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共18题;共52分)
1. (3分)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A . “皓月”是人造光源
B . “皓月”是自然光源
C . “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 . “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2. (2分)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3. (3分)下列说法中:①“坐井观天,所见甚少”隐含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②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像等大正立的虚像”;④“余音绕梁”指的是声音的回声现象,⑤老农卖西瓜时用手拍拍就知道好坏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以上物理知识解释()
A . ①②③④⑤都正确
B . ①③④⑤正确,②错误
C . 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
D . ①②③正确,④⑤错误
4. (3分) (2018八上·深圳期中) 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 1.5m,像变大
B . 2m,像变小
C . 4.4m,像不变
D . 3.6m,像不变
5. (3分)(2016·枣庄模拟) 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为10 m/s,乙车的速度为2 m/
C . 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 . 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 m
6. (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 . 人们把粮食推开在禾场上晒
B .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内
C . 喝开水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D . 天热时,狗伸长舌头散热
7. (3分)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
A . 浓雾的散去
B . 雾凇的形成
C . 雪人的消失
D . 樟脑球的变小
8. (3分) (2020·遵化模拟)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荫”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9. (3分) (2016八上·鄂城期中)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 海波在被加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会保持不变
B . 舞台上用千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白雾,是利用了干冰升华会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是因为肉中的水会结冰
D .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一个蒸发的过程
10. (3分)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了4m的距离,那么它在前2s内的运动速度是()
A . 0.5 m/s
B . 1 m/s
C . 1.5 m/s
D . 3.6 km/s
11. (3分)下列如图自然现象都是由物态变化形成的,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A . “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 . “美丽的云”是升华现象
C .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 . “神奇的雾淞”是凝固现象
12. (3分) (2011·苏州) 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 倒影在湖中的桥
B . 看上去水并不深
C . 小孔成像
D . 镜中的人像
13. (3分) (2018八上·长春月考)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用一支已甩过的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但中途都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三个人体温一定都是39.5℃
B . 乙和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C . 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一定都低于39.5℃
D .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14. (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 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C . 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D . 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汽化
15. (3分) (2015八上·安陆期末) 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A . 先汽化,后液化
B . 先液化,后汽化
C . 先凝固,后蒸发
D . 先凝固,后升华
16. (3分)下列运动形式中,是机械运动的是()
A . 骏马奔腾
B . 禾苗成长
C . 分子运动
D . 阳光普照
17. (3分)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 . 4:9
B . 9:4
C . 1:1
D . 2:3
18. (3分)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 镇江市六月份平均气温约为8℃
B .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C .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1min
D . 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kg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7题;共15分)
19. (4分)(2014·钦州) 常用液体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把体温计放到腋下或口腔中测量人的体温,读数时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20. (2分) (2017八上·广东月考)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
21. (2分) (2019八上·昌图期中) 甲、乙两辆汽车都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从图象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乙车通过的速度是________ m/s;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22. (1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α0°15°30°45°60°
反射角β0°15°30°45°60°
折射角γ0°11°22.1°35.4°40.9°
(1)在探究中,该同学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并搅匀,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熏了点烟雾,上面做法是为了________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 和________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 ,且折射角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3)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
23. (3分)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________.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________,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_,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4. (1分) (2016八上·文登期中) 我们在教室里从不同角度都能够看到讲台,这是因为射到讲台的光发生________的缘故;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位同学的眼睛,而该同学也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这个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
25. (2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A的________ (同侧/另一侧)。

(3)一边移动棋子B,眼睛一边透过玻璃板观察,当________ 便停止移动棋子B,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

(4)用刻度尺测量B到玻璃板的距离及________ ,进行比较。

三、作图与简答(1小题4分,2小题4分,共8分) (共3题;共6分)
26. (2分)小强同学点燃一只蜡烛,不小心蜡油溅到了手上,他被烫得大叫一声.后来他又发现蜡油在手上
凝固,手上还烫起了泡泡.请你帮忙解释小强的手被烫伤的原因.
27. (2分) (2018八上·扬州期末) 如图为一辆轿车的俯视示意图。

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

28. (2分)如图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经过P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2题;共14分)
29. (6.0分)(2018·宜昌) 小红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达到91℃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中,小红观察到沸腾前与沸腾时杯内都有气泡产生,如图丙、丁所示,图丁中气泡里的物质是________。

(2)从图象可以看出,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小红发现水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100℃,于是加大火力,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烧杯中水的质量为100g,前4分钟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

30. (8.0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________.(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如果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蜡烛A 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五、计算题(1小题4分,2小题6分,共10分) (共2题;共8分)
31. (4分) (2016八上·庆云期中) 一艘巡洋舰用70千米/小时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0千米的一艘战斗舰,巡洋舰追了210千米,恰好赶上战斗舰,求战斗舰的速度.
32. (4分) (2018八上·师宗月考) 沿同一平直路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A、B两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问:
(1) A、B两车从开始运动到5s内分别做什么运动?
(2) A车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3)当t=4s时,A、B两车相距多少m?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共18题;共5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7题;共15分)
19-1、
20-1、21-1、
22-1、
23-1、
24-1、
25-1、
三、作图与简答(1小题4分,2小题4分,共8分) (共3题;共6分) 26-1、
27-1、
28-1、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 (共2题;共14分)
29-1、
29-2、
29-3、
30-1、
30-2、
30-3、
30-4、
30-5、
五、计算题(1小题4分,2小题6分,共10分) (共2题;共8分)
31-1、
32-1、
32-2、
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