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违认定和处罚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三违认定和处罚办法
煤矿“三违”认定和处罚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三违”的认定和处罚治理,依据《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法》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指令、规定,有效地遏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犯劳动纪律,幸免和减少各类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矿井实际,特制订本方法。

第一章“三违”概述
“三违”是指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或现象。

“三违”是引发事故的根源,“无章可循”是最大的违章。

每一起事故差不多上由若干个违章、隐患叠加而引发的,而每一起违章的发生不仅仅是主管方面的不安全性行为表现,更是制度缺失、技术失误、设备缺陷等诸多治理漏洞造成的。

因此,根除“三违”、防范事故,不仅要在规范作业行为上下功夫,更要强化作业现场“人、机、环、管”各方面不安全因素的预控治理,坚持依法治安,按照“党政同则、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三违”治理流程,切实消除“三违”发生的土壤和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三违”的定义和分类
1、违章指挥:是指各单位生产经营者或治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同意、安排或指挥生产的行为。

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者之中,违章指挥危害最大,造成的阻碍和损害的程度也最为严峻,它具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重特性,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不可抗拒性,特不是隐性违章指挥不易发觉,但对安全的威胁更大。

2、违章作业:要紧是指操作人员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
制度冒着危险进行作业的行为。

3、违反劳动纪律:要紧是指职员违反劳动规则和劳动秩序,即违反单位为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可能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

4、“三违”的分类:按照违章群体分为指挥类违章(包括指挥性违章、装置性违章、治理性违章)和作业类违章(包括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两大类。

指挥类违章从治理、环境、设备方面按照职责、职能,具体划分为一类违章指挥行为(决策、指挥层)和二类违章指挥行为(现场安排、组织层);作业类违章划分为一般规定、掘、机电、提升运输、“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地面建筑及其他作业八个部分,并按其情节轻重程度以及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后果,界定为严峻“三违”和一般“三违”。

第三章“三违”产生的根源
1.“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观因素
侥幸心理有些职工盲目自信,自认为自己操纵力强、有方法,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间或违章可不能出事。

麻痹心理在生产作业条件较好,安全生产形势长时刻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正
规作业抛至脑后。

适应心理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有些职工看惯了、干惯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施工,全然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马虎心理部分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应付了事。

蛮干心理有些职工,特不是基层班队级治理,摆不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时刻的关系,只想着要产量、要进尺、要速度,不顾作业场所有没有安全隐患,甚至有极少数人发觉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

取巧心理有的职工为了达到目的,投机取巧、我行我素,不充分可能行为的恶果,冒险违章违纪。

盲目心理一些进矿时刻不长的新工人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或文化技术素养低,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

厌倦心理少数职工因长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躯体健康缘故,不堪重负,生产热情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可靠性。

唯心心理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阻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只是”的错误方法,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

2.“三违”现象发生的客观因素
职工文化素养不高。

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往往使职工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安全生产上,确实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上班确实是挣钞票”的单纯认识。

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难威胁,生产战线长,作业条件差,长期高负荷的简单劳动,专门容易让职工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疲乏,滋生麻痹和取巧心理,常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力,就心存侥幸,铤而走险。

治理不科学。

要紧体现在:干部抓治理不讲究方式方法,喜爱采取“土政策”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峻挫伤职工参与安全治理积极性;治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甚至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安排任务,造成职工身心疲乏,忽视安全,违章蛮干。

社会环境阻碍。

随着社会的进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

一方面,职工过多地同意外部信息,分散精力,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另一方面,收入高低的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安全思想不稳定;再次,职工家庭中发生的一些矛盾、困难及生老病死等重大事项,使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

“三违”现象有人的心理、生理以及治理等多方面的缘故,如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低下以及不健康的安全心理;休息不足、劳动
强度大导致意识疲劳;不良情绪和异常心理的阻碍;逆反、偷懒、走捷径和省事心理作怪;观看不细致,思想不集中,反应不敏捷,操作不熟练;自控能力差,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差;教育培训未到位或无证上岗;现场缺乏安全检查和监护,现场治
理人员责权不清,安全责任意识树立不牢;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岗位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不执行安全生产治理制度或执行不力,安排工作、指挥生产时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治理规定等等。

第四章杜绝“三违”的对策
1.职工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违”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根子在思想。

要扎实做好一人一事的职工思想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用安全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思想。

2.培养职工健康的心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宣传教育,关心职工把实现自我价值构筑在矿井进展的平台之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主动地端正工作态度,用正确的心理支配行为,履行工作职责。

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3.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素养是职工安全意识、业务水平、行为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

要强化安全培训这一提高职工安全素养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与考核,全面提升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

4.促进现场治理的科学和规范。

(1)治理制度要规范。

使职工在生产的全过程都能做到有令可行、有章可依。

(2)治理手段要科学。

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要科学有效地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效率,杜绝疲劳作业现象,使职工始终能够保持充足的体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3)现场监督检查要严格。

对职工的违章违纪,要及时制止,促使职工养成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