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指导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学会“有??有??有??还有??”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来描述事物的方法。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授。

1、谈话:通过初步学习课文,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回答吗?可以用上那个课文中的语句。

2、出示全文的总结句,并指导朗读。

二、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一)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主要就是因为什么?(出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打开课文,看看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是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完成《补充习题》中相关题目。

(2)重点指导理解承上和启下的部分。

(板书:彩塑精妙绝伦;壁画宏伟瑰丽)
(3)齐读过渡句。

2、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彩塑的内容。

(出示“有??有??还有??)
3、引入:莫高窟里那两千多尊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的彩塑已经让我们啧啧赞叹,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二)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通过比较“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和“教室面积”的比较去感受敦煌壁画的宏伟。

(2)感受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并指导朗读。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①展示壁画图片让学生感受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

②指导第一次朗读。

敦煌的壁画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它连续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

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

面积之大,实属罕见。

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齐读。

③指导第二次朗读。

同学们,就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在那断崖绝壁上,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凿了700多个洞窟,用他们非凡的智慧画出了这么宏伟瑰丽的壁画,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一种敬仰?再读。

④指导背诵。

看了这么多精美的壁画,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正前呼后拥地向我们走来,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不断地画呀,画呀??他们画下了动人的故事,画下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历史。

让我们背背这个排比句。

(3)感受飞天的千姿百态。

①谈话:(出示飞天图片)我们已经知道,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

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所以和第二自然段一样,在概括描写之后作者也对飞天给予了特写的待遇,不惜花了很多笔墨,进行了细细地描绘。

②(出示飞天的句子)指导再次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并指导改成“有??有??有??有??还有??”的句式。

③指导朗读。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读着读着,你仿佛
听到了什么?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③依次出示飞天图片并引读。

④写话训练:打开《补充习题》翻到60页,大胆想象飞天的姿态,仿照文中的句式,用上四字词语,写一种或二种。

⑤启发谈感受。

(出示:每一位中外游客,置身于宏伟瑰丽的敦煌壁画前,都会。

)(再出示文中句子后指导齐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4)引读总结句小结。

三、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指板书过渡: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洞窟——藏经洞。

(板书:藏经洞)
2、(出示:藏经洞图片)藏经洞面积不大,长宽仅米左右,高仅米左右,而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看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这一节中找到理由吗?
3、默读后指导交流。

(1)(板书:藏品丰富)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

(出示句子齐读)
(2)你从“曾”字读出了什么?(过去有,现在没有了;无奈)(3)从“大量、仅存”这两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3、通过“帝国主义分子掠夺宝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谈谈感受。

4、指导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总结并指导再读总结句: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它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豪地说:——(板书:艺术宝库)
2、指名看板书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小结课文内容。

3、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我们,是飞天的后人。

”让学生练读,升华民族自豪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展。

1、背诵课文第
2、
3、4自然段。

2、选用有关句式,如“有??有??”或“有的??有的??”续写句子。

(1)“六一”儿童节的节目可真丰富??
(2)课间十分钟,操场上可热闹了??
(3)今天是国庆节,大街上热闹非凡??
3、有兴趣的同学阅读余秋雨的《道士塔》。

板书: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藏品丰富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习第三段中描写飞天的写作顺序及手法,感受对人物的细致入微的动态描写,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与大容量的图片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
2、
3、4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设计理念:
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莫高窟的多媒体课件。

一开始播放莫高窟发展过程的视频资料,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享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随着教学的深入,在课件中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曾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的“藏经洞”,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认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同时,体会作者优美细腻的描写笔触。

最后推介相关网站,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之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一起走进神秘的莫高窟。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

相传莫高窟在前秦时开始凿窟造像,至今差不多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你们想不想回到两前多年以前,去亲眼看看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的发展过程呢?(播放视频资料)
(学生看莫高窟的修建历程,并配有解说)
2、学生说说感想。

二、自主学习,读中品位文本内容
1、过渡:那莫高窟到底有什么魅力,使得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无情的掠夺呢?你们知道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找到答案了吗?莫高窟到底有何魅力?(学生交流)
答案一、莫高窟有着精彩绝伦的彩塑
1、原来莫高窟有着精彩绝伦的彩塑?那课文的哪一段写了莫高窟的彩塑?[第2段] 你是怎么知道的?[第一句] 这句句子在这起了一个什么的作用?[引起下文]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扶”学生一下,后面再放手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地品读一下彩塑。

(电脑屏幕显示第2段课文)
3、学习第一句,感受彩塑之多。

师:请你把这句话再来读读看?有没有读懂什么?[彩塑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两千多]
师:那用你的声音告诉我。

