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香包过端午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
《戴香包过端午》篇一
端午,就像一个热热闹闹的大派对,而香包呢,那可是这个派对上超酷的小嘉宾。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奶奶就会像个神秘的魔法师一样,开始捣鼓各种东西,准备做香包。

那时候我就像个小跟屁虫,在奶奶身边转来转去,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好奇得不得了。

奶奶的手啊,就像有魔法似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布片、彩色的丝线,还有那些香香的草药,在她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娃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香包。

我就问奶奶:“奶奶,这香包为啥非得端午戴啊?”奶奶就笑着说:“傻孩子,这香包能驱虫辟邪呢。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小小的香包真有这么大的本事?也许是奶奶在哄我吧,不过我可不管,我就觉得这香包香香的,挂在身上可好看了。

有一年端午,我戴上奶奶做的香包就跑出去和小伙伴们显摆。

我那香包是个小老虎的形状,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小宝石。

我在小伙伴们面前晃来晃去,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

“看,我奶奶做的香包,漂亮吧!”我那得意劲儿,简直都要飘到天上去了。

小伙伴们都围过来,这个摸摸,那个闻闻,眼里满是羡慕。

其中有个小伙伴说:“哼,我妈也会做,肯定比你的好看。

”我当时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说:“不可能,我奶奶做的是最棒的!”现在想想,那时候可真幼稚,为了个香包还争得面红耳赤的。

戴着香包在村子里跑,那感觉就像自己是个带着特殊勋章的小勇士。

村里到处都弥漫着端午的气息,艾草的香味混着香包的香气,就像一首独特的端午交响曲。

大人们在包粽子,粽叶的清香也偷偷地钻进鼻子里。

我呢,就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东奔西跑,一会儿去看大人们包粽子,一会儿又去河边看赛龙舟的准备。

那香包就一直在我胸前晃悠,好像在提醒我:“今天可是端午,你可不能忘了我这个小宝贝。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发现端午戴香包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在城市里,大家都忙着上班、上学,端午节似乎就变成了吃个粽子就了事的节日。

我就想啊,这香包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被大家遗忘了吗?它可是端午的一个小标志啊,就像圣诞老人的红帽子是圣诞节的标志一样。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呢?我觉得是应该的。

毕竟这香包里面装的不仅仅是那些香香的草药,还有我们对端午的记忆,对亲人的爱呢。

下次端午,我一定要自己做个香包,然后戴着它,骄傲地走在大街上,就像我小时候那样。

说不定还能让更多的人想起这个端午的小传统呢。

《戴香包过端午》篇二
戴香包过端午,嘿,这可真是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儿。

我对端午的香包,那感情可复杂着呢。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香包这东西有点“土气”。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布,绣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我心里就犯嘀咕:这有啥好戴的呀?我妈每次端午非要给我戴上一个,我就像个小木偶一样,任由她摆弄,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情愿。

有一次,我去学校的时候,因为戴着香包,还被同学笑话了。

那同学指着我的香包说:“你怎么还戴这个呀,好幼稚哦。

”我当时脸就红了,像个熟透的苹果,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那以后,我就更讨厌戴香包了。

我想,这端午的香包啊,大概是只有老人才喜欢的东西吧。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香包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那是一次旅行,我去了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

正值端午,村里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我看到村里的孩子们,不管男孩女孩,都戴着香包,那香包的样式各种各样,比我以前见过的都要精美。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我好奇地问一个小朋友:“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戴香包呀?”那小朋友眼睛亮晶晶的,像星星一样,他说:“这香包可神奇了,它能保佑我们不生病,还能赶走坏东西呢。

而且这是我们的传统呀,我奶奶说,不戴香包就不像过端午啦。

”听了他的话,我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好傻。

也许我一直都错怪了香包,它不是土气,而是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祝福。

回到家后,我就缠着我妈教我做香包。

我妈先是很惊讶,然后就笑着答应了。

我们找来了布、丝线和草药,开始制作香包。

我笨手笨脚的,那针线就像和我作对似的,不是扎到手,就是线打结。

我妈在旁边看着我,一边笑一边指导我。

最后,虽然我做出来的香包有点歪歪扭扭的,像个小怪物,但是我却特别有成就感。

那年端午,我戴上自己做的香包出门了。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难为情,反而觉得很骄傲。

我走在街上,仿佛在向大家宣告:看,这是我自己做的香包,这是端午的香包。

路上有人看我的香包,我心里还美滋滋的,我想他们肯定是在羡慕我呢。

现在啊,我觉得端午的香包就像一颗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明珠,我们应该把它重新拾起来。

它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要是我们这一代人都不重视它了,那以后的孩子们可能就只能在书上看到香包的样子了。

这多可惜呀!所以啊,大家都来戴香包过端午吧,让这个传统的习俗继续焕发生机。

《戴香包过端午》篇三
戴香包过端午,这事儿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

我记得有一年端午,我和家人去了一个古镇游玩。

那古镇的街道啊,就像一条长长的时光隧道,两边都是古旧的房子,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

那天正好是端午,古镇里到处都是艾草和菖蒲的味道,当然,还有那若有若无的香包的香气。

我在一个小摊位前停住了脚步,那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香包。

那些香包就像一个个小宝藏,在召唤着我。

我拿起一个香包,仔细地端详着。

这个香包是个小粽子的形状,翠绿的布面上绣着精致的红线,就像真的粽子一样。

我心里想,这可太有趣了,把香包做成粽子的样子,这是谁想出来的点子呢?也许是某个心灵手巧的古人吧。

我当时就想买下这个香包,可是我妈却在旁边说:“这香包啊,还是自己做的有意义。

”我心里就有点犹豫了,自己做?我能行吗?我可从来没做过香包啊。

我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笑着说:“试试呗,做不好也没关系呀。

”于是,我们就找了一家可以做香包的小店,打算自己动手做。

在小店里,店主给我们拿来了材料,有布、香料、丝线什么的。

我看着那些材料,就像一个战士看着一堆陌生的武器一样,有点不知所措。

我先学着别人的样子,把布剪成一个小三角形,可是我剪得歪歪扭扭的,就像被狗啃过一样。

我自己看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对我妈说:“妈,我这做的是啥呀,简直就是个丑八怪香包。

”我妈鼓励我说:“没事,第一次做嘛,慢慢来。


我又开始往香包里装香料,那香料的味道可真特别,有一股淡淡的草药香,还夹杂着一些我说不出的香味。

我一边装一边想,这香料会不会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有辟邪驱虫的功效呢?也许有吧,毕竟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虽然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但是有些传统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怀着敬畏的心去对待。

当我好不容易把香包缝起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香包和别人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别人的香包精美得像艺术品,而我的香包呢,就像一个可怜的小团子,皱巴巴的。

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是我自己做的呀。

我把香包挂在脖子上,就像戴上了一枚独特的勋章。

从古镇回来后,我对端午戴香包这个习俗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觉得这香包就像是端午的一个小灵魂,它把端午的文化、人们的祝福都包在了里面。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过洋节,什么圣诞节、情人节的,却把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过得越来越简单。

我就想啊,我们是不是应该多重视一下像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呢?多做一些像戴香包这样的传统习俗呢?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在以后的端午,我都会戴着香包,不管它是丑是美。

因为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香包,更是我对端午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坚守。

也许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重视起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