就大大增加,并超过氧气分子的氧化作用。但是如果湿度较 低,则反应可能进行得很慢。
➢ SO2在大气中转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硫酸——酸雨。
第2页,共65页。
二、SO2的气相氧化
1、直接光氧化(是否能直接光解?):
▪ 低层大气中SO2的吸光过程是变成激发态SO2分子,而不是造成SO2的 直接离解。激发态的SO2分子有两种:单重态和三重态。
SO2+hv(340-400nm)→3SO2
(三重态,电子自旋,平行,能态低)
一般直接光氧化速率0.1% SO2/[hS。O2 ]0 [SO2 ]t 100% [SO2 ]0
第4页,共65页。
2、被自由基氧化—间接光氧化(大气中最重要自由基?)
污染大气中含有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光解以及反应生成的各种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大多具有强氧化性,因此SO2分子很容易被他们氧化:
▪与HO自由基的反应是大气中SO2分子氧化的重要反应:
的SO2对于氧化和酸雨的形成有重要贡献。因为基态的SO2分子没有三
重态3SO2分子化学性质活波,所以三重态SO2对于酸雨的贡献更大。 大气中三重态3SO2分子比基态SO2分子容易被直接氧化:
3SO2+O2→SO4 (3SO2和O2的结合体,不稳定,分解很快)→SO3+O
O+3SO2→SO3 SO3+H2O→H2SO4 SO2的宏观氧化速率为:
=1.62×10-4.8molL-1
第15页,共65页。
HSO3-H++SO32-
Ks2
,[H
[
][SO32 HSO3 ]
]
[SO32 ]
Ks2[HSO3 ]=6.42×10-8molL-1×1.62×10-4.8molL-1/(10-3.2molL-1) [H ]
=1.04×10-8.6molL-1
第10页,共65页。
溶液中可溶性总四价硫浓度为:
[S(Ⅳ)]=[SO2·H2O]+[HSO3-]+[SO32-]
[S(Ⅳ)]与pso2的关系为:[S(Ⅳ)]=KHpso2[1+
K s1 [H ]
K s1K s2 [H ]2
]
一般,KH=1.22×10-5molL-1Pa-1
Ks1=1.32molL-1
Ks2=6.42×10-8molL-1
因此得到修正的亨利系数:KH*=
KH
[1
K s1 [H ]
K s1K s2 [H ]
]
则根据亨利定律有溶解的四价硫浓度和气态二氧化硫大气分压关系: [S(Ⅳ)]=K*Hpso2
第11页,共65页。
由上式可见,K*H总是大于KH,也就是说溶液中硫离子的总量要超
k2
2
)[
S
(dI[VS)(]I[VO)3]] dt
((kk00[0SO 2k1H1
2Ok]22k)1[[SH(ISVO)3][]O3
]k2[S(Ok302[S])O[O2 3H]
2O]
k1[
H
第14页,共65页。
解:pH=3.2所以[H+]=10-3.2molL-1 [O3]=0.05ppmv=5×10-8atm=5×10-8×1.01×105Pa=5.05×10-3Pa
O3可以将溶于大气水中的SO2氧化
O3+SO2•H2O2H++SO42-+O2 k0=2.4×104mol-1Ls-1
O3+HSO3-HSO4-+O2
k1=3.7×105mol-1Ls-1
O3+SO32-SO42-+O2
k2=1.5×109mol-1Ls-1
=d-[(S2d(.4tIV×)1]04m(okl0-[1SLOs2-1×H12.O23] ×k110[H-8mSOo3lL] -1+k32[.7S×O3120]5)m[Oo3l]-1Ls-1×1.62×104.8molL-1+1.5×109mol-1Ls-1×1.04×10-8.6molL-1)×2.23×10-9molL-1
第6页,共65页。
3、被原子氧、臭氧氧化(对流层来源?):
污染大气中的原子氧主要来自NO2的光解。 NO2+hv→NO+O k1 O+SO2→SO3 k4 另有反应:O+O2+M→O3 +M k2
由上述反应可得到:
d[O] dt
k1[ NO2
]
k 2 [O][O2
]
k 4 [O][SO2
]
稳态时,并且已知k4<<k1或k2,得到:
第1页,共65页。
➢ 大气中的硫化合物包括H2S、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其 中三氧化硫很容易溶解于水形成硫酸,再与颗粒物作用生成 硫酸盐气溶胶。
➢ 一般情况下SO2不容易直接被O2所氧化,需要将SO2先
行激活(光化学的激发态)或者需要氧化性更强的氧化剂来 对之进行氧化。
➢ 实际测定研究结果说明:光强、湿度和氧化剂浓度都 对SO2的氧化过程有影响。
于是1h二氧化硫转化的百分数可以定义为:
[SO作2 ][0用SO[:2S]O0 对2 ]t比1h 不100同%区 1域 [氧S[SOO化2 2]t]二01h 氧1化00%硫的1 区exp域(条k[X件]t()%10/0h%)
第9页,共65页。
三、SO2的液相氧化
被水直接吸收:大气中存在少量的水和颗粒物,SO2可溶于大气中的水, 也可以被大气的颗粒物所吸收,并溶解在颗粒物表面的水中。于是SO2
SO2(g)+H[2SOO2·HSO2O2•]=HK2OHp, so2=1.K23H×10[-S8Om2oplSLOH2-,12所O]以
K s1
[H ][HSO3 ] [SO2 H 2O]
SO2·H2OH++H=S1O.233- ×,10-8m[HolSLO-13× ]1.32Kmos1l[LS-[1OH/(210]H-3.22mOo] 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