[生读]
4、欣赏菩萨、天王、力士、卧佛,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这两千多尊彩塑有什么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什么说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图片,并进行朗读训练。

(抓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长达16米、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等词指导朗读)
5、欣赏其他彩塑,加深感受。

师:想看看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吗?
师:那老师就让你们一饱眼福!(电脑屏幕显示各种彩塑)
6、面对这一尊尊想象力之丰富,色彩之绚丽,气魄之宏伟的彩塑,如果你是一位旅游者正在观光你会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生回答)
7、齐读第2段。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些彩塑的确尊尊惟妙惟肖,让我们忍不住地就啧啧赞叹!那就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把它称赞一番吧!
答案二、宏伟瑰丽的壁画
过渡:同学们的读声仿佛让老师看到了那一尊尊造诣精深、想象
丰富、色彩绚丽的彩塑,让老师置身于神秘的艺术殿堂,也难怪帝国主义者会伸出贼手窃取了。

那莫高窟除了有精彩绝伦的彩塑,什么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1、哪一段写了壁画?[第三段]为什么说这段写了壁画?哪一句告诉你的?[第一句]
这一段的写作方法是?(总分)
2、欣赏壁画图片。

今天老师也带了许多的壁画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显示壁画的图片,教师作相应的解说)
2、读议结合,交流壁画的数量多,内容广。

(1)看了这些图片你的脑子里在想什么?能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壁画数量多]文中的哪一句也告诉了我们?
(2)生答,指导朗读(四万五千米)
(3)壁画除了多,还有什么?在书上找找看。

[壁画内容多]
(4)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手法。

(5)抓住记录、描绘、反映、描摹等动词,体验用词的精确性。

(6)指导朗读,读出数量多,内容广
3、引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莫高窟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成百上千的[飞天]!
(1)欣赏飞天,加深视觉印象。

(2)看了这些飞天,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和同学说?(指名回答)(3)细读文中描写飞天的句子,说说特点。

(多,美)相机多媒体展示各种形态的飞天。

(4)交流写作手法。

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这句句子,想一想这一段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
(5)出示其他飞天图,仿照文章,小组合作,练习写话。

4、同学们莫高窟有着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艳的引人注目的壁画艺术!看着这一幅幅壁画,你有什么感觉?
5、说得可真好!让就让我们一起来抒发一下我们的感情吧!(最后一句)
答案三:面积不大的藏经洞
过渡:同学们,莫高窟的尊尊彩塑让我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幅幅壁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除了这些,莫高窟还有哪些也让我们赞叹不已的?[藏经洞]
1、第五节写的是藏经洞,(电脑屏幕显示第四段课文)老师想请你们自己默读一下这段课文,不过老师想对同学们提一个要求,有句话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边读边动笔,划出你认为用得好的或重要的词句,在行间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动笔批注)
2、刚才老师在行间巡视时发现,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抓住文中重要的词语,并且写出了自己的理解。

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虚心倾听别人的理解和体会。

(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师参加讨论)
3、各小组汇报一下交流讨论的结果。

(第二句话中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可以看出莫高窟内的文物不仅品种多,而且数量也很多。

二句话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是他们创造了莫高窟的辉煌。

二句中的一个“曾”字说明了以前莫高窟内有很多文物,但现在都没有了。

从这个字体会到作者内心是多么痛苦和无奈。

第3句话中的“大量”和第4句话中的“仅存”对比非常强烈,这两个词语充分说明了莫高窟内的损失非常惨重。

(出示
从第3句话中的“掠”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和无耻。


4、齐读课文。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明白你们把课文读懂了。

三、激情朗读,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1、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壁画,还有现存的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经文,都是谁给我们留下的?(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
2、是啊,两千多年以前,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给我们留下了这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留下了这座举世闻名的
艺术宝库。

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赞美他们]
3、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我们的心声吧![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推荐网站,引领学生深入了解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地走进了莫高窟,我们知道了敦煌莫高窟这座珍贵的艺术宝库有着精美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面积不大的藏经洞,这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老师相信还有好多同学想进一步地了解莫高窟,那老师向你们推荐两个网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机会去浏览一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3
课时目标:
1、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莫高窟》的第一和第五小节,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

相机板书: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艺术宝库
智慧结晶
3、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莫高窟》,去感受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
1、莫高窟那迷人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彩塑、壁画、藏经洞)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些内容?(第二~四自然段)
3、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自由读第二~四自然段,画出令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结合你所搜集的资料,交流喜欢它的原因,最后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请各小组的学习小组长组织安排好学习过程。

4、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组汇报交流
(一)汇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情况。

