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8分钟精准训练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分钟精准训练(四)
1.(5分)(2017·陕西省师大附中二模)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装置,PQ 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将带有遮光片的小车从斜面上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在斜面底端Q 处固定有一个光电门,测出小车从开始运动到经过光电门处的距离L 及小车经过光电门处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 ,就能完成“合外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探究。

(1)某同学为了寻找合外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测出了几组L 与t 的数值,在坐标纸上画出了L -1
t
图象如图所示。

在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是( C )
A .小车的释放位置
B .小车的质量
C .导轨倾斜的角度
D .光电门的位置
(2)他为了更加直观的判断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在处理数据时,按照猜想他需要重新作图。

下一步应该尝试做出 L -1
t
2 图象。

(3)在此实验中,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的大小,会不会影响实验结论?为什么? 不影响,合外力包括摩擦力__
[解析] (1)小车经过光电门的速度是:v =d
t
(d 为遮光片的宽度),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 θ-μmg cos θ·L =1
2mv 2,联立可得:L =
d 2
2g
θ-μg cos θ
·(1t
)2
,由此
可知实验中需要保持不变的是导轨倾斜的角度,故B 正确,ACD 错误。

(2)由(1)可知尝试做出L -1
t
2的图象更直观。

(3)重力和摩擦力的总功W 也与距离L 成正比,因此不会影响探究的结果。

2.(10分)(2017·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模拟)实验室中有一块量程较小的电流表G ,其内阻约为1000 Ω,满偏电流为100 μA ,将它改装成量程为1 mA 、10 mA 双量程电流表。

现有器材如下:
A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50 Ω;
B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0k Ω;
C .电阻箱R ′,最大阻值9999 Ω;
D .电池
E 1,电动势3.0 V ;
E .电池E 2,电动势4.5 V ;(所有电池内阻均不计);
F .单刀单掷开关S 1和S 2,单刀双掷开关S 3,及导线若干。

(1)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为提高测量精确度,选用的滑动变阻器为 B __,选用的电池为 E __(填器材前的字母序号);采用此种方法电流表G 内阻的测量值 <__真实值(填“>”、“=”或“<”)。

(2)如果在步骤(1)中测得电流表G 的内阻为900 Ω,将电流表G 改装成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在此电路中,R 1= 10__Ω,R 2= 90__Ω。

[解析] (1)首先我们要知道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方法以及测量原理:如图甲,设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S 2打开时,设电流表满偏电流I g =
E
r +R +R g
,实验要求R ≫R g ,
R ≫r ,这样才有I g ≈E
R
,当S 2闭合时,R ′和R g 并联,并联后总阻值R 并<R g ≪R ,这样才有S 2
闭合后,电路中总电流几乎不变,仍然近似等于E R ,调节R ′使电流表半偏为I g
2,所以流过R ′
的电流也为I g
2,所以R ′=R g 。

从上述原理可知,S 2打开与闭合,近似认为干路中电流不变,
前提是R ≫R g 。

故实验器材选择应满足①电源电动势尽可能大,②R 尽可能大。

所以,滑动变阻器选阻值较大的B ,电池选用电动势较大的E 。

因闭合S 2时,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而电流计的电流为I g 2,可知通过R ′的电流大于I g
2
,则R ′<R g ,即测量值偏小。

(2)当接10 mA 量程时,根据欧姆定律:I g (R g +R 2)=(I 1-I g )R 1,当接1 mA 量程时,根据欧姆定律:I g R g =(I 2-I g )(R 2+R 2)代入数据解得:R 1=10 Ω,R 2=90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