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4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 S~26 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第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 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 居民收入
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
D.气候
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 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解析第1题,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非洲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交通通达度较差,加上岛屿面积不大,纺织和服装的原料相对较少,但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吸引国际在此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
第2题,根据马达加斯加的纬度(约12° S~26 S)判断,该地纬度低,终年气温较高,所以当地对羊绒衫市场需求很小。
第3题,相比我国,马达加斯加的设计水平不高。
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由于“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会远离了部分消费市场;可以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目的;材料信息“当时欧
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说明我
国在该地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
答案|l.B 2.D 3.A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
下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
(2010年前)。
据此完成第4~6题。
4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 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 良好的生态环境
C. 充足的原料供应
D. 良好的工业基础
5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 能耗降低
B. 产品价格提高
C. 污染排放减少
D. 运输成本增加
6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 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解析第4题,电解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大量廉价的电力,应靠近水电站或火电站布局。
因此,西北地区廉价、充足的电力是其大规模发展的优势条件。
第5题,某种工业产品的
生产,只要是工艺流程不变,能耗和污染的排放都是基本不变的,因此A、C两项错误。
产品的价格主要受市场控制而不是受区位布局的控制,因此B项错误。
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
北地区,增加了原料(氧化铝)以及产品(铝锭)的运输量,因此运输成本增加,故D项正确。
第6 题,电解铝业会产生一定的水污染,因此应远离西北地区人口、城市和耕地的集中分布区一一
绿洲,故C项正确。
电解铝业需要便捷的运输条件和动力输送条件,应靠近交通线和输电线,因此A、B两项错误。
答案 4.A 5.D 6.C
明代学者王象晋在《木棉谱序》中记载:“北土广树(指棉花)而昧于织,南土精织而寡于艺。
故棉则方舟鬻于南,布则方舟鬻于北。
”即形成“北棉南运,南布北运”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河北纺织工业迅猛发展,至1990年石家庄市共有县以上棉纺织企业22个。
2007
年底该市最大的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见下图)。
据此完成第7~8题。
7明初形成棉花产业布局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还有()
A. 生产技术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8与五大棉纺厂决定集体搬迁至常山纺织工业园无关的是 C.
政府的产业政策 D.城市规划
解析第 7题,结合题干中“北土广树而昧于织 ,南土精织而寡于艺”可知,北方盛产棉花而缺少
技术,南方则有技术却缺少棉花。
第
8题,由材料及图可知,五大棉纺厂迁至石家庄市郊外的常
山纺织工业园,是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且郊外土地成本低,而与劳动力成本无关。
答案
7人 8.B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
读图
,完成第9~10题。
9甲类工业区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优势条件分别是 ( )
A. 电子工业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B. 服装加工工业 员工通勤便利
C. 机械制造工业 铁路、公路交通便捷
D. 瓶装饮料工业 靠近消费市场 10图中M N 两地分别适宜建设( )
A.印染厂、钢铁厂
B.污水处理厂、印刷厂
C.疗养院、仓储式超市
D.高级住宅区、商业中心
解析第 9题,甲类工业区位于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市水源,靠近铁路、公路线,交通运输便捷 适宜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电子工业要求环境优美,不适宜在河流下游;服装加工工业是劳动力 导向型工业,适宜布局在市区,靠近劳动力密集区;瓶装饮料工业要求水源清洁 ,应布局在河流 上游地区。
第10题,图中M 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地势较高,环境污染小,适宜建设疗养院 印染厂水污染严重,不宜建在河流上游;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河流下游 ;N 地靠近火车站,交通
便
利,位于郊外,地价较低,适宜建仓储式超市;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 ,N 地距城市较远。
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某跨国公司的芯片生产厂以往均设在发达国家。
但 该跨国公司决定在中国大连投资
25亿美元建芯片生产厂。
据此完成第
11~12题。
11通常,计算机芯片生产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
A.原料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A. 土地成本 B. 劳动力成本
2014年3月,
12该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芯片生产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丰富的原料
B. 庞大的市场
C. 廉价的劳动力
D. 先进的技术
解析第11题,计算机芯片生产科技含量高,其厂址选择应是技术导向型。
第12题,中国是经济
发展快速的国家,计算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大。
答案|11.D 12.B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的一工业地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影响该地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燃料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14在该工业地域内布局汽车、造船等工厂,其优势主要是()
A. 生产协作便利
B. 铁矿资源丰富
C. 劳动力成本低
D. 环境承载力大
解析第13题,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煤炭来自国内,铁矿石来自国外。
该工业地域内企业对钢材
的需求大,市场广阔。
第14题,工业区内的汽车厂、造船厂等与钢铁厂存在生产联系,便于生产协作。
答案|13.C 14.A
某集团将一种原产于我国云南山区、有“天然纤维之王”美誉的麻类植物改良后命名为“汉麻”。
目前,该集团的西双版纳勐海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汉麻”的种植、加工中心和“汉麻”纤维化产业示范区。
据此完成第15~16题。
15该集团在云南勐海建立“汉麻”加工的工业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交通便利
B. 科技水平高
C. 原料丰富
D. 政策支持
16该工业园区的建立对当地的影响是()
①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②改变了地理景观③增加了就业机会④推动了旅游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5题,“汉麻”加工是原料导向型工业,要靠近原料产地,所以主要考虑因素是原料丰富。
第16题,该工业园区的建立必然改变原来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当地成了全国的“汉麻”种植、加工中心,地理景观发生改变。
园区的建立增加了就业机会。
该工业园区
并不作为旅游景点,对推动旅游业发展作用不大。
答案|15.C 16.A
甲、乙为德国两大著名工业中心。
读图,完成第17~18题。
17围绕某个大型工业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其位置由核心工厂的区位因素而定,随着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甲工业地域的移动方向是()
A.东
B.西
C.南
D. 北
18甲、乙两大工业中心在发展方向上都侧重了()
A. 开拓市场与军事订货
B. 消除污染与美化环境
C. 轻工业与重工业相结合
D.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解析第17题,甲工业区是鲁尔区,随着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市场因素越来越重要,工厂往荷兰沿海迁移。
