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成功的医学家华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励志人物
成功的医学家华佗
成功的医学家华佗的简介:
华佗(约145-208),名敷,字元化,谯(今亳州市谯城区)人,是东汉末年卓越的医学家。

他精于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全身麻醉进
行腹腔手术的人。

华佗生活的时代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华佗非常痛恨
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

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
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
的研究上,人们称他为“神医”。

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现已失传。

此外,他创制的“五禽戏”也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

他潜心研读医书,广泛搜集民间验方,认真加以总结,掌握了高超的医疗技术。

华佗
擅长外科手术,能够进行诸如腹腔肿物摘除、胃肠吻合等大手术。

他发明了全身麻醉剂--
麻沸散,用全身麻醉和手术的方法,救治了不少垂危病人。

华佗治病,善于根据病人的形
色判断疾病,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华佗很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一套"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的保健体操),传授于百姓。

成功的医学家华佗的生平:
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二七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

这考证很可疑。

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

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

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

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
“医圣”;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外、妇、儿各科的
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

后世每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华佗是东汉杰出的
医学家,《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他专门立传。

华氏家族本是一个望族,其后裔中有
一支定居于谯县以北十余里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华庄(今谯城区华佗镇)。

至华佗时家族己
衰微,但家族中对华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从其名、字来看,名“佗”,乃负载之意,
“元化”是化育之意。

华佗自幼刻苦攻读,习诵《尚书》、《诗经》、《周易》、《礼记》、《春秋》等古籍,逐渐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要是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

当时我
国医学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
典籍相继问世,望、闻、问、切四诊原则和导引、针灸、药物等诊治手段已基本确立和广
泛运用;而古代医家,如战国时的扁鹊,西汉的仓公,东汉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
慕荣利富贵、终生以医济世的动人事迹,所有这些不仅为华佗精研医学提供了可能,而且
陶冶了他的情操。

华佗
成功的医学家华佗的医学成就:
《隋书.经籍志》记有“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已佚。

《医心方》所引《华佗针灸经》可能是该书的佚文,《太平圣惠方》引有“华佗明堂”之文。

从现存佚文看,《华佗
针灸经》所载腧穴名称及定位均与《黄帝明堂经》有较大不同。

民间爱戴
在华佗成长的过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产药材的家乡也给他以不少的影响。

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亳芍”、“亳菊”,早已闻名天下。

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所以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

幼年的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当
地传说他曾在泥台店一带读书养性,学医识药。

中年以后,华佗因中原动乱而“游学徐土”。

徐州是江淮重地,有郡、国六,下辖六十二个城、邑,人口二百余万,首府为彭城(今江苏徐州)。

民间传说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国(今江苏沛县)。

其实华佗的行医足迹,
遍及当时的徐州、豫州、青州、兖州各地。

根据他医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为
中心,东起甘陵(今山东临清)、盐读(今江苏盐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南抵广陵
(今江苏扬州),西南直至谯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即今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广大
地区,方圆达数百平方公里。

在行医的同时,为了采药他还先后到过朝歌、沛国、丰县
(今江苏丰县)、彭城卧牛山、鲁南山区和微山湖。

由于行踪地域广阔,又深入民间,华佗
成了我国历史上民间传说众多的医家。

医学精湛
就这样,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华佗的医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熟练地掌握
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临证施治,诊断精确,方法简捷,疗效神速,被誉为“神医”。

对此,《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
相仿的评述,说他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
去辄愈”),针灸简捷(“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
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手
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

所留医案,《三国志》中有十六则,《华佗别传》中五则,其他文献中五则,共二十六则,在先秦和两汉医家中是较多的。


其治疗范围看,内科病有热性病、内脏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虫病,属于外、儿、妇
科的疾病有外伤、肠痈、肿瘤、骨折、针误、忌乳、死胎、小儿泻痢等等。

名师高徒
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和西安的李当之,皆闻名于世。

为了将医学经验留传于后世,华佗晚年精心于医书的撰写,计有《青囊经》、《枕中灸刺经》等多部著作,可惜失传。

吴普遵照华佗的医术治病,许多人被治好救活了。

华佗对吴
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过度罢了。

运动后水谷之气才能消化,血脉
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比如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腐朽就是这样。

