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基础设施渗漏防治与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西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聚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劈裂、流动、胶结及固化机理
高聚物在道路结构层间扩散
33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高聚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劈裂、流动、胶结及固化机理
高聚物在管道与土体界面流动、胶结、固化
34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高聚物防渗墙完好




混物凝土防渗墙开土裂






理论分析:高聚物防渗墙最大 拉应力约振为动混台凝试土验防渗墙的1/7
40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工程应用
(1)黄河堤防基础防渗
在堤防基础构建高聚物柔性 防渗墙,防止跨堤建筑物施 工造成的渗流破坏 (传统方法受场地限制无法 实施)
临河地面高程95.11m
∂ ( ρb) + ∂ ( ρbν x ) + ∂ ( ρbν y ) = 0
∂t
∂x
∂y
膨胀压力方程:∫ ∫ ∫ CV
∂Ni ∂x
K vx i
∂N j ∂x
pj
+
∂Ni ∂y
K vy i
∂N j ∂y
pj
dV
=
CV
∂Ni ∂x
vˆxi
+
∂Ni ∂y
vˆyi
dV
+
α 1+αt
CV NidV
移动界面追踪方程: ϕt + F (∇ϕ, x) ∇ϕ = 0
1998年洪水长江沿线发生险情 2016年7月1日,武汉市 2008年山西襄汾尾矿坝溃决, 6000余处,其中渗漏、管涌险 新洲区举水河西圩院发 281人遇难 情4000余处,九江干堤溃决 生溃口,口门70多米
5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渗漏涌水对隧道、地铁、基坑等工程危害极大
隧道漏水 ( 2014年7月,杭瑞2、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
重点研究发泡非水反应高聚物 发现普通非水反应高聚物:在有水环境下耐久性差
(强度及韧性明显降低,体积收缩)
通过多学科团队联合攻关,改性预聚体亲水组份 研制不受水影响的新型防渗修复材料
A
B
发泡高聚物
29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2、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
高分子聚合物
36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高聚物流动填充扩散模型和现场试验方法 (理论 试验)
高聚物流动填充理论模拟
高聚物流动填充现场试验
37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1、高聚物柔性防渗墙技术及装备
垂直防渗一直是岩土与坝工界的公认难题 土~多孔材料;水~无孔不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全面防渗
21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另一方面,地下基础工程设施建设方兴未艾。
Ø 山区隧道 Ø 跨江越海水下隧道 Ø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Ø 岛礁地下空间开发
22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川藏铁路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条“天路”。全线运 营长度1838km,新建正线长度1738km,桥隧总长1413km, 占线路全长的81%,工程投资预估算约2166亿元。
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灾变机理(水土耦合作用、淘蚀、隔振) 探测检测、预警预报、修复加固、应急处治 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装备
26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研究进展
1、防渗修复支护材料(非水反应) 2、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3、隐蔽病害诊治技术(无损检测+非开挖修复) 4、地下空间开发(防渗、抗震)
2063年堤顶高程106.52m
现状堤顶高程105.79m
14.91
2.62
淤背区地面高程101.19m
黄河大堤
背河地面高程93.69m
高聚物防渗墙
4.80
41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工程应用
(2)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得到推广应用
42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2、渗漏涌水快速治理复合注浆技术
涌水时常造成的灾害具有突发性 国内外关于涌水应急抢险技术匮乏 技术瓶颈:水反应材料容易被涌水冲散 典型实例:日本福岛核电站采用水反应材料封堵涌水失效
27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1、常用的防渗修复支护材料
国内外常用材料:水反应材料 原理:材料(必须)与水混合发生化学反应
水泥类材料: 常用的材料,抢险抢修时效性差 水反应高聚物:遇水反应、膨胀,常用于堵漏
难以封堵涌水或射流
针对水反应材料应急抢险方面存在的不足 提出基于非水反应材料的防渗加固支护技术理念 ——材料不需要水参与反应
2016年8月1日,郑州市中原路供水干管爆裂 路面塌陷600多m2,三名路人坠落,1人遇难 附近2万余居民生活用水中断
17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2018年10月7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东环南路 103号人行道路面塌陷,四人遇难 塌陷地面下布设有多种管线和排水涵洞
18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流动模型 现场试验 工法装备 成套技术
39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1、高聚物柔性防渗墙技术及装备
技术特点与优势(与水泥混凝土防渗墙比较)
Ø 扰 动 小:静力压入 Ø 抗震抗裂:与土体协调变形 Ø 施工便捷:设备宽度2.4m Ø 造 价 低:节省工期和造价30%以上
Ø 适用范围:堤防、土坝、尾矿坝、 截污坝及基坑造墙深度不超过30m
唐隧道)
隧道涌水
隧道涌水
地铁漏水
6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渗漏涌水对隧道、地铁、基坑等工程危害极大
基坑渗漏
基坑涌水涌砂
基坑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失效
基坑渗漏坍塌
7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渗漏涌水生态环境危害极大
8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每年有数千公里高速公路进行大中修 水损害是导致路面过早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开挖维修浪费资金资源,影响交通和环境
l 基础工程设施防护修复:防渗、堵涌、 填充脱空、顶升沉降
l 地下空间开发:基坑支护、地下空间结构
31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高聚物在不同介质中的劈裂、流动、胶结及固化机理
高聚物在土体中呈片状劈裂扩散
32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污水处理量逐年递增 污染物处理量变化不大 污水从何而来?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每年污水处理量与
污染物处理量对比
14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城市道路坍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安全