第18题,老工业区的改造和新工业区的发展都注重了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J17.B 18.D
下图示意我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北京海淀区京
,目前全球五百强的跨国公司有50多家在北海淀区登记注册。
据此完成第19~20题。
C.③④
D.②④
19世界著名公司企业纷纷落脚此地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和地价便宜②优惠的政策条件③环境优美,大气质量高④人才优势,信息高效
A.①②
B.①④
20欧美日信息技术产业占全球的绝大部分份额,其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优越条件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优美②高科技力量和人才优势③劳动力工资水平低④高速交通的发展优于发展
中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19题,从图中的地理事物可知,图示区域是我国的高新科技园区,世界著名公司企业纷纷落脚此地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高校的人才优势和优惠政策。
第20题,欧美日发展信息技术
产业的优势是其核心的技术优势和高速交通。
答案119.D 20.C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2分)读“珠江三角洲某城镇平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镇准备建设一码头,从海岸线特征看,A、B两处中,____________ 比较合适,理由是________ ‘(3分)
⑵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化工厂和电子厂有投资意向,你认为该城镇引进___________ 厂比较合适,理由是 ______ 。
(3分)
(3)该城镇欲建设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现有C D E三个地区供选择,请列表对比三个地区主要区位条件的优劣。
(6分)
解析第(1)题,码头要选择在风浪小的海湾地区,同时最好避开河口,以免泥沙淤积。
第(2)题,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密切结合当地的优势条件,还要考虑对当地环境
,分别从这三的影响。
第(3)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布局要受到科技、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个方
面分析三个备选地的优劣即可。
答案(1)B 位于海湾,风浪小;离河口较远,淤泥少
(2)电子技术力量雄厚,对城区污染小
⑶
C.③④
D.②④
22(17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图2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
厚。
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 ,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
,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
产为主。
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7分)
(2) 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 ,说出其有利条
件。
(4分) (3) 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
,并说明其意义。
(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水能开发条件、汽车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条件、产业 分工协作等问题。
第(1)题,甲所在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主要从该地水能丰富(落差大、
径流量大)和移民搬迁量小(人口密度低)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能开发的不利条件 ,主要从交通
条件、地质灾害和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第
(2)题,某汽车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
产基地,其有利条件主要从材料中获取 ,可从工业基础、市场、交通、人才、政策等方面进行 分析。
第(3)题,根据材料二可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成都以客车、商 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为主。
因此两城市间的汽车产业分工协作 ,有利 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实施产业链分工、产品分工、生产协作。
两城市的分工与协作 ,会避免恶
性竞争,增强集聚效应。
答案(1)有利条件: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 搬迁量小。
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主要位于长江上 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距大学远,河流下游水质差
(2)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3)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23(10分)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
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表1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
表。
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
(3分)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
,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
其发展经验对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可持
型
续发展有哪些启示?(4分)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
,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
据图、表1,分析该地速
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分)
解析第(1)题,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
德国劳动力资源的
优势不是数量多而是素质高。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有便利的海运条件,这是鲁尔区所不具
备的。
第(2)题,德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结构单一,煤炭作为能源的地位下降,以及
主要产品滞销、环境污染严重等,鲁尔区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经过综合整治,老工业区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
从表1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并且还在继续扩大,发展下去必将出现与鲁尔区相似的问题。
因此可以借鉴鲁尔区整治的经验。
第
(3)题,图中显示B地交通便捷,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表1可以得出,B地利用外资额不
断增加,出口额飞速上升,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1)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②海洋运输③劳动力素质较高
(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3) 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24(11分)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IT商业圈,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关
村的业态比较混乱,多种业态并存,电子卖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商业所占比例偏高,科技金融特色不突出,与中关村的发展定位还有较大的偏差。
读“中关村平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中关村以IT产业为主,其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 。
(2分)
(2) 中关村所在区域不利于IT产业发展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3) 简述中关村兴起的区位条件。
(3分)
(4) 中关村距离“硅谷”还有较大差距,未来应在哪些方面努力?(4分)
解析第(1)题,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科技。
第(2)题,中关村地处京津唐工业基地,环
境污染较为严重,不利于电子工业的发展。
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中关村附近高校集中、交
通便利,另外还具有政策优势。
第(4)题,科研能力的滞后和商业职能的过度膨胀,造成电子工业水平的提高面临产业升级缓慢的问题。
因此,中关村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强化科研和成果转化
能力,实现真正的以IT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人才与企业的优化,实现中国“硅谷”的发展。
答案(1)科技
(2) 环境污染较严重
(3) 高等院校集中;交通便利;人才数量多;政策优势明显等。
(4) 加强科研机构的建立,促进专业化科研队伍的建设;调整内部产业结构,重点加强高科
技产品的开发;控制电子卖场、地产、餐饮等辅助行业的扩充;吸引更多创新企业进入等。
-11
-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