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新闻时评这种文体接触较少,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领。

同时,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逐渐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教材分析《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第 5 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语文要素是“体会劳动之美”。

本文是一篇时评,新闻性与文学性兼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作者李斌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以工匠精神为线索,通过引述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看法,呼吁人们在劳动中体现工匠精神,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设计理念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掌握新闻时评的特点和写法。

通过通过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联系实际,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分析和评价文本中的观点和事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欣赏和品味文本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文本,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
重点
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掌握新闻时评的特点和写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联系实际,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
方法
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情境教学法。

课前
准备
PPT、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
大国工匠剪辑视频导入
二、学习提示
本单元选择的新闻作品包括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

前者报道典型人物,树立时代楷模;后者评论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

何为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

具体说来,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特点:
(1)新闻性。

首先要有时效性,其次要有针对性。

(与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倾向性。

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3)公众性。

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4)论理性。

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

首先必须观点正确、全面、新鲜。

其次,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主要特征)
写作背景: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斌借此机会,写了这篇新闻评论,刊发在2016年4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

标题——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

新闻评论的标题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提示、标明评论的主要见解、基本倾向和情感诉求,
是评价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思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个标题由哪些词语组成。

词:
以:介词,用。

工匠精神
雕琢
时代品质
思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个标题由哪些词语组成,这些词语提示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1.什么是工匠精神
2.什么是时代品质
3.工匠精神如何雕琢时代品质
请阅读第一二段,找一找何为工匠?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

”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明确:
琢,治玉也——《说文》
雕,谓之琢——《尔雅》
雕琢,指对玉器用钻、锥等工具雕刻花纹使之成为精美的器物。

雕琢技艺:不断改进、提高,一点点使技艺越发完美。

精细的美化
1.什么是工匠精神
请阅读第三段,找一找工匠精神还有哪些内涵?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

——专注
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创新
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爱岗敬业
请阅读第四段,找一找工匠精神还有哪些内涵?
2.什么是时代品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

明确:
工匠精神:追求极致、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爱岗敬业
雕琢:精细的美化
时代品质:个人的精神、企业的风貌、社会的风气、国家的素养
3.工匠精神如何雕琢时代品质?工匠精神是如何雕琢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对企业: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对社会: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对国家: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请同学们推测,
经过工匠精神雕琢的时代品质会是什么样子呢?
工作精神:爱岗敬业、踏实认真
人生态度:正心诚意、超然达观
外在气度:精致典雅、雍容大气
4.梳理文章结构
5.梳理论证方法
6.品味语言特色
(一)论证语言准确、严密,具有概括性和简洁性,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让读者一目了然。

本文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直接揭示中心论点,文中各段都有直接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

”(第2节)两个“一定”,语气肯定,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强调了企业厚植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二)妙用修辞,句式多变,凸显气势。

在议论文中恰当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和反复等句式,使文章华美流畅,增强文章不可辩驳的气势。

如:倘若没有……怎有……;没有……怎有……;没有……怎有……
从来都不是……而是……并不是……也不是……而是……
是……亦是;是……亦是
(三)语言精练整饬,文化色彩浓厚。

文章使用大量成语,使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极具概括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排比句式……
主旨归纳
这篇新闻评论以时代特点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了“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在批判的基础上,厘清了对工匠精神的一些误解,深化了对劳动的理解与认知,旨在倡导践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以彰显生命的尊严,社会的品格,国家的荣耀。

教学
评价
作业:完成练习册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