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1)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1)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组是()
A.阴蔽臆断栩栩如生心惊胆颤
B.驿站研丽心灰意冷揠苗助长
C.愚蠢陨落言简意赅养精蓄锐
D.吆喝庸绿泱泱不乐义愤填膺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阴蔽-荫蔽;B.研丽-妍丽;C.正确;D.庸绿-庸碌、泱泱不乐-怏怏不乐。

据此,答案为C。

2.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B.水天一色C.凝重典雅D.气宇轩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奇险灵秀”指山势险峻,景色秀丽,运用正确。

B“水天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运用正确。

C“凝重典雅”形容端庄;庄重。

运用正确。

D“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这里形容建筑物,用错对象。

二、名句名篇默写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行路难(其一)》中表达其凌云壮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答案】(1)赢得生前身后名(2)会挽雕弓如满月(3)醉翁之意不在酒(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详解】
(1)(2)(3)(5)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
“赢”“满”“醉”“赋”“柯”等字的书写;(4)属理解型默写题。

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

解答此类题容易出的错误有:对相应诗文缺乏理解;对相应诗文记忆不准确;没有注意相关细节。

本题书写中要注意“长”“沧”等字的正确写法。

三、现代文阅读
4.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

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慢下来”首先要有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

在相当意义上说
.......,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

在人生的征途上,,如果没有耐心,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

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

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
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专注工作,还要有耐心。

在相当意义上说
.......,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有无耐心。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

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

《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

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

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

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⑤耐心成就意志之美。

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

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

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

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

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

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

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耐心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一种修养。

B.第③段中两次写到“在相当意义上说”,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

C.第④、③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思路也相同。

D.最后一段给出了修炼耐心的方法,是对前面论述的进一步深化。

2.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3.简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胜利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像山间小径一样,这条路有时先折回来,然后伸向前去;像山间小径一样,走这条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

——尼克松
材料二:人的全部本领不过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

——巴尔扎克
【答案】1.C
2.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3.首先列举生活现象引出论题“耐心”:阐释“耐心”的内涵和影响然后从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指出修炼养成耐心的方法,点明中心论点。

4.材料一第5段.这则材料突出胜利的道路曲折,需要耐心和毅力,突出了意志品质的重要,可放在“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这分论点后,顺承引出“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的论述。

材料二:第③段、这则材料突出人的本领需要耐心和时间,与第③段雕塑大师的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专注做事这一事实一致,是对“耐心成就成功之美的阐释、可作为本段论据。

【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然后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BD三项正确。

C项错误,因为第④、③段都首先运用举例论证,然后道理论证。

第④段都首先运用道理论证,然后举例论证。

所以论证思路不相同。

2.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

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

结合“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

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

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

如此,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得出: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3.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

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作为连接词。

叙述思路即可。

如:首先列举生活现象引出论题“耐心”,阐释“耐心”的内涵和影响然后从③段耐心成就成功之美,④段耐心成就过程之美,⑤耐心成就意志之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指出修炼养成耐心的方法,点明中心论点。

4.结合和材料内容分析中心,然后结合“耐心成就成功之美,段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等三方面,印证即可。

材料一,这则材料突出胜利的道路曲折,需要耐心和毅力,突出了意志品质的重要,
可放在“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这分论点后。

材料二:这则材料突出人的本领需要耐心和时间,与第③段雕塑大师的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专注做事这一事实一致,是对“耐心成就成功之美的阐释、可作为本段论据。

5.阅读李世民的《幸福倒计时》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搅拌机像一个巨大的蜗牛突突啦啦旋转着,民工三元认真而自然地扳动着离合器,把黏糊糊混凝土倒在了伙伴们的小车里。

②三元已经彻底地喜欢上了这个巨大的蜗牛一样的搅拌机,尽管搅拌机的声音尖厉刺耳,尽管搅拌机还常常会把星星点点的灰浆喷溅到三元黑红色的脸膛儿和敞开衣扣的肚皮上,三元还是觉得,搅拌机就像自家喂熟的大黄牛一样听话,让它吃料它就吃料,让它旋转它就旋转,让它停下它就停下。

③每天上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比伙伴们早到一会儿,看看搅拌机的线路是不是有问题,给轴承和齿轮加些油什么的;每天下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晚走一会儿,冲刷一下搅拌机的里里外外,或者是紧一紧螺丝。

三元越发觉得,搅拌机就是自家喂养的那头牛,你只要好好侍候它,它就听你的使唤,卖力地干活。

④搅拌机的左侧,有一根柳木柱子。

说它是柱子,其实是不对的,春天工地开工的时候,大家安装搅拌机,随意插了一根柳木,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柳木的梢头居然抽出了几根枝条,生出了翠绿的嫩芽来,应该算是一棵柳树了吧。

柳木上挂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着一行醒目的字:工程离竣工还有120天,在黑板的最下面,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30天。

这行小字,除了三元之外,工地上其他人可能都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也看不清楚。

这是三元的秘密,也是三元无法掩饰的幸福,看着这行字,三元常常会无端地发出嘿嘿的笑声,他觉得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像一根根火柴,一次又一次地擦亮了自己的眼睛,映红了自己的脸膛,这样的时候,三元的心里也会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

