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人数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中国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人数分析旅游行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经济增加值、就业以及税收方面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力量,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和2012年广州亚运会等盛会的举办将对我国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盛会之后留下的奥运会、世博会等遗产也将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光游览。
预计自2007年至2016年,我国的旅游业将取得10%的实际年增长率,我国将在10年内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和旅游经济强国,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
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将进一步向旅游行业倾斜,从而使其面临宽松的政策环境,成为国家扩大内需的直接受益者,以及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点行业之一。
预计“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数至少有18%的速度增长,旅游收入至少有25%左右的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的增长将使得旅游行业的经济环境风险较小。
“十一五”期间的政策导向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旅游行业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小。
其他风险中重大事件风险不确定性较强,风险较高;我国政局稳定,国际地位不断题设,政治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旺盛,供求风险有上升趋势;企业集中度低,行业内竞争风险加剧;周边地区竞争风险增强;法律责任风险较高。
整体看来,旅游行业存在相对较高的风险,但由于旅游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中长期看来其发展前景广阔。
2007年12月11日之前旅游业全面开放,这一切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旅游业将会迎来一个更有机遇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旅游企业对渠道、技术和价格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争夺无疑将更加惨烈。
表1: 2007年我国16大客源国入境人数、排名以及同比增长率
国别合计(人) 同比增长(%)
1.韩国 4776752 21.73
2.日本 3977479 6.18
3.俄罗斯 3003867 2
4.90
4.美国 1901221 11.16
5.马来西亚 1061965 1
6.64
6.新加坡 922021 11.37
7.菲律宾 833009 18.30
8.蒙古 681952 8.04
9.泰国 611615 3.32
10.澳大利607364 12.88
亚
11.英国 605094 9.50
12.加拿大 577220 15.52
13.德国 556663 11.21
14.印尼 477109 10.18
15.法国 463392 15.22
16.印度 462450 14.16
由表格可知,近年来,韩国来华游客持续猛增的态势说明,韩国来华旅游市场的迅速成长具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背景,其动力之强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2003年,韩国来华游客达到156.1万人次,在韩国出境游目的地前4名中超过日本、泰国、美国居第一位。
随后又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其中2004年来华游客达233.4万人次,占出境总人数的26.5%,净增近80万人次;2005年达到354.53
万人次,同比增长51.9%,净增121.13万人次。
来华游市场继续压倒日本,在前4大出境游市场中居第一位。
在韩国出境游客当中每三、四位就有一位是去中国的。
这样的旅游市场扩张速度和旅游目的地集中度在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2007年韩国来华旅游人数为477.6752万人,同比增长了21.73%。
日韩旅游市场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韩国经济正在复苏和稳定增长,政府出台“奖励健康的消费行为”政策;二是中韩航线运力随市场的变化不断增加。
目前,中韩间有9条航线,从中国国内12个城市飞韩国3个城市,每周航班近300架次,比2001年增加了120,。
面对日韩旅游国市场巨大的客流潜力和快速的发展势头,国家旅游局针对日本市场提出,要深度开发中老年市场、大力开发女青年市场、积极开发修学游市场;针对韩国市场提出,将工作重点放在旅游环境优化与接待条件改善两个方面,组织参加韩国国际旅游展览,邀请接待旅行商和记者来华踩线、采访,积极推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在我国前16位客源国中,亚洲国家共9个,欧洲国家4个,美洲国家2个,大洋洲为澳大利亚1个。
图1:2007年16大客源国来华旅游人数(万人)及增长情况(%)
图2:16个客源国2007年同比增长率图表(国家排列顺序如图1所示)
根据图1、2可知,韩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客源国优势比较明显,为我国主要的客源国国家。
并且韩国和俄罗斯的增长势头很高,这两个市场还有很大潜力。
对于欧洲市场而言,除排在第三位的俄罗斯以外,其他三个欧洲国家排名都在10名以后,分别为第11位、13位、15位。
虽然欧洲市场现阶段来华旅游人数并不占优势,可通过图2可以清晰看到,这三个国家同比增长率还是处于中上位置,发展潜力很大。
我国旅游市场能否抓住欧洲市场关键要看我国对待欧洲市场的营销手段和旅游宣传上,古老的东方国家对于欧洲人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另外,尤其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之后,中国将会成为欧洲人休闲度假以及商务旅游的最佳选择。
表2:2007年1至12月入境外国人旅游人数(按年龄分) 国别合计年龄
14岁以下15 至24岁 25至44岁4 5至64岁 65岁以上
1.韩国 4776752 244711 339327 1995951 1888640 308123
2.日本 3977479 96385 152057 1601828 1734368 392841
3.俄罗斯 3003867 122403 510874 1390264 913926 66400
4.美国 1901221 124774 123826 599408 862288 190925
5.马来西亚 1061965 49061 63467 511795 370202 67440
