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5年试题
一、1.氯和溴两种单质,哪种的氧化能力较强? 举出一种化学反应来表
明.
从原子结构的观点来说明氯和溴的氧化能力的强弱.
2.根据原子结构,解释磷原子和氯原子间能形成共价键.
为什么这共价键具有极性?
(第一题共12分)
二、1.写出乙醛的结构式.
2.用化学方程式来表明从电石制取乙醛的各步反应过程.
3.用乙醛和其他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制取乙酸乙酯.写出化学方程式
来表明各步反应过程,并指出各反应的类型.
4.举出一种特性反应来鉴别乙醛和乙酸乙酯.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第二题共18分)
三、1.煅烧铜屑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硫酸溶液起反应,制取硫酸铜.写出两
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127克铜屑经过煅烧,制取硫酸铜.假定铜的煅烧完全,问跟所得氧
化铜起反应需要多少毫升浓硫酸(含98%H2SO4,比重1.84)?(原子
量:Cu63.5;S32)
注:最后答数只要求整数部分.
3.铜屑能直接跟浓硫酸起反应,生成硫酸铜.若取同量的铜屑,比较用上
述两种方法制取硫酸铜时所需浓硫酸(同样浓度)的体积.解释原因. (第三题共18分)
四、在实验室里,加热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并用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
1.设计一套简易的实验装置来实现上述两步化学反应.只要画出装置简
图和所用的物质,并用分子式注明物质.
2.加热碳酸氢钠时,应当怎样操作?
为什么?
3.停止加热时,应当怎样操作?
为什么?
4.把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有什么现象发生?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有什
么现象发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四题共22分)
五、1.以草木灰和其他易得的物质为原料,用简便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钾.写出
化学方程式表明有关反应.
2.用含磷酸钙的矿石跟浓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磷酸,把分离出来的磷酸再
跟磷酸钙矿石起反应,生成重过磷酸钙肥肥料[Ca(H2PO4) 2].写出两
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此种磷肥和过磷酸钙相比,哪个肥效大? 为什么?
3.今有一块铜银合金,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定其中含有铜和银?
4.常用的泡沫灭火器中,装有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当这两种溶
液混和时,放出二氧化碳.为什么?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5.把硫化氢通入浓硫酸中,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指出
哪种物质是氧化剂,哪种物质是还原剂.标明有关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方向(用箭头)和总数.
(第五题共30分)
1965年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氯(1分)
氯能从溴化钠溶液中置换溴.(2分)
氯原子有3个电子层,溴原子有4个电子层.因此,氯原子更容易得到一
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3分)
注:①若只答氯,即未举化学反应表明,也未从原子结构观点来说明,不给"氯"的1分.
②举出化学反应时,用化学方程式来表明亦可.举出两个化学反应
来对比氯和溴的氧化能力强弱,亦可.
③本题中答"氯原子"等时,若未写"原子"两字,则3分中扣1分.下同.
(3分)
2.磷原子外层有5个电子,氯原子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都容易得到
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因此,磷原子和氯原子间能以共有电子对来
连结,这样就形成了共价键.
氯和磷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未答此句不扣分),氯原子只需1个电子就达成稳定结构,磷原子需3个电子才达成稳定结构,
氯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因此,氯和磷的原子间的电子对偏向氯原
子.(3分)
(第一题共12分)
二、1.(1分)
2.CaC2+2H2O=C2H2↑+Ca(OH)2(2分)
注:①对每个化学方程式来说,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对,给1分.系数和反应条件全对,才给1分.本题中以下化学方程式照此标准评分.
②凡表示气体的向上箭头和表示沉淀的向下箭头,不画不扣分,适用
于所有化学方程式.
③反应条件中注明"催化剂",未写出具体物质的,不扣分.本题中以下
几个化学方程式照此标准评分.
加成反应(或答还原反应,或答加氢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
酯化反应.(1分)
4.乙醛能起银镜反应,乙酸乙酯不能.(2分)
注:①未答"加热"不扣分.
②答其他合理的鉴别方法亦可.
(第二题共18分)
CuO+H2SO4=CuSO4+H2O(1分)
注:未答"加热"不扣分.写错系数,不给分.
2.设所需H2SO4的重量为x
Cu~CuO~H2SO4
63.598
127x
63.5:127=98:x
所需98%的硫酸的体积为:
答:需98%的硫酸109毫升(未答此句不扣分).
注:①每步计算中,如列式原理对,计算错,扣2分.
