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村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治村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
去年年底,省委作出了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的决定,并发布了《__省依法治省纲要》。
最近,各省市已安排开展依法治村(社区)工作。
根据_ _县依法治村(社区)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村(社区)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
自我国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以来,应该说依法治村(社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规范一强化”、“四议两开一监督”等制度在我县各村(社区)广泛推行,创新成立了村(社区)联勤监督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和依法发展村(社区)管理。
基层村(居)民干部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各项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1个,县级民主法制村(居委会)152个。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必然要求我们用新的思路和措施推进依法治村(社区)工作,促进基层民主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20个县级示范村(社区)、8个市级示范村、2个省级示范村的高质量目标。
随着各级对依法治村(社区)要求的提高和力度的加大,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县仍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对工作重视不够。
一些乡镇和部门领导以及村(社区)委员会干部对依法治村(社区)工作重视不够。
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无所事事的工作,或者他们正在制定规则和制作一些软件材料,这是他们平时做不到的,就像过去做村(居)民自治一样,他们必须在年终考核时与主
管部门联系,导致进度缓慢。
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由司法部门牵头的问题,因此它没有把这项工作作为掌握事实的关键点,仍然把主要工作集中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
依法治村(社区)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安全事故、冲突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导致工作主动性不强和形式主义。
(二)主要作用没有发挥好。
依法治村(社区)的主要责任应由乡镇和村(社区)委员会承担,具体负责统筹规划、安排和推进。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乡镇和村(社区)委员会将依法管理村(社区)视为主管或领导部门的事情,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当上级来监督时,他们只做表面工作。
与此同时,一些村(社区)干部存在年龄大、学历低、人员少的问题。
一个干部担任几个职位,导致他做不完的工作。
加上基层司法行政人员和专业法律人员短缺,该县38个司法办公室中只有14个有专职人员。
基层派出所和法院的积极参与度不高,业务指导不到位,影响了依法治村(社区)工作的整体质量和进度。
(三)工作不均衡。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北高南低,腹部低平,但基本上属于北方山区。
由于地理因素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4)工作方法简单。
通过检查,一些乡镇和部门没有充分理解依法治村(社区)的要求,没有认真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没有将村(社区)事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等有机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这三个步骤是实施会议,制作软件材料和写宣传口号。
其中,村规民约被照搬照抄,实用性不强。
此外,农村和社区人员的流动性很大。
大多数呆在家里的人是年轻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群众参与率不高,
依法治村(社区)的整体素质较低。
鉴于上述推进依法治村(社区)的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落实:
(1)重视和加强担保基础。
一是建立县领导联系制度,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乡镇“一把手”,实现工作压力和责任层层传递;二是县“两办”监督监察室和县行政公署不定期依法对村(社区)行政进行检查。
工作开展不力的,由牵头联系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问责”、“问效”。
三是建立和完善依法治村(社区)的科学考核方法,提高目标考核分数,纳入“一票否决”范畴。
第四,根据设立的级别,县财政将通过奖励而不是补偿的方式为每个将要设立的村(社区)提供资金,这将使乡镇和部门感到紧张,并采取真正积极的行动。
(二)整合部门力量,发挥整体作用。
依法充分发挥县政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及时向各级各部门传达领导指示和上级要求;“七法先行”牵头单位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深入现场规划,认真制定依法治村(社区)规划。
政法系统在运行中起着导向作用,基层法院、司法机关和派出所要积极参与依法治村(社区),主动承担责任。
县住房建设、交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加快实施村(社区)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3)深化“法律七步曲”,提高法律意识。
充分发挥我国普法“五大”宣传平台作用,按照“七大推进”的三年规划和年度任务,积极落实村(社区)普法“六个一”。
通过标语、车载广告、电子显示屏和宣传材料等方式,大力宣传与村民(社区)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努力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他们能够依法积极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四自”作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优势力量。
中共县委员会
组织部和乡镇要定期分析村(社区)两委的变化和班子的运行情况,充分匹配村(社区)两委的干部,使一部分人能做事情,有能力做事情。
乡镇要成立依法治村(社区)、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组织,组织力量认真落实“五大任务”。
同时,邀请有关部门对基层干部进行依法治村(社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五)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水平。
依法治村(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工作概念和方法尤其重要。
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完善党建相关制度,创新活动,落实党建领导,建立村(社区)大党委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二是要结合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调查调解、治安防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安全编制等工作。
三是结合完善村(社区)服务体系,在农村(社区)建立方便服务点、服务代理站和乡镇流动服务队,着力解决群众需求,夯实法治村“软环境”。
四是要结合村(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等。
努力提高依法治村(社区)的“硬”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