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队训练管理制度(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径队训练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田径队训练管理,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促进队伍的整体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训练目标
1. 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快速反应能力;
2. 提高队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战斗力,使其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 培养队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

第三章训练任务
1. 每年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确保训练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2. 加强队员体能训练,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
3. 定期进行专项技术训练,包括奔跑技术、跳远技术、投掷技术等;
4. 针对不同项目的队员,进行个性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5. 加强比赛前的训练,包括赛前心理准备、战术分析和场地适应等;
6. 训练期间注重队员身心健康,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预防伤病。

第四章训练管理
1. 设立训练管理小组,由教练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训练计划,监督训练过程;
2. 每周召开训练例会,总结上周训练情况,安排下周训练计划,并及时沟通和解决训练中的问题;
3. 设立队员训练档案,记录队员训练情况和成绩,定期评估和调整训练计划;
4. 加强训练记录和分析,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分析队员的训练成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法;
5. 加强队员的纪律性教育,保持良好的训练态度和行为规范;
6. 加强队伍建设,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第五章管理机制
1. 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定期对队员进行技术测评和身体素质测试,并根据成绩进行奖励或处罚;
2. 设立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队员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其保持高水平的训练状态;
3. 加强与其他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拓宽训练渠道,提高训练效果;
4. 定期组织队员参加比赛,检验训练成果,积累比赛经验;
5. 加强队员的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培养队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6. 鼓励队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阳光正能量。

第六章附则
1. 本制度由田径队教练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需修改,需经田径队教练组批准;
3.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队员,视情况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是田径队训练管理制度的草案,具体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希望这些规定能够帮助田径队更好地管理训练,提高整体竞技水平。

田径队训练管理制度(二)
是为了规范和管理田径队员的训练行为,确保其训练效果和安全。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田径队训练管理制度的内容:
1. 训练时间:确定每周训练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确保队员能够按时参加训练。

2. 训练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天的具体训练项目、强度和时长等,根据不同队员的特点和目标进行个性化调整。

3. 出勤要求:要求队员必须按时参加训练,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需提前向教练组请假并给出合理解释。

4. 训练内容:制定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根据队员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包括热身、力量训练、技术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

5. 伤病防护:教练要随时关注队员的身体状况,对有伤病的队员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禁止队员在严重受伤或者未康复的情况下参加高强度的训练。

6. 训练装备:队员要使用合适的训练装备,包括运动鞋、运动服装、护具等,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7. 纪律要求:队员要遵守训练纪律,如服从教练指导,按时到达训练场地,不擅自调整训练计划,保持训练场地的整洁等。

8. 考核机制:对队员的训练成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方式。

田径队训练管理制度(三)
教练员: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训练的目的和任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阶段、项目的训练计划。

2、各组带队教师深入了解本校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科学选才以保证校运动队的整体水平提高。

3、根据训练计划,训练前要布置好场地,备好器材。

训练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教练应以身作则,训练时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

如因教练员安排或管理不当造成学生身体伤害的,视情节轻重酌情处理。

4、训练要做到科学合理,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要适当。

教练员讲解精炼,重点突出,动作示范正确。

训练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善于调动他们的训练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要关爱运动员。

5、教练员要按时到岗认真组织训练,每周按计划训练。

6、每次训练都要做好出缺勤记录,学期末根据出勤与训练成绩评出优秀运动员,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7、教练员要经常与校领导、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运动员学习生活情况,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保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提高训练质量。

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1、积极支持配合体育组训练工作,鼓励班级中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运动队训练。

学生家长不愿意孩子参加训练的,班主任老师能主动做好家长工作,配合好学校运动队训练。

2、平日训练时,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应及时督促学生下楼参加训练。

平时在学习上能多加关注,及时补课。

3、班主任与体育组老师能经常相互沟通,了解学生体育训练的各阶段情况。

运动员:
1、训练时必须穿运动服装、运动鞋。

2、按时到指定场地参加训练,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训练的,要向教练员请假。

3、训练中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4、能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