北京: 2007年54起 、2008年94起、2009年129起 哈尔滨:2012年9天7塌 深圳: 2013年5月20日路面坍塌造成5人死亡 郑州: 2014年西三环18塌 兰州: 2015年8月西站十字附近路面7天7塌 石家庄:2016年4月石家庄火车站附近道路塌陷 南通: 2017年6月江淮路塌陷200平方米,最深达10米 上海: 2018年9月云岭西路路面塌陷 ……
非水反应高聚物在土体中的片状扩散模型
粘结区长度:
注浆孔
裂缝开度 已扩展裂缝端 理论缝端尖端
浆液
浆液压力
浆液充满裂缝
粘结区裂缝尖端 裂缝扩张区
(破坏粘结区) (未破坏粘结区)
35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高聚物流动填充扩散模型和现场试验方法 (理论 试验)
流动连续方程:
23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渤海湾海底隧道全长123km,这一跨度也将使得渤海海 峡跨海通道远超日本青函海底隧道(约54km)、英吉利海 峡海底隧道(约51km),将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
24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年均增速达 到20%以上(据城建部)。
现行防渗技术:采用水泥类材料和挖槽、搅拌等方法
扰动破坏较大,难以实施(场地及经费受限)
水泥混凝土连续墙技术(意大利)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美国) 38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开发静力压槽、提升注浆、套孔联接施工工艺
技术难题:精密配比、高压注射(最大注浆压力17MPa)、 压槽注浆同步施工(墙体厚度约2cm)
沉降路基开挖修复
沉降路基加固
沉降路基返工
返修路段停运
11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2016年全国共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 主要病害:渗漏、开裂、错位
渗漏
开裂
错位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地下管道渗漏问题突出,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供水管道漏失率超过20%,每年漏失量超过100亿m3
我国与发达国家管网漏失率对比 13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地下管道渗漏问题突出,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排水管道渗漏:全国295座地级以上城市,216座存在黑臭水体 排水管道入渗: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
污水处理量基本一致 污染物处理量变化巨大 污染物都去哪了?
南方某污水处理厂每月污水处理量与 污染物处理量对比
44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2、渗漏涌水快速治理复合注浆技术
膜袋注浆快速封堵管涌
45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水引发的工程病害诊治及除险加固
(1)某输水工程 主渠道防渗抢险
工程难题:
主渠道穿过多个城市、多条河流, 高填方堤段多
应用该成果:
Ø 施工中:穿堤结构物渗漏防治 排除工程隐患
堤坝大坝:江河湖海堤防27.68万公里,水库9.77万座 隧道地铁:公路隧道1075.67万米,地铁3884公里 道面工程:高速公路13.6万公里,高铁2.5万公里
机场229个 桥 梁:公路桥梁80.53万座 地下管道:供水、排水、供热、燃气四类管线长度超过200
万公里
3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15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城市道路坍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安全
某城市中心城区雨污水管网总长度2180公里 2015年以来检测444公里
Ø 中心区老旧污水管道三级以上严重结构性病害超过4% Ø 平均每公里发现功能性缺陷8.7处
管道脱节
管道破裂
管道腐蚀
16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十三五”期间,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地面空间的重要 补充,建设发展需求旺盛,推动城市建设向地下发展是城 镇化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需求。
25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水引发的工程灾害防治
共性问题:涉及多种基础工程设施全寿命安全维护 影响重大:严重影响国民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 亟待解决:随着工程规模及服役年限增加日益严峻
美国地下管道灾变导致爆管、路面塌陷等安全事故
19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2016年5月26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地下给水管道爆裂 路面塌陷长度达183m,数十辆汽车陷入水中
20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2016年11月8日,日本福冈县JR博德车站前道路发生 塌陷,在补好路面17天后,路面再度塌陷。
地下基础设施水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与“工程医院”平台建设
主要内容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四、隐蔽病害诊治技术 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防水支护技术 六、工程医院建设进展
2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我国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发展迅速,规模巨大 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唧泥翻浆是沥青路面顽疾
开挖修补
脱空唧泥导致水泥路面断板
开挖重铺
9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机场达到206个,计划未来五年新建66个 主要病害和安全隐患:脱空、开裂、沉陷 修复困难
断裂 开挖维修
沉陷
开挖换板
10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高铁运营里程达2.3万公里,占全世界60%以上 路基沉降是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面临的主要 难题之一
水反应类 非水反应类
亲水型
疏水型 双组份发泡体
双组份弹性体
开孔材料 闭孔材料
水敏感型 水不敏感型
30
水敏感型
水不敏感型
30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2、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
Ø 环保: 对环境无污染 Ø 耐久: 地下工程无紫外线条件下抗老化性能优良 Ø 早强: 反应时间数分钟→数秒 Ø 适应性强:强度和密度可调;现场有水或无水
发2 电号 机机 车 间
地面
注入高分子 聚合物
沟渠
竖井裂缝处
43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2、渗漏涌水快速治理复合注浆技术
基于非水反应高聚物在水中反应与膨胀扩散特性 提出高聚物水下注浆、膜袋注浆及其复合注浆方法
主要难题:高聚物封闭域反压复合注浆技术 技术特点:膜袋膨胀形成“栓塞”快速封堵涌水,高效、经济
基础工程设施安全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水引发的工程灾害问题十分突出
基础工程设施主要安全风险源:
Ø 结构质量缺陷与性能劣化 Ø 使用条件和环境
• 荷载 • 地质环境条件(破碎带、地下水等) • 自然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Ø 人为因素
4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堤防、土坝、尾矿坝数量众多,渗漏隐患普遍存在 决堤、溃坝事故多发,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