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a8a01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a.png)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天干地支组成了六十个计时序号,用于纪年、月、日、时的命名,被称为“干支纪年法”。
天干和地支的名称分别来源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地支对应一个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别称和含义:天干的别称和含义分别是:甲为焉逢,象征草木破土而出,阳气被阴气所包裹;乙为端蒙,象征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为游兆,象征太阳炯炯如火,万物皆被照耀;丁为强梧,象征草木成长壮实,人也如丁;戊为徒维,象征大地上草木茂盛繁荣;己为祝犁,象征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为商横,象征秋收等待来春;辛为___,象征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为横艾,象征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为尚章,象征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和含义分别是:子为困敦,象征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丑为赤奋若,象征寒气自屈曲;寅为摄提格,象征阳气欲出,阳气强劲而髌演于下;卯为单阏,象征万物冒地而出;辰为执___,象征万物舒伸而出;巳为大荒落,象征阳气毕布已矣;午为敦牂,象征阴阳交相愕而仵;未为协洽,象征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为涒滩,象征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为作噩,象征万物成熟;戌为阉茂,象征万物灭尽;亥为大渊献,象征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纪年、月、日、时:纪年法中,每个干支代表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从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纪月法中,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
从___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纪日法中,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排列,六十日为一个干支的周期。
___法中,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本文介绍了三种计算干支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式计算,公式中包含世纪数、年份、月份和日期等参数,最终得到天干和地支。
年月日天干地支推算方法
![年月日天干地支推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9c870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8.png)
年⽉⽇天⼲地⽀推算⽅法天⼲地⽀来⾃我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其中“甲、⼄、丙、丁、戊、⼰、庚、⾟、壬、癸”为⼗天⼲,“⼦、丑、寅、卯、⾠、巳、午、未、申、⾣、戍、亥”为⼗⼆地⽀,也对应着⼗⼆⽣肖。
天⼲地⽀组合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或者阴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下如何推算公历某年某⽉的阴历。
⾸先我们应该知道天⼲地⽀年法都是天⼲在前,地⽀在后,例如:2017年为丁⾣年。
我们先来算⼀下年的天⼲再算年的地⽀,⾸先⼗天⼲,为就是甲、⼄、丙、丁、戊、⼰、庚、⾟、壬、癸。
对应0、1、2、3、4、5、6、7、8、9,以阳历年数减去3再除10得出的余数即为对应的天⼲,以2017为例,(2017-3)÷10余数为4,既的2017的天⼲为丁,接着我们在算年的地⽀,⼗⼆地⽀对应1、2、3、4、5、6、7、8、9、10、11、0,以年份减3再除12得余数既为地⽀,我们还以2017年为例,(2017-3)÷12余数为10既的地⽀为⾣,所以2017年为丁⾣年,还有⼀个⽅法也就是直接查60甲⼦表,知道上⼀年的年号直接查表的下⼀年的年号。
我们在来看下⽉的⼲⽀,⽉的⼲⽀就简单的多了,因为⽉的地⽀是固定的,即每年的⼀⽉为寅,⼆⽉为卯,三⽉⾠,以此类推下去,⽉的天⽀有句⼝诀: 甲⼰之年丙做⾸;⼄庚之年卯为头;丙⾟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还有戊癸何⽅觅,甲定之上好追求。
具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甲或⼰的年份,正⽉是丙寅;遇上⼄或庚之年,正⽉为戊寅;遇上丙或⾟之年,正⽉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为甲寅。
依照正⽉的⼲⽀,其余⽉份按⼲⽀推算下去就可以了。
⾄于⽇⼲⽀,这个⽐较繁杂,为何呢?因为⽇⼲⽀是以阳历为基准的,阳历历法润2⽉多出⼀天,每年的⼤⼩⽉的天数不⼀样,与阴历不同,所以⽇⼲⽀的计算⽅法⽐较繁杂,具体就不⼀⼀叙说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东任红岩原创的⽇柱推算法,他是将闰⽇置后,直接推算出每年⼲⽀纪⽇,以3⽉1⽇为⾸起算,将2⽉末⽇置为最后⼀天,解决了闰年平年问题,创作了⽇柱推算表。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dc822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2.png)
天干地支纪日法快速计算法一.干支纪年[方法一]公元1年的干支是辛酉,只要记住辛酉这一干支,即可简便而又迅速地推算公元前后任何一年的干支。
1.求公元后年干支干:支取所求年分的个位数支:以所求年分数目12,取其余数。
然后,以辛酉为起点,按干支顺序依次推出年干和年支(正推)。
逆干支顺序而推为反推例1:求公元1846年的干支干:6(1846年的个位数是6)支:10(1846÷12,得余数为10)以辛酉为起点(即1),正推,得1846年的干支是丙午附注:如干.支数为0,则取辛酉的前一个干支,即庚申。
例2:求公元2050年的干支干:0-庚支:10(2050÷12余数10)-午2050年为庚午2.求公元前年干支算法与上法一样,只是要反推,即逆干支顺序而推,或用10和12分别减去原得数后再正推。
但要注意,此时起点与上法不同,以辛酉为0,反推时以辛酉前一干支即庚申为起点(即1),正推则以辛酉的下一干支即壬为起点。
或直取公元前负数即可。
例如:求公元前231年的干支[方法一]干:1支:11(231÷12余数11)11为反推时的干支数,只要直取表内公元前负数即可,即为庚戊。
如要正推,则还要用10,12减去此二数。
即干为10-1=9,支为12-11=1。
结果为庚戊。
[方法二]如不以辛酉作起点,也可以任何一个已知年干支为起点推算。
一般可以当年为起点。
方法:以所要求的年数减去已知年数(或当年),得数的个位数即为年干数,得数除以12所得的余数即为年干支数。
干支数为正数时正推,为负数时反推,或按[方法一]中方法变为正推。
应注意的是已知年干支作0,正推时以已知年干支的后一干支为1,反推时以已知年干支的前一年干支为1。
例如:已知1985年是乙丑年,求1999年的干支。
1999-1985=14干:4支:2(14÷12余数为2)按乙0丙1······的顺序正推得年干为已,按丑0寅1······的顺序正推得年支为卯,故1999年为已卯年。
天干地支的推算方法
![天干地支的推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42df0d763231126edb1194.png)
推算日干支口诀推算日干支传统的计算方法,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一、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