6.新加坡 922021 53122 50959 387426 372441 58073
7.菲律宾 833009 19336 55365 538212 205775 14321
8.蒙古 681952 19824 88021 424603 143381 6123
9.泰国 611615 23036 41133 289913 218229 39304
10.澳大利607364 40635 38302 236657 249108 42662
亚
11.英国 605094 21613 37474 258468 247716 39823
12.加拿大 577220 48122 39541 220525 223797 45235
13.德国 556663 15745 27111 258038 214929 40840
14.印尼 477109 20823 45512 238414 144315 28045
15.法国 463392 20916 34538 211055 165401 31482
16.印度 462450 12673 45498 282055 111798 10426
以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中远距离客源国入境游客年龄为例,如图3:
亚洲地区是离我国较近的国家,在此我们暂不考虑近距离的亚洲市场,从中远较发达国家来分析我国客源国入境旅游者年龄概况。
图3可见,无论哪个大洲,来我国旅游主要为25至64岁的旅游者,所以来中国进行修学旅游的并不多见,旅游者来中国主要为参观游览名胜古迹和感受中国古老文化。
年轻的旅游者更愿意把目光投放到发达的欧洲国家进行修学旅游或者是商务旅游,其次就是我国的对外市场营销宣传还不够彻底,没有抓住国外年轻人的心,缺乏值得关注或能引起年轻人兴趣和热情的旅游吸引物。
除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关于老年人的“银发旅游”日渐火爆,老年人都有传统的思想,喜欢怀旧,不善于一些惊
险刺激的新奇旅游项目,因此对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我国,就更应该根据此诉求点,开发“银发一族”休闲旅游项目,以休闲度假及养生为主,吸引老年人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表3:2007年1至12月入境外国人旅游人数(按性别分) 国别合计性别
男性女性
1.韩国 4776752 3072384 170436
8
2.日本 3977479 2994748982731
3.俄罗斯 3003867 1223000178086
7
4.美国 1901221 1232930668291
5.马来西亚 1061965 633785 428180
6.新加坡 922021 573122 348899
7.菲律宾 833009 567771 265238
8.蒙古 681952 315 274 366678
9.泰国 611615 291452 320163
10.澳大利607364 375932 231432
亚
11.英国 605094 423533 181561
12.加拿大 577220 343957 233263
13.德国 556663 403639 153024
14.印尼 477109 244018 233091
15.法国 463392 302851 160541
16.印度 462450 392698 69752
通过表3由数据对比得出,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男性来华旅游人数明显
高于女性,例如2007年美国男性来华人数为123.93万人,女性则为66.8291,仅
为男性人数的50%。
相反,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地区,例如,印度、泰国、蒙古等
亚洲国家的女性来华旅游人数则高于男性。
针对欧洲市场来华旅游人数,西欧国家男性来华旅游人数为女性的三倍左右。
俄罗斯为东欧国家,且经济不及英、德、法等国家,所以暂不呈现这一特性。
例如: 图4:2007年欧洲市场来华入境人数男女比例(单位:人)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2007年来华旅游人数以亚洲旅游人数为主,欧
洲市场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并且经济发达国家旅华增长趋势明显,必将给我国带来
旅游外汇收入的增加,经过男女旅游者人数的对比,发达国家的女性市场也是我国
旅游开发的一个有利契机。
如何能够吸引这部分游客,挖掘更有潜力的欧洲市场和
美洲市场,我将会根据以下(表4)简要分析。
表4:2007年1至12月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
目的
国别合计会议/商务观光休闲探亲访友服务员工其他
日本 JAPAN 3 977 479 991 125 1 728 480 35 073 150 343 1 072 458
韩国 KOREA 4 776 752 1 572 061 2 508 168 7 278 334 571 354 674
蒙古 MONGOLIA 681 952 36 119 40 414 301 33 838 571 280
菲律宾 PHILIPPINES 833 009 68 918 324 455 1 155 381 409 57 072
泰国 THAILAND 611 615 33 566 491 005 470 61 561 25 013
新加坡 SINGAPORE 922 021 140 421 444 986 25 300 54 150 257 164
印尼 INDONESIA 477 109 25 298 366 133 595 60 969 24 114
马来西亚 MALAYSIA 1 061 965 238 400 716 962 718 51 117 54 768
印度 INDIA 462 450 176 445 148 129 650 76 331 60 895
美国 U.S.A 1 901 221 603 592 1 061 847 1 821 79 237 154 724
加拿大 CANADA 577 220 139 333 351 640 664 20 197 65 386
英国 U.K. 605 094 241 228 272 444 533 30 225 60 664
德国 GERMANY 556 663 224 010 230 502 512 43 890 57 749
法国 FRANCE 463 392 128 405 254 824 637 27 045 52 481
俄罗斯 RUSSIA 3 003 867 694 578 1 919 613 151 319 655 69 870
澳大利亚 AUSTRALIA 607 364 164 316 362 570 629 31 548 48 301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国家的旅游者来华的最主要目的都是以观光休闲为主,其次为会议或商务目的,只有少数一些近邻国家是为了探亲访友来华旅游。
对于欧美市场的旅游者来说,他们来华的主要目的就是观光休闲。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安良好,环境保护已得到全体社会的共同重视,而且经常举办一些特色主题活动,旅游文化年等等,这些都是吸引欧美游客的重要因素。
图表也可以反映出,我国对于商务会议旅游还存在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积极筹备各种世界性的科博会、世博会等,都将成为2008年乃至以后的旅游增长点。
综上所述,2007年我国16大旅游入境客源国来华人数都持平稳中逐步加快的增长趋势,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之后,我国旅游业将会出现更加积极地良好增长,是我国旅游业稳中有增、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