②漏答最后单位"毫升",扣1分.
3.铜直接跟浓硫酸所起的反应为:
由化学方程式可见,如采用此法,跟1克原子铜起反应,需2克分子硫酸,比煅烧法多用一倍.所以跟同量的铜起反应时,直接法所需的浓硫酸的体积比煅烧法多一倍.(6分)
注:①本题主要对考生考查:Ⅰ.百分比浓度,Ⅱ.反应物间克分子数(或克原子数)关系,从而能比较不同制取方法的用酸量,Ⅲ.铜跟浓
硫酸的反应.
②两种方法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也可根据计算结果来比较.但是解
释原因时需要运用克分子的概念.若用重量计算法得出需用二
倍量的硫酸,但未运用克分子概念来说明,只给3分.
③如原因答成有一半硫酸消耗在产生二氧化硫上亦对.
④如答直接法比煅烧法需用硫酸的体积多(未答多一倍),而用克分
子概念来解释原因很清楚的,给6分.只答所需硫酸体积较多,把
原因说成部分硫酸消耗在生成二氧化硫上,未指明硫酸的体积
较多,把原因说成部分硫酸,消耗在生成二氧化硫上比率,只
给3分.只答需用硫酸的体积较多,未解释原因,只给1分.
(第三题共18分)
四、1.
注:①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加热固体(有水生成)和吸收气体的实验技能的掌握.
②画图要求比例大致适当,画面整洁.占2分.
③画出酒精灯,给1分.不画火焰、灯芯、酒精的,可不扣分.
④固体加热装置部分共6分.计:试管向下倾斜3分,塞子带导管1分,固
体铺开1分,铁架台和铁夹的夹持部位1分.
⑤气体吸收部分共3分.计:盛溶液的试管1分,导管口插入液面以下1
公分,注出Ca(OH)2溶液1分.盛石灰水的容器不限于试管.导管口
若画在液面上,扣1分.液柱高度超过容器之半者扣1分.注Ca(OH)2
处未写"溶液"二字不扣分.未画出液体的扣1分.未写Ca(OH)2的扣
1分.总共扣分不超过3分.
⑥酒精灯用铁架台托住,或气体吸收部分用铁架台固定,也对.酒精灯
下不画木块者可不扣分.
⑦固体加热部分如画成圆底烧瓶(水易回流),不合要求,扣3分.
2.先对装有碳酸氢钠的试管用移动的火焰微热,然后加热药品所在部位.
(2分)
注:未答预热,只答加热药品所在部分,扣1分.
防止试管破裂.(1分)
3.先把导管口移出液面(答拔开塞子亦可).(2分)
防止溶液倒吸以免受热的试管破裂.(1分)
注:未答倒吸,只答防止试管破裂,可不扣分.
4.石灰水先显浑浊,然后又澄清.(2分)
注:两步各占1分;未答第一步,第二步无分.下同.
Ca+++2OH-+CO2=CaCO3↓+H2O(1分)
注:离子方程式未配平者,可不扣分.
(第四题共22分)
五、1.K2CO3+Ca(OH)2=CaCO3↓+2KOH(5分)
注:写出K2CO3,给1分.写出Ca(OH)2,给2分.写对产物,给1分.配平化学
方程式,给1分.
2.Ca3(PO4) 2+3H2SO4=2H3 PO4+3CaSO4(2分)
(PO4) 2+4H3 PO4=3Ca(H2PO4) 2(2分)
Ca
3
注:在每个化学方程式中,分子式写对给1分,系数写对给1分.
重过磷酸钙.(1分)
因不含CaSO4.(1分)
3.把少量这种合金溶解在硝酸里.(2分)
溶液显蓝色,表明含有铜离子(答含有铜亦可).(2分)
再加少量盐酸(或答可溶性氯化物),生成白色沉淀,它是氯化银(答表
明有银亦可).
(2分)
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硫酸铝水解生成硫酸,硫酸跟碳酸氢钠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3分)
Al++++3H2O=Al(OH)3+3H+(2分)
注:①在每个离子方程式中,分子式和离子式写对给1分,系数答对给1分.
②本题考查考生对铝盐水解的理解,若答起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
氢铝(此物质尚不知其存在),本小题不给分.
5.
(6分)
注:化学方程式写对,给2分(物质和配平各占1分).氧化剂、还原剂写对,各占1分.电子转移方向占1分.电子数占1分;但如方向画错,
即电子数的1分不给.
(第五题共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