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我们大多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观摩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自己当“太阳”,让学生当“月亮”。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

有一次,学生问教课老师:“您在这次观摩教学中能得到一等奖吗?”教师回答:“那要看同学们的配合的怎么样了。

”这位老师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

教师期望的是学生能够按照教案的设计得出预定答案。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教学,究竟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描述说:“教师使出教育教学上所有的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

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由此我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和互动。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

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这就告诉我们,交往互动意昧着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的合作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也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使教学过程变成动态的、发展的过程。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交往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这种知识获取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将从知识的权威转向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交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无数事实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晌着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要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教学情感和教学机智,和学生一起探寻科学真谛,一起收获知识和快乐。

综上所述,我的观点是:不要假教学,要迫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
学。

为此,我们必须在师生交住、互动上下功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