⑤三元的对象叫柳琴,是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媒人介绍的。

有时候,三元使劲地想柳琴的模样,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实,这也不是三元的错,三元和柳琴,总共才见了三次面,头一回,是三元和柳琴相亲,第一眼,三元就相中了柳琴,他觉得柳琴好看,越是好看,三元越是不敢多看,好看在哪里,三元也说不上来。

第二回,三元去柳琴家送彩礼,带去了一台大彩电,和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记得当时柳琴说,这么多衣服,啥时候才穿得完啊,三元直搓手,不知道说啥好。

第三回,三元来城里打工,柳琴送他去车站,那天是正月十六,天冷得厉害,柳琴的手冻得通红,有几回,三元都想拉住柳琴的手,这样一是给她暖暖手,二就是两人牵牵手。

三元只是这样想,却没有拉住柳琴的手,现在三元想起来多后悔呀,他真的想不出拉住柳琴的手是什么样的滋味,他想等结婚以后,天天都要拉住柳琴的手……
⑥工地的对面有一个超市,休息的时候,三元常到里面看,三元看中了超市里的一条毛巾被,粉红色,带点暗花,上面有鸳鸯戏水的图案。

三元不止一次地看那条毛巾被,他想柳琴一定会喜欢的,想着想着,三元的脸就红了。

三元还想,城里的东西就是好,城里的东西也很贵,一条毛巾被二百多块钱,顶两只山羊呢,顶好几袋玉米呢。

但是,三元还是拿定了主意,等到回家结婚那一天,一定要带回这条毛巾被。

⑦工地上,每天都要用一袋又一袋的水泥,这些水泥,是三元一袋又一袋从仓库搬到搅拌机前的,用过了水泥,三元就把一条又一条的水泥袋收藏起来,隔上三五天,就有收废品的小贩上门收一次,三元计
算着,到了临走的时候,卖水泥袋的钱差不多也能买一条毛巾被了。

黑板下方的数字在三元的期盼中一天比一天变小了,三元结婚的日子也来临了。

⑧那天,三元怀揣着水泥袋换来的二百块钱,一阵风催着一阵雨地朝对面的超市赶去,就要推开超市的玻璃门时,三元禁不住回头望了一眼,三元看见,搅拌机还在像蜗牛一样旋转着,伙伴们还像过年一样装着石子推着沙子;三元听见,搅拌机还呼呼啦啦地响着,伙伴们还嘿嘿呀呀地喊着号子……从超市走出来的时候,三元左手拎着一只烧鸡两只板鸭三条炸鱼,右手拎着四瓶高梁酒。

其实三元是在看到超市门前那个巨大的酒瓶才改变主意的,三元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一样涨红了脸,他在想,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请兄弟们喝杯酒呢?
⑨那天晚上,高梁酒的香味在整个工地上A(飘扬荡漾)着,伙伴们呼天喊地的猜拳声也响彻了整个工地,大家都说喜酒不醉人,实际上大家都喝醉了。

喝醉了伙伴们话就B(稠多)了,有人问三元你媳妇好看不好看,三元说好看,有人说三元你媳妇好看带过来让大伙也看看呀,三元说这回俺请了半个月的假,结婚后,就把媳妇带到工地上来,让大家好好地看两天……
⑩第二天,三元在伙伴们的簇拥下乘上了火车。

三元还不知道,自己的行李包里,多了一条粉红色暗花的毛巾被;三元更不知道,工地上黑板下面的那行小字,此刻变成了醒目的大字:离三元回工地还有15天。

1.结合小说内容,分析“三元”的思想性格。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第⑨段中空格处应选择的词语是:A B 请从人物描写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3.小说的题目是“幸福倒计时”,请结合全文说说“幸福”有哪些含义。

4.小说多次写到“搅拌机”这一劳动工具,《<威尼斯商人>节选》多次提及“一磅肉”,它们各自有何作用?
本文:__________
《威尼斯商人》:__________
【答案】1.三元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感情纯真、丰富,做事细心、认真的农民工形象。

四点即可,要适当围绕情节分析。

2.(1)荡漾稠
(2)心理描写、比喻。

这句话通过对三元的心理描写,将黑板自己标的数字比作一根根燃烧着的火柴;将三元此时的心情比作涨潮的海水。

表现了随着婚期的临近主人公迫切、激动、幸福的感情。

3.“幸福”既包含着三元结婚日期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也包含着工友对三元返回到工地的期盼。

4.本文:①在小说中起到线索作用,三元的劳动和生活情景始终围绕着“搅拌机”来组织。

②“搅拌机”是三元在工地上的主要劳动工具,通过它可以真实地描绘三元的劳动生活;③ “搅拌机”听使唤、卖力干活恰是三元性格特征的写照;④“搅拌机”是三元这位农民工的象征。