因此以前修仙养道的人
常做“气功”之类的锻炼,他们摹仿熊攀挂树枝和鸱鹰转颈顾盼,舒腰展体,活动关节,
用来求得延年益寿。

我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同时可使腿脚轻便利索,用来当作“气功”。

身体不舒服时,就起来做其中一戏,流汗浸湿衣服后,接着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
体便觉得轻松便捷,腹中想吃东西了。

”吴普施行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
和视力都很好,牙齿也完整牢固。

樊阿精通针疗法。

所有的医生都说背部和胸部内脏之间
不可以乱扎针,即使下针也不能超过四分深,而樊阿针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
巨阙穴扎进去五六寸,而病常常都被治好。

樊阿向华佗讨教可以服用而且对人体有好处的
药方,华佗便拿“漆叶青黏散”教给他。

药方用漆叶的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两,按这
个比例配制,说是长期服用此药能打掉三种寄生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便,使人的头
发不会变白。

樊阿遵照他的话去做,活到一百多岁。

漆叶到处都有,青黏据说生长在丰、沛、彭城和朝歌一带。

成功的医学家华佗的作品:
麻沸散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

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

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
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

另外,他创用了夹脊穴,“......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灸处夹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

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
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

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
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五禽戏
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华佗还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华佗还是一名能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的专家。

一次,一位太守请他看病,华佗认为
经过一次大怒之后,他的病就会好。

于是他接受了许多财物,却不给他好好看病,不久又
弃他而去,并留下了封书信骂他。

太守大怒,让人去追,他的儿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
悄拦住了去追赶他的人。

太守在极度愤恨之下,吐出了几升的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他创
编了“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

五禽,分别为虎、鹿、熊、猿、鸟,常做五禽戏可以使手足灵活,血脉通畅,还能防病祛病。


的学生吴普桑用这种方法强身,活到了90岁还是耳聪目明,齿发坚固。

五禽戏是一套使
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的医疗体操。

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
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五禽戏的动作是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
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相传华佗在许昌(县名,在河南省)时,
天天指导许多瘦弱的人在旷地上作这个体操。

说:“大家可以经常运动,用以除疾,兼利
蹄足,以当导引。

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华佗的医术据说被全部焚毁。

他的学术思想却并未完全消亡,尤其是华佗在中药研究
方面。

除麻沸散这样的著名方剂外,在后世医书中记载的华佗方剂不能都视为伪托华佗之
名(聂文涛)。

其弟子吴普则是著名药学家。

《吴普本草》得很多内容可以在后世医书中看到。

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为数不多的杰出外科医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针、灸等方法,并
擅长开胸破腹的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的方法并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医学的
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主张之下,外科手术在中医学当中并没有
大规模的发展起来。

有些医史学家考证出,华佗所用的治疗方法在印度医学中有所记载,
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药物“蔓陀罗花”也是印度所产,因此他们提出华佗一生游历于中
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来自印度的天竺医生。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医外科远在
汉代,就曾经达到过相当高的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上的不
断进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药物等治疗方法达到治愈的效果,而这些痛苦大、损伤重、伤经断络的外科方法就渐渐被更加“文明”和“简便”的内治法取代了。

在这种
条件下,中医学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其它医学不得不承认它超越的科学性和其理
论的精妙深远。

小华佗给羊劝架的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位神医叫华佗。

他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曾凭着自己的天资让师傅收他
为徒。

他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由于家里穷,母亲让他到父亲生前的好友那里学习医术。

华佗找到了父亲的好友,并说自己想拜师学艺。

那个人打量了一下华佗,心想:不知
道这个孩子天资怎么样?得考考他才行。

这时,两只山羊在院子里顶起架来,谁也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那个人转过头对华佗说:“你能把它们分开吗?
华佗蹲在地上想了想,跑到旁边割了些嫩草,分别放在羊的两边。

两只羊一见嫩草,根本没心思顶架,立刻分开,径直地走过去吃草了。

那个人看华佗的确很聪明,就决定收他为徒了。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支持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