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空间设计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建筑空间设计之我见
一、住宅设计的总体要求
现代社会主张“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师需要从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认真的观察总结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将对现代人的体贴融入到设计构思中。

科学组织套型模式,让住宅的空间可以灵活变化同时具有高适应性,最大限度的使住宅空间得到利用。

其实套型模式有再次划分室内空间的功能,充分得当的利用好各部分的功能,创新住宅的造型。

对现有住宅建设体制进行改革,规定建筑与其设备和部件尺寸统一、部件的链接与空间协调等,使住宅能够系列化、产业化并具有标准性。

综合考虑气候、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施工特色,遵循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保证建筑安全为基础,进行节能、节地及节材设计。

对新型高效复合保温隔热墙体、屋面的使用大力推广,以增强围护结构密闭性及住宅热效率;对太阳能、地热(冷)等积极研发,以降低住宅能耗,对热环境进行改善,增强舒适性;对厨卫进行节能设计,明确功能分区(动与静、公与私等),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住质量,努力建设一个干净、文明、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生活环境。

二、住宅空间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在处理平面与立体交叉空间、闹静空间、食寝空间、卧室私密性等矛盾的基础上创造安全卫生、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室内空间如起居室、餐厅、晒台、卫生间、厨房带凉台、杂物储藏间等闹区是住宅核心部位,它关系到住宅的层次性和使用效果。

2、要充分利用光、风等天然能源,合理设计空间布局,使住宅更好的自然采光以及通风。

比如在南面的设计以起居室、卧室和书房为主,手法可以借鉴传统方法,合理安排空间,增加穿堂风,将主卧室的内部空间合理扩大,增加卫生间、衣橱间、工作以及梳妆台灯,在空间足够的住宅中,还可以设计室内花园,增加住宅的娱乐功能,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采光以及通风,还可以彰显居住者的身份和素养,尤其是“园中园”的设计提高了室内绿化率,更加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

3、作品具有美感是所有建筑师的追求,其采用的设计手法多样,不仅有瘦、透、挑、叠等传统手法,还由传统演变而来的放、移、收等现代手法;作品也造
型各异,有稳如宝塔者,亦有险如蘑菇或树枝者,但是无论如何设计都必须以建筑设计规范为准则。

4、对所设计作品的各方面与经济要求的矛盾联系等都要认真合理处理,如消防疏散、安全、如何排放设计管道、栏杆的安全防护、住宅的防水性、隔热保温性以及施工造价等都要综合考虑认真对待。

5、对建筑物的抗震性、防震性都要十分重视,对结构的承重、安全以及整体的钢性都要认真对待采取各项措施予以保障。

换言之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求建筑达到最佳的安全性、合理性即美观性。

三、当前住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1.厨卫不协调: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洗衣机和冰箱等大件物,导致空间较小,无法固定摆放大件物,此外排污、气等高效设施未设计到,造成了很大居室污染。

2.卧室起居室不合理:在设计卧室和起居室的大小方面不合理,导致二者功能混乱,阻碍了客厅直接采光。

此外设计贮藏空间时面积设计过小,破坏了空间的整体性和舒适性。

3.无障碍设计考虑不周到:设计住宅时未考虑到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的不便之处,使得此类人士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

四、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健康性要求
1、舒适性要求
住宅空间的舒适性要求是生理健康在设计中的主要体现,具体指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并给予适当的尺度以及合适的附属空间。

空间功能包括公与私、洁与污、动与静等内容,对空间功能区明确划分且合理组织,有利于减少彼此的干扰,提高私密性,使生活更为舒适,同时也使家庭成员的生理健康得到了保障。

2、安全性要求
作为住宅空间设计的基本心理要素之一,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一般性的安全防卫、抵御自然灾害、内部使用设备的安全性。

前两者为住宅设计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抗震、防雷等都在其内;后者包括燃气管道的位置、安装地的通风办法、配电以及电气的保护等。

住宅空间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坚固,如果未合理处理细节,就可能引发危险,其中细节包括楼梯的坡度、阳台栏杆高度等[3]。

五、住宅空间设计的创新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居空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对住宅进行选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空间的健康性和舒适度。

设计师在对住宅进行设计时,应当以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健康为出发点,综合利用各项有效手段和技术,努力创造出舒适、健康的良好居住环境供人们居住生活。

住宅设计的关键在于有机的融合现在与未来,使其统一,在满足人们现时性需要的同时,符合未来的发展要求,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

1、强调住宅“以人為核心”的设计理念,提倡住户参与精神
要有机的融合住宅建筑的支撑体(即其主体)以及填充体(即其中的设备产品等),使二者的连接能够较为便捷,此外可以利用统一协调模数,使开发的庄户产品能更为标准,并推动其向系列化和组合比方向的发展。

2、发展可变住宅
住宅是耐久性产品,设计师要努力保证其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内不被淘汰。

这就要求设计必须要超前,致力于住宅的潜伏设计、可改造性以及居住质量的提高。

其中所谓的超前是以国情和经济水平为基础的。

3、积极开发大开间住宅建筑体系
大开间住宅建筑体系的空间分室灵活,有利于居住者根据户型、人口以及自身需要对住宅进行设计、分区以及布局,使住宅不再呆板、更为个性化和立体化。

4、大力推广无障碍设计。

在住宅空间设计时,可以在适当的场所,以广坡道或者坡道来取代楼梯或台阶,适当增大住宅的入口的高度和宽度,并尽量保证地面平坦、无高差,不设置障碍物如门槛等,以方便轮椅通行和老人的行走。

在老人通行较多的场地,为扶手的安装预留出空间。

5、注意改善垃圾处理方式
可设置设计垃圾管道前室、也可在无公共人流的场地设置垃圾阳台或其他垃圾专用空间,创造干净的居住环境;如果有条件,可以不设垃圾道,用圾袋装,并积极与物业配合进行垃圾管理,分类、分级处理并定期定点收集,使其能够最大限度的回收再生。

六、结语
室内住宅空间的设计既是生活的设计,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由住宅质量的优劣好坏直接反映出来。

城市建筑以人居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基础和目标。

伴随着住宅建筑的速度逐渐加快,建筑设计的适用性理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应对其不断探索,进行创新,努力完善住宅功能,增强人们居住空间和环境的舒适度、健康性等,使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更加美好,并保证住宅建设能够稳步地健康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盖尔·伍德赛德,戴安娜·科库雷.环境、安全与健康工程[M].毛海峰等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52-153.
[2]赵冠谦.住宅空间的健康性[J].建筑学报,2004(10):5-6.
[3]陈喆.建筑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