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例会管理制度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例会管理制度范文
质量例会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例会组织
1. 制度目的与范围
质量例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包括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
2. 例会周期与时间
2.1 例会周期:每个部门每周至少召开一次例会,全公司统一
召开例会次数为每月一次。
2.2 例会时间:部门例会时间由各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安排自
行确定;全公司例会统一于工作日的下班时间进行。
3. 例会召集
3.1 部门例会召集: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召集例会,并提前通知
参会人员。
3.2 全公司例会召集:由公司质量负责人负责召集例会,并提
前通知全体员工。
4. 例会议程与内容安排
4.1 会议议程:由会议召集人编制,并提前通知参会人员。
4.2 内容安排:例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4.2.1 质量目标的设定和评估;
4.2.2 质量问题分析和解决;
4.2.3 质量管理工作部署和考核;
4.2.4 产品和服务质量改进方案的制定和推进;
4.2.5 内外部质量标准的更新和培训;
4.2.6 其他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事项。
5. 例会记录与整理
5.1 记录方式:可以通过文字记录、PPT、会议录音等多种形式进行记录。
5.2 记录内容:记录会议议程、出席人员、讨论结果、行动计划等相关内容。
5.3 记录整理:由会议召集人负责整理会议记录,并在会后及时发布给全体参会人员。
第二部分:例会管理
1. 例会主持
1.1 部门例会主持:由部门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担任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与主持。
1.2 全公司例会主持:由公司质量负责人担任主持人,负责会议的组织与主持。
2. 例会参与
2.1 部门例会参与:部门负责人、相关岗位负责人和与会人员都应参加部门例会,提供工作进展、问题反馈和建议。
2.2 全公司例会参与:全公司员工都应参加全公司例会,提供工作进展、问题反馈和建议。
3. 例会决策
3.1 部门决策:部门例会对部门工作进行评估、决策和部署,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公司决策:全公司例会对公司整体质量工作进行评估、决策和部署,制定公司级的质量目标和计划。
4. 例会考核
4.1 部门考核:质量例会成果将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中,根据例会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4.2 公司考核:全公司例会成果将纳入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中,根据例会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5. 例会效果评估
5.1 例会效果评估标准:根据例会目标的达成情况、质量问题的解决效果、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进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估。
5.2 例会效果评估周期:每季度对例会效果进行评估一次,并及时进行改进。
第三部分:例会改进
1. 改进机制
1.1 周期评估:定期对例会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1.2 借鉴经验:学习其他企业的例会管理经验,借鉴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方法。
2. 例会改进措施
2.1 会务组织:加强会前准备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2.2 内容安排:根据参会人员的需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
安排会议内容。
2.3 决策执行:对于质量问题的决策,要确保执行到位,跟踪
落实情况。
3. 改进效果评估
3.1 改进效果评估标准:根据例会质量的提升、问题解决的效
果和工作部署的推进情况进行评估。
3.2 改进效果评估周期:每季度对例会改进效果进行评估一次,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语
质量例会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本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例会的有效组织与管理,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