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6《诫子书》当堂达标检测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诫子书》
1.背诵默写(7分)
夫君子之行,,。
非澹泊无以明志,。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淫慢则不能励精,。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 解释加点字。
(10分)
①夫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
..()
③非澹泊
..()
..无以明志()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⑤非学无以广才
..()⑥非志无以成.学()
⑦淫慢
..则不能治性()
..不能励精()⑧险躁
⑨年与.时驰()⑩意与日去.()
3.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用文章原话回答)(3分)
5.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3分)
6.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分)
参考答案:
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2. ①指操守、品德、品行。
②个人的品德修养。
③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④实现远大目标。
⑤增长才干。
⑥达成,成就。
⑦沉湎、怠惰。
⑧狭隘、浮躁。
⑨跟随。
⑩消逝,逝去。
3. ①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
②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4. (淡泊、立志、惜时)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6. 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