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9:4.2.2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2课时 氯气与碱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能正确写出氯气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知道漂白粉的成分与用途。
3. 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渗透对立统一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漂白粉的成分与用途。
教学难点
氯气与碱的反应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原理:4HCl(浓)+MnO 2=====△
MnCl 2+2H 2O +Cl 2↑。
装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来水用氯气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次氯酸。
而人们在用氯气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克服。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用氯气,“84”消毒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消毒剂,你知道它的有效成
分是什么吗?它又是怎样制备的呢?
【阅读】教材第84~85页,了解漂白粉和漂白液的成分及制备方法。
【板书】一、氯气与碱反应
【演示实验】向两只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和NaOH溶液,振荡后,看气体颜色变化情况,比较氯气与碱反应和与水反应的程度。
学生观察对比,回答。
【归纳】氯气与水反应时,只有部分氯气与水反应。
而氯气与碱反应时,瓶内氯气几乎被全部吸收。
【板书】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讲解】NaClO就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利用此原理,工业上采用价廉易得的消石灰和氯气反应制得漂白粉。
【阅读】课本第85页关于漂白粉的制备、成分等内容,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制备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
②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效成分又是什么?
③使用漂白粉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板书】二、漂白粉
①制备反应原理:2Cl2 + 2Ca (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②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③有效成分:Ca(ClO)2
④漂白粉漂白原理: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生成HClO
Ca(ClO)2 + 2HCl ===CaCl2 + 2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强调】酸性:HClO < H2CO3
思考与交流:根据以上原理分析应如何保存漂白粉?
【板书】⑤保存:密闭。
(HClO见光分解使漂白粉久置空气中失效)
【阅读】课本第85页内容,了解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思考与交流:请你以氯气为例,谈谈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回顾与思考:在学习氯水的成分时,我们用什么方法检验氯水中是否含Cl-?
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三、氯离子的检验
【过渡】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Cl-吗?
学生分组做实验4-6,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
1.在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2.稀硝酸起什么作用?一定要加硝酸吗?
3.自来水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中含有哪种离子?
CO-,加稀硝【归纳】在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l-和2
3
CO-对Cl-的干扰。
酸的作用是排除2
3
【板书】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含有Cl-。
【思考讨论】
1.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能否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银离子?
2.某生在配制硝酸银溶液时,没有蒸馏水了,能否用自来水?
【阅读】课本第86页科学视野,了解成盐元素——卤素。
【思考与交流】什么叫卤素?包括哪几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课本内容回答。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氯气与碱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二、漂白粉
①制备反应原理: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 H2O
②主要成分: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含少量Ca(OH)2]
③有效成分:Ca(ClO)2
④漂白粉漂白原理: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生成HClO
Ca(ClO)2 + 2HCl === CaCl2 + 2HCl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 2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中失效)
说明的问题:酸性:HClO < H2CO3
⑤保存:密闭(隔绝H2O和CO2)
三、氯离子的检验
当堂检测
1. 下列反应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必含有Cl-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C.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的CO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D.将等体积的Cl2与SO2气体混合后溶于水,向其中滴加品红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解析】A项,也可能含有SO2-4或SO2-3;B项,白色沉淀不会溶解;C项,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不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2.“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补充课本实验。
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
球。
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花球外侧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解析】NaCl是一种白色固体,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现黄色,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在实验中要考虑它的污染。
【答案】C
3.已知在过量FeSO4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O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
(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有两种可能:①Cl2;②Cl-。
乙同学结合甲的推测,认为其中一种可能可以排除,你认为可以排除的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并用简要的文字或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检验上述反应中的还原产物,请选择所需实验步骤,并按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
A.取一支试管,加入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
B.再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再加入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过滤;取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解析】(1)题中给出硫酸亚铁过量,则具有氧化性的氯气肯定不能存在。
(2)根据(1)的分析与推断,即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为检验反应中的还原产物Cl-,需要用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也可与银离子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首先要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而且除去硫酸根离子时,不能引入氯离子。
【答案】(1)①因为FeSO4过量,而Cl2与Fe2+不能共存,因此还原产物不可能为Cl2(或2Fe2++Cl2===2Cl-+2Fe3+)
(2)2Fe2++ClO-+2H+===2Fe3++Cl-+H2O
(3)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