1、交流喜欢的句子。

出示: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2、你能把你的喜欢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3、师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要求结合资料说)
4、这句话中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凶神恶煞、亲切和蔼、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兴高采烈、虎虎生威、精神抖擞、龇牙咧嘴)
5、这些不同神态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电脑媒体播放:莫高窟彩塑图片
6、你能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描绘这些彩塑吗?(不同神态:细眉长目、鼻正唇红、肌肤润泽、情态闲雅、眉清目秀、楚楚动人、端庄温情、)、(不同个性:年轻持重的阿难、凶猛的天王、身段婀娜的菩萨、沉稳沧桑的迦叶)
7、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8、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交流。

相机板书:精妙绝伦
9、带着赞美的语气,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10、过渡:莫高窟不仅有精美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二)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学习情况。

1、你最喜欢这部分的哪些句子?请你有感情地读给我们听。

出示: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
2、你为什么喜欢?请你结合资料说说,并评议朗读。

3、听了他的朗读你有相同的感受吗?让我们大家一起带着喜欢之情来读句子。

(配乐朗读)
4、从这里的省略号上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许多形态各异的飞天)
5、你能想象出还有什么样的飞天呢?交流。

6、电脑播放:敦煌壁画飞天的录象和图片,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或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段话。

7、你喜欢这些飞天吗?让我们把它们深深地刻画在脑海里。

配乐齐读。

8、这一节中你还喜欢哪一句?
出示: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9、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把你的喜欢之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10、学到这儿,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莫高窟的壁画?(宏伟瑰丽)板书:宏伟瑰丽
11、过渡:我们欣赏了莫高窟的精美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还有什么让你喜欢的?(藏经洞)
(三)交流汇报第四自然段学习情况。

1、哪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有关藏经洞的学习情况。

板书:文物珍贵
2、有谁知道藏经洞怎么被发现的?还有那些与藏经洞有关的资料?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到这儿,你有了怎样的感想?
4、引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惋惜的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
1、这藏经洞、壁画、彩塑无一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我们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自然段。

2、莫高窟虽然地处西北的大漠戈壁,但他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同时他也是全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和佛教艺术中心。

所以称它是(生接)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五、布置作业。

下节课,我们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为莫高窟聘请小导游,条件就是对莫高窟的内容很熟悉(要会背诵课文),对莫高窟的了解要更多一些,(也就是搜集一些课文之外的资料),看谁能被聘上,希望同学们回去以后好好准备。

莫高窟第二课时教案4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

文章结构清晰,叙述具体,表达有序,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以总—分—总的结构清晰的将文章分为三大块。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4自然段)分述了惟妙惟肖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

第三段(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升华主旨,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和阅读能力。

但学生对莫高窟的知识了解很少,自学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受莫高窟宏伟、神奇的魅力,让他们铭记:这一切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因为,只有让学生通过媒体,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学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体验莫高窟的美。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二、三、四自然段。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课文中排比句的修辞手法和围绕中心句“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先概括,后具体”的总分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莫高窟——课件播放莫高窟视频。

2、看到刚才的录像,再回忆一下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说得很好,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4、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指名说,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走近彩塑,感受其妙
1、今天,老师就先来当一回导游,咱们先来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后出示: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齐读
3、作者具体描写哪些“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的呢?(课件出示“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力士”红色字体,学生齐读。

)同学们,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彩塑?(排比句。


4、对了,课文先利用一个排比句让我们体会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点击链接处,出示三尊不同神态的彩塑,引导学生观察彩塑的表情神态来辨认出他们分别是(课件出示文字)
(1)看,这一尊彩塑他面带微笑,眉宇之间透露出慈祥与善良,这就是?
慈眉善目的菩萨。

(课件出示文字)
(2)瞧,这尊彩塑身披盔甲,两手叉腰,脚踩小丑,瞪大了眼睛怒视前方,浑身散发出不可忽视的王者风范,这就是?威风凛凛的天王。

(课件出示文字)
(3)再看,这尊彩塑满身的肌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这就是谁?
强壮勇猛的力士。

(课件出示文字)
5、同学们,菩萨有菩萨的特点,天王有天王的气魄,力士有力士的个性,你们能读出他们不同的神态特点吗?一起将这句话读一读(齐读)。

6、如果说,菩萨、天王、力士等镜头是一闪而过的话,那么卧佛的镜头就是特写了,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卧佛”的句子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卧佛图片)特写了什么呢?
(长16米,先写了卧佛的长度,侧身卧着,这就是卧佛的姿态,眼睛微闭,安详,这就是卧佛的神态)
师:是呀,这尊卧佛真长啊,他的神态多么安详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7、同学们,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有的“神态安详”,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板书)
8、播放4幅图,边放边说: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游客,看着这一尊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你会怎么样?
生:齐读(看着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这里的“惟妙惟肖”,如果替换成别的词语,你能想到什么词语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