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
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
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
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
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
”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
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
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
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
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
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二、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
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
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
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https://img.taocdn.com/s3/m/dcd3a7fd172ded630b1cb62f.png)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
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
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
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
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
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编程)。
X=天干 Y=地支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https://img.taocdn.com/s3/m/050bc5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d.png)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农历天干地支算法
![农历天干地支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3e6bee71fe910ef12df8c6.png)
农历天干地支算法+天干地支年月日时算法2013-01-06 09:51:09| 分类:五运六气|字号订阅农历天干地支算法(来自网络)干支纪年法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
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https://img.taocdn.com/s3/m/9a46f2f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9.png)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ad18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c.png)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法一、年的计算方法1、年的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年的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二、月的计算方法查表三、日的计算方法查表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
2010.10.1是甲申日。
四、时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https://img.taocdn.com/s3/m/7338d3136bd97f192279e93f.png)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 (1989)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https://img.taocdn.com/s3/m/d319187db4daa58da0114a89.png)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农历及农历干支纪年、纪月、计日、计时方法
![农历及农历干支纪年、纪月、计日、计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275a2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b.png)
农历: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称为夏历。
夏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
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就是完全的太阳历。
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
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
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
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
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的接近3 65.2422日。
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
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
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
因此把夏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夏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
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
比如,公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1ce269ddccda38376baf4c.png)
干,即十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推算
方法一:
设定天干地支的对应数字如下: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推算方法:
某年的天干就是这个年分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就是这个年分除以12所得余数的对应地支。如1997年,个位是7,对应的天干是“丁”;1997除以12余数为5,对应的地支是“丑”,那么,1997年就为“丁丑年”。再如2000年,个位数是0,对应的天干就是“庚”;2000除以12余数为8,对应的地支是“辰”,那么2000年就是“庚辰年”。
10 癸酉 20 癸未 30 癸巳 40 癸卯 50 癸丑 60 癸亥
推算方法公式:(所求干支的阳历年数—3)除以60=商……余数
这里的余数即为所求干支年的序数,然后查上面的六十甲子表,与之相对应的干支即为所求年干支。
