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学习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学习建议
一. 基本原理
(一) 细菌
◆细菌基本结构(G+菌和G--菌细胞壁区别)和特殊结构的特点、功能及医学意义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气体,温度,酸碱度),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分期及各期的特点和意义
◆常用消毒灭菌概念、方法及其适应范围
◆细菌转座子、质粒及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点;细菌基因转移重组的类型、概念、机制及其特点
◆细菌的抗药性概念、获得及表现机制;抗生素概念、部分重要抗生素及其作用
◆微生态(平衡/失调)概念, 微生态失调的类型及其诱发因素
◆细菌致病性及毒力的概念,细菌的致病机制(感染过程),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特点和区别
◆细菌性疾病抗感染免疫的特点
(二) 病毒
◆病毒的概念
◆病毒体的基本结构(化学组成)特点及其功能
◆病毒复制周期及其特点
◆病毒的主要致病机制、持续性感染类型
◆抗病毒感染机制(如中和作用、干扰素的概念、诱生机制及抗病毒机制)
二. 各论的综合、归纳与分析(可参照以下特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按传染源(人、动物)将常见病原微生物归类
◆按传播途径及媒介将常见病原微生物归类:如血源传播、性传播(STD与性病)、消化道传播、垂
直传播、呼吸道传播(飞沫、气溶胶)、自然疫源性传播(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及其动物宿主、传播媒介,专门对人致病的常见病原微生物)
◆其他传播特点
(二)致病性与免疫学特点
◆按致病症状类型将常见病原微生物归类:如化脓性炎症、食物中毒与胃肠道疾病、性病、神经系
统疾病、血液病或各种血症、呼吸道疾病、皮肤疾病、放线菌病、发病后即致死性疾病、特殊的综合征等等
◆按致病物质归类:如主要通过外毒素(如肠毒素、神经毒素、侵袭性酶)或内毒素致病的细菌, 通
过寄生致病,病毒的粘附分子及其对应受体
◆按感染与致病机制归类:如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感染、两次菌(毒)血症
◆致肿瘤的病原微生物
◆按抗感染免疫特性归类:如病后免疫力主要依靠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病后免疫力牢固持久(或
不持久),特殊的免疫类型(如结核杆菌、苍白密螺旋体的抗感染免疫)
◆重要病原微生物单列
◆重要细菌(如破伤风梭菌、结核分支杆菌、动物源性细菌、“四体”等)的突出生物学特性(有
鉴定意义的)、致病性(特殊的致病物质、特殊的疾病)、免疫性(持久/不持久,依靠细胞免
疫/体液免疫)、防治(一般性预防措施、特异性预防措施、特异性治疗药物) 等
◆重要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HBV、HIV、登革病毒、狂犬病毒)的突出生物学特性(结构
特点、表面抗原,粘附分子,受体,重要的酶等)、致病性(传染源、传染途径、致病部位、
特殊症状)、免疫性(持久/不持久,依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防治(一般性预防措施、特异
性预防措施、特异性治疗药物) 等
(三)防治原则
◆列入计划免疫的疫苗及其预防的传染病,没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疫苗预防效果不理想的传染病
◆特异性治疗药物
◆必须采取紧急预防措施的疾病
(四)诊断
◆常用的有直接诊断意义的染色镜检:如革兰、抗酸、芽孢、荚膜、墨汁、奈瑟、镀银染色等的适
用对象、临床诊断意义;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其它镜下特点(如硫磺颗粒、异染颗粒、包涵体等)
◆一些常用的特殊培养基及其培养对象(例: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杆菌)
◆按重要培养特点归类:如厌氧菌,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耐氧菌,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寄
生)的微生物,重要的细菌生化反应、重要的病毒培养细胞等
◆特殊的检验方法及其诊断意义:如肥达试验、结核菌素试验、汹涌发酵、两对半等
三. 重要的英文专用名称及缩写
◆如G+, G--, plasmid, Transformation, Transduction, Conjugation, A-B type toxin, MIC, ETEC,
EHEC, E I EC, EPEC, EAEC, Korthof,MRSA…
◆如virus, IFN, CPE , steady state infection , HAV, HBV, HCV, HIV, gp120, gp41, HSV, HPV, SARS,
EBV, preS1, preS2,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HBcAg, 抗-HBc, ADE…
另:课外思考题
(一)细菌各论思考题
1. 阐述结核杆菌所致肺部感染的致病性特点、免疫性特点、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
2. 阐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特点以及破伤风的预防措施。
3. 举例(细菌或病毒)阐述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特点。
4. 比较叙述L型细菌与支原体的异同点。
5. 阐述衣原体的特殊发育周期。
(二)病毒基础思考题
1. 以一种(DNA/RNA)病毒为例阐述病毒体结构。
2. 以一种病毒为例阐述病毒的复制周期。
3. 病毒侵入人体后对易感细胞有哪些直接致病机制?
4. 阐述干扰素诱生机制及其诱发的抗病毒机制。
5. 阐述适应性抗病毒免疫应答的特点。
(三)病毒各论思考题
1. 阐述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类型、表面抗原变异类型及其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2. 简述HBV的抗原抗体检查的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3. 阐述HIV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所致疾病特点。
4. 比较阐述狂犬病毒与破伤风梭菌致病性以及防治措施的异同点。
5. 列举本教材的肿瘤相关病毒并简述它们致肿瘤的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