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电站安全文化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电站安全文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1-09-13T08:38:29.888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4期作者:谭军[导读]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谭军
国能大渡河猴子岩发电有限公司四川甘孜 626005
摘要: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全员安全文化素质,能够很好的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利用文化的力量,引导全体员工采取科学的方法从事安全生产活动,激发员工将安全视同为个人成就和集体荣誉,实现“本质安全”。

关键词:企业管理;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文化的起源及概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新常态,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抓手。

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首次提出了安全文化及其模式概念。

安全文化及其模式的提出源自美国1979年3月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及前苏联1986年4月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为了安全地利用核能,自两起事故后安全文化在核电站运行工作中得到大力的推广。

随后在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INSAG—4的报告中,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安全文化是一种社会的、大众的、开放的文化,在企业中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即企业要把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动力机制,建立起企业运行机制。

2安全文化在水电站管理中作用
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生产企业,在煤炭、石油、电力、化工、大型制造企业等行业中显得及其重要。

水电站受地理位置限制,往往处于偏远山区,员工远离城市,远离家人,工作环境较为枯燥,在生产和工作学习中思想情绪较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建设企业文化,尤其是安全文化的建设对于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都是可以控制的。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全员的具体工作中,通过培育员工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在企业内部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持续改善安全业绩、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标。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有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

当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因此需要用安全文化手段予以补充。

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

被管理者会因为自身因素会在缺乏管理监督的情况下,违章违规,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即当一个企业有330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任何一起事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每起事故的背后都是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安全文化建设和运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

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以减少人为事故。

3如何建设安全文化
3.1加强领导在水电站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领导在安全生产中负有重要的责任,一个企业、部门、班组的安全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责任意识、工作作风及管理水平。

各级领导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也是践行人,通过全体领导干部职工安全承诺活动、安全诚信公开制等强化思想意识。

同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严格执行安全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责任意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文化氛围。

3.2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培训。

积极发挥各类宣传媒介的作用,引导职工掌握安全知识。

利用班前班后会、培训班、知识竞赛、座谈会等,进行现场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和抗避险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培训,着力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在安全生产战线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转变守旧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及“我会安全”的根本性政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同时营造民主参与的企业氛围,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其智慧与才能,完善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增强职工意识和价值观念,员工一旦违背了安全生产标准、违规违章作业,应有耻辱感。

让安全理念在员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3强化“三铁”精神。

“三铁”精神即“铁面、铁手腕、铁心肠”。

“铁面”对安全,强化安全防范意识;“铁手腕”抓安全,规范管理基础;“铁心肠”保安全,落实安全责任制。

用严格的制度来管理、约束职工的行为,促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按规定要求干标准活,干放心活。

只有“铁”一般的纪律和要求才能建立有一支铁一样的队伍,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形成安全管理的高压态势,只有时刻的绷紧安全生产那根炫,事故才没有可乘之机,安全管理没有“情面”。

结束语
水电站安全管理是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规范作业行为,减少违章引发的事故,严格安全考核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促使员工自发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意识和行为规范,由内向外正向激励员工。

通过建设安全文化,营造“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舆论氛围,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水电站安全文化同时也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安全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员工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员工产生自发的控制作业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从而在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最终达到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2]《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张少刚赵全来
[3]学工业出版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者:史有刚罗云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简介:
谭军,1985年出生,男,四川隆昌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