05 戊辰 15 戊寅 25 戊子 35 戊戌 45 戊申 55 戊午
06 己巳 16 己卯 26 己丑 36 己亥 46 己酉 56 己未
07 庚午 17 庚辰 27 庚寅 37 庚子 47 庚戌 57 庚申
08 辛未 18 辛巳 28 辛卯 38 辛丑 48 辛亥 58 辛酉
09 壬申 19 壬午 29 壬辰 39 壬寅 49 壬子 59 壬戌
方法二:首先记01 甲子 11 甲戌 21 甲申 31 甲午 41 甲辰 51 甲寅
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4120ec6294dd88d0d26b9f.png)
我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现代社会已很少使用。
一来现今社会已经离不开国际化,沿用老的历法已经不现实;二来天干地支在民间多用于算命测字,带用浓重的迷信色彩,实在与科技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但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不会抛弃她的历史和文化的。
历史事件、诗词、字画等中,又出现大量天干地支纪年法,对他的了解、熟悉还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让我们稍微了解一下:一.天干地支之由来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天干地支相当于树干和树叶。
它们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体。
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
“天”和“干”互联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联叫做“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个字,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个字,总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原始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
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
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年、月、日、时之干支推算方法
![年、月、日、时之干支推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c785bea0116c175f0e4855.png)
年、月、日、时之干支推算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干支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0点。
一、年之干支计算法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组合,天干是十年一循环,因此,可以通过年份的个位来计算天干。
地支是十二年一循环,可以根据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来计算地支。
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周。
当年份为正数(公元后)时,可由下表计算其干支。
表2表3当年份为负数(公元前)时,将年份加一个数60n+1,此处n为自然数,从而得到一个正数,然后用这个正数来计算。
例如,公元前222年,即-222年,加上一个数,这个数可以为241(n=4,60n+1=241),-222+241=19,也就是说,公元前222年与公元19年的干支是相同的。
由前面所述的表格可计算得公元19年是己卯年,因此,公元前222年是己卯年。
二、月之干支计算法夏历是阴阳合历,是根据太阳、月亮及地球的运转规律制定的历法。
常年一年有12个月,有闰月时一年有13个月,其中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为闰月,闰月的干支沿用上一个月的。
比如,五月与闰五月,这两月只有一个中气---夏至,于是视为一个月,用同一干支。
因此,干支纪月,一年为固定的12个月。
曾经有人提出,干支采用节气来定月,立春到惊蛰为一月,惊蛰到清明为二月,清明到立夏为三月,如此类推。
但当时未被政府采纳。
这个建议解决了如何处理闰月的问题,但是,这样干支纪月与自然月会出现偏差,比如,甲子年的正月初八到二月初六这一段为丙寅月,这个怎么都觉得别扭。
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
![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9b68e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8.png)
天干地支纪年的算法(实用版)目录一、天干地支纪年的来源和意义二、天干地支的基本知识1.天干2.地支三、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1.年份计算2.月份计算3.日期计算四、天干地支纪年在现代的应用正文一、天干地支纪年的来源和意义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纪年方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起源于远古时期,是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天干地支的基本知识1.天干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
它们分别对应着十种不同的五行属性,即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2.地支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
它们分别对应着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三、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1.年份计算天干地支纪年法中,每 60 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花甲。
计算年份时,将公元年份减去 1900(1900 年是庚子年,为第一个花甲的起始年),然后除以 60,得到的商即为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周期数。
余数则为该周期中的年份序号。
例如,计算 2022 年的天干地支纪年,(2022-1900)/60=12 余 2,因此 2022 年是第 13 个花甲的第二个年份,即 2022 年为壬寅年。
2.月份计算天干地支纪月法中,每个月份都有一个对应的天干地支。
计算月份时,将公元年份减去 1900,然后除以 60,得到的商即为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周期数。
再将月份减去 1(因为天干地支纪月是从寅月开始计算的),然后除以 12,得到的商即为该周期中的月份序号。
余数则为该月份在天干地支纪月法中的地支。
将这两个结果合并,即可得到该年份月份的天干地支。
例如,计算 2022 年 8 月的天干地支,(2022-1900)/60=12 余 2,8-1=7,8/12=0 余 8,所以 2022 年 8 月是壬申月。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c906284b73f242336c5fb1.png)
A 干支纪年的推算方法我们中国古代是以干支纪年、月、日、时。
干,即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推算方法一:设定天干地支的对应数字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 5 6 7 8 9 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推算方法:某年的天干就是这个年分的个位数所对应的天干,地支就是这个年分除以12所得余数的对应地支。
如1997年,个位是7,对应的天干是“丁”;1997除以12余数为5,对应的地支是“丑”,那么,1997年就为“丁丑年”。