威尼斯商人:①一磅肉是节选部分的冲突焦点,围绕要不要割肉展开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②一磅肉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物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弘扬了人文主义理想。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每天上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比伙伴们早到一会儿,看看搅拌机的线路是不是有问题,给轴承和齿轮加些油什么的;每天下班的时候,三元总是晚走一会儿,冲刷一下搅拌机的里里外外,或者是紧一紧螺丝”可以看出三元勤劳,细心认真;“在黑板的最下面,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30天”,“他想等结婚以后,天天都要拉住柳琴的手……”,“他想柳琴一定会喜欢的”可以看出他感情纯真,丰富;“三元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一样涨红了脸,他在想,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请兄弟们喝杯酒呢?”体现了他的善良。

据此理解作答。

2.(1)“飘扬”的意思是“在空中随风摆动”,“荡漾”意思是“一起一伏地动”。

据此确定A处应填“荡漾”。

“稠”的意思是“多而密”,“多”的意思是“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

据此B处应为“稠”。

(2)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

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他觉得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像一根根火柴,一次又一次地擦亮了自己的眼睛,映红了自己的脸膛,这样的时候,三元的心里也会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

”运用了比喻和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婚期临近时三元激动、幸福的心情。

据此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题目的含义。

题目的含义通常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幸福倒计时”第一层含义“在黑板的最下面,还有一行用粉笔写的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30天”指的是三元的婚期来临的幸福;第二层含义“离三元回工地还有15天”,写工友们对三元回工地的期待。

据此作答。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名著的知识积累。

本文中的“搅拌机”贯穿文章,使文章的线索,搅拌机的精神也是三元的精神的一个映射,突出了三元的勤劳、踏实。

《威尼斯商人》中“一磅肉”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通过它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据此理解作答。

6.“微信控”们请抬抬头
①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是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像一块吸引力巨大的免费蛋糕,吸引了众多的勤劳的“低头族”。

控,出自日语“コン(kon)”,取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指极度喜欢某样东西的人。

“微信控”,就是有微信情结的人。

②微信作为一种网络社交工具,刚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手机上安装的微信,可以做到及时沟通、聊天、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

每天到“朋友圈”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亲朋好友的资讯,还能看到各种信息,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它更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生存的需要获得满足时,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而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都是较高层次的需求。

“微信控”正是通过“晒”来让朋友们找到谈资、了解近况,得到朋友认同和关注来满足这些高层次需求。

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过度依赖微信,每天沉迷于“刷朋友圈”“狂点赞”,熬夜玩微信,甚至一天不玩微信就会出现烦躁、空虚等反应。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能力,成为网络中的社交高手,现实社交的“低能儿”。

④另外,经常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对视力也会造成伤害。

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中
85%到90%是因为用眼过度。

近视的患者,绝大部分
....天天接触电子产品,而且每天玩半个小时以上。

眼睛的泪膜层遭到破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干眼症。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还会出现颈椎椎间盘突出、后颈部肌筋膜炎等病症,导致颈后部肌肉和韧带牵拉劳损。

⑤如何才能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呢?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网络工具之所以被研发出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类,而不是用来控制人类;其次,应强制自己合理有度地使用网络工具,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周围人的面对面交流上;另外,加强体育锻炼也可帮助减弱“微信控”。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微信控”有哪些危害?
3.第④段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近期,姐姐成了“微信控”,“晒”“刷”不断。

她说:“手头工作不忙的时候就会拿出手机浏览一下微信,如果不看一眼,总觉得少点什么。

”请你运用上文中的知识,分析导致姐姐如此现状的心理原因,并写一段话劝劝她降低对微信的依赖度。

【答案】1.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微信强大的吸引力,它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①削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②伤害视力。

3.不能,“绝大部分”表示范围,说明不是所有的近视患者都天天接触电子产品;如果去掉,则变成所有的近视患者都天天接触电子产品,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原因:①希望用微信满足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②找到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

示例:姐姐,微信是很方便、快捷,但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快乐是微信永远无法给予的,让我们一起放下手机,走进自然,走进人群,感受真正的生活乐趣吧!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说明文的开篇一般有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兴趣)的作用,学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里先用举例子、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微信深受人们喜欢;然后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什么是“控”,什么是“微信控”。

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微信强大的吸引力,它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如文章第④段出现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字直观地写出了过度依赖微信的危害之大,“85%到90%”说明微信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视力。

3.试题分析: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答题方法:(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如不符合实际情况等。

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减弱”表示程度降低,而“消除”是使这种症状不存在。

4.试题分析:这是对说明文筛选文中信息的考查。

阅读科技说明文文本,因其文体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特
点,学生应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如可从希望用微信满足心理需求的角度,从找到归属感、认同和自我实现的角度作答。

四、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在文中指“_________”与“_________”,这两种人的特点,用第③段的词语概括就是“_________”与“_________”
【答案】1.宋范仲淹
2.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或沉或浮(欢快无比)
3.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以物喜以己悲
【解析】
【分析】
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范仲淹有关的文学常识。

范仲淹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集”:鸟停留在树上,停歇。

“鳞”:鱼。

3.考查对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的情感可提取“感极而悲者”“其喜洋洋者”作为答案。

而这两种人的特点,提取用第3段的词语“以物喜”和“以己悲”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