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练习单选题: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基础巩固
1.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实行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下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B.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
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D.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
2.下列是历届联大在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加入了不结盟运动
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

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4.新时期的外交思想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要包括()
①反对霸权主义
②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
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④强调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任务区,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担负着控制太子港动乱、打击非法武装等多种急难险重任务,特别是在2010年海地“1·12”大地震后,为恢复海地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帮助落后国家维护稳定发展经济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结伴而不结盟外交
6.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我国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

”其中“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做出了对外开放的调整
④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7.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

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

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9.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

这说明()
A.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十八大提出了一整套外交政策的新理念
C.中国更加注重搞好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D.大国的崛起需要更加强硬的新外交政策
10.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钓鱼岛与中日关系的理解能力。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发动过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那时主要是因为我们弱小,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嚣张;而今天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不反思侵略历史,以收购中日有争议的领土,其实质是国内经济改革无出路,极右势力猖獗,经过改革开放强大起来的中国人民一定要勿忘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亦希望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能够一道抵制日本挑衅行为。

答案:D
2.解析:从票数的变化来看,呈现的是不断增长的趋势。

其因是亚非拉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解放,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也是中国得以恢复合法席位的原因之一,A项正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1971年,而中日建交、中美建交是在1971年以后,B、D两项排除;依据不结盟运动的知识点,其不是原因,C项排除。

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能力。

材料反映中国外交政策调整实行不结盟政策,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体现。

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首要的任务,“平衡两大阵营”与不结盟政策不符合,故A项不正确。

B项“疏远美苏两国”说法不正确;D项不能反映材料内容。

答案:C
4.解析:处理国家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国家利益,虽然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导致的矛盾,但新时期中国强调国际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答案:A
5.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相关历史内容作答。

结合教材及题干强调的“在联合国……。

”等内容能看出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选项不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C选项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虽然说法正确但与题干强调的特点不符。

D选项“不结盟”,也不符合题干强调的意思。

答案:A
6.解析:“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这一外交原则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有调整过,而是一以贯之的,排除②;①③④都属于1979年以来的“政策大调整”。

答案:B
能力提升
7.解析:本题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参加维和行动以
及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而朝核六方会谈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都属于区域性的外交活动,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

因此,正确答案为D 项。

答案:D
8.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既不同于北约、华约,也不同于以往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材料中提到的对抗美国的组织以及“新华约”等认识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都不吻合,都没有认清这一组织的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这种观点是对世界政治局势的错误认识,排除A;题干中并没有提到美俄争夺中国,C项不正确;D项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排除。

答案:B
9.解析: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这进一步强调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答案:A
10.解析: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海域实施护航是在联合国的授权之下的,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打击海盗不是反对霸权主义,排除干扰项A项。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