再如2000年,个位数是0,对应的天干就是“庚”;2000除以12余数为8,对应的地支是“辰”,那么2000年就是“庚辰年”。
方法二:首先记住六十甲子的序数六十甲子表01 甲子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12 乙亥22 乙酉32 乙未42 乙巳52 乙卯03 丙寅13 丙子23 丙戌33 丙申43 丙午53 丙辰04 丁卯14 丁丑24 丁亥34 丁酉44 丁未54 丁巳05 戊辰15 戊寅25 戊子35 戊戌45 戊申55 戊午06 己巳16 己卯26 己丑36 己亥46 己酉56 己未07 庚午17 庚辰27 庚寅37 庚子47 庚戌57 庚申08 辛未18 辛巳28 辛卯38 辛丑48 辛亥58 辛酉09 壬申19 壬午29 壬辰39 壬寅49 壬子59 壬戌10 癸酉20 癸未30 癸巳40 癸卯50 癸丑60 癸亥推算方法公式:(所求干支的阳历年数—3)除以60=商……余数这里的余数即为所求干支年的序数,然后查上面的六十甲子表,与之相对应的干支即为所求年干支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推算(2009-04-24 21:36:35)由公元纪年推算干支纪年法一:六十天干纪年法一览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673c9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a.png)
天干地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纪年系统,它使用天干和地支这两种概念来纪录年份。
天干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地支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确定年份和计算干支。
1.确定年份:每个天干和地支都有一个周期,一个天干周期为10年,一个地支周期为12年。
第一个天干以甲为始,地支以子为始。
两者的起始年是公元前2637年,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根据这个起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一些年份的天干地支:年份=(要计算的年份-起点年份)%60这个公式除以60的目的是将年份调整到一个完整的天干地支周期内,这样可以确定年份的天干地支。
例如,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计算如下:年份=(2024-2637)%60=645%60=45所以,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是“丙子”。
2.计算干支: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简单的运算得到。
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共有60种可能,它们按照固定的顺序循环出现。
以下是天干的顺序和对应的地支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上述顺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步骤来确定具体的干支。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公式:干=年份%10计算天干的具体位置,其中干的取值范围为0-9接下来,我们通过公式:支=年份%12计算地支的具体位置,其中支的取值范围为0-11最后,根据天干和地支的位置,在上述的天干地支顺序中找到对应的干支组合。
例如,对于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丙子”,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干=45%10=5支=45%12=9所以,公元2024年的天干地支是“丙子”。
年月日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年月日天干地支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2da47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d.png)
年月日天干地支计算方法一、天干地支的基本概念1.1 天干地支是什么天干地支啊,那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
天干呢,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呢,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就像一个大家族里的成员,各有各的名分,各有各的作用。
1.2 为啥要有天干地支这可不是瞎编的。
在过去啊,人们要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就像咱们现在用公元纪年一样。
但咱老祖宗就用天干地支,这一套系统可就复杂又有趣了。
它不仅仅是个时间记录,这里头还蕴含着天地之间的奥秘呢,就像“暗藏玄机”一样。
二、计算年月日天干地支的方法2.1 年的天干地支计算计算年的天干地支啊,有个小窍门。
咱们先说天干,年份减3,除以10,余数对应天干。
比如说2023年,2023 - 3 = 2020,2020除以10余数是0,对应的天干就是癸。
再看地支,年份减3,除以12,余数对应地支。
2023 - 3 = 2020,2020除以12余数是4,对应的地支就是卯。
所以2023年就是癸卯年。
这就像玩一个数字游戏,只要掌握了规则,就很容易。
2.2 月的天干地支计算月的天干地支就有点复杂喽。
首先得知道年的天干,然后根据五虎遁年起月诀来确定月的天干。
比如说甲己之年丙作首,就是如果是甲年或者己年,正月就是丙寅月。
地支呢,就是按照固定的顺序,一月是寅月,二月是卯月,依次类推。
这就像给每个月都贴上了独特的标签,不过这个标签得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贴。
2.3 日的天干地支计算日的天干地支计算那可真是个“老大难”。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查万年历。
不过要是想自己计算呢,有个复杂的公式。
这公式啊,一般人还真得琢磨琢磨。
简单来说,就是先确定一个基准日的天干地支,然后根据天数的差值来推算。
但这计算过程就像走迷宫一样,很容易迷糊,所以啊,大部分人还是选择查万年历,这也算是个“偷懒”的小妙招吧。
三、天干地支的意义和应用3.1 文化意义天干地支在咱中国文化里那可是根深蒂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法
一、年的计算方法
1、年的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年的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2010-3=2007,2007/10=200余7,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2010-3=2007,2007/12=167余3,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1987-3=1984,1984/10=198余4,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1987-3=1984,1984/12=165余4,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二、月的计算方法查表
三、日的计算方法查表
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
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
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
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
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
2010.10.1是甲申日。
四、时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