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气减水剂的正确使用和工程应用28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气减水剂的正确使用和工程应用2800字
摘要:引气减水剂具有引气剂的性能:引气、改善和易性、减小泌水和沉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抗浸蚀能力。
同时具备减水剂的性能:减水、增强以及对混凝土其他性能的普遍改善。
本文讨论了引气减水剂的正确使用和工程应用。
关键词:引气减水剂;使用;应用
Abstract:The air-entraining water reducing agent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air-entraining agent:bleed air,improve the workability,reduced bleeding and sedimentation,improve concrete durability,anti-erosion ability. Along with water reducing performance:less water,as well as general improvements to enhance other properties of concret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per use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entraining water reducing agent.
Keywords:air-entraining water reducing agent;Use;application
引气减水剂是一种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包括普通型的木质素磺酸盐、腐植酸盐、多元醇复合物、高效型的甲基萘磺酸盐缩合物、聚烷基芳基磺酸盐缩合物及聚羧酸缩合物。
引气减水剂具有引气剂的性能:引气、改善和易性、减小泌水和沉降,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抗冻融循环、抗渗)、抗浸蚀能力。
同时具备减水剂的性能:减水、增强以及对混凝土其他性能的普遍改善。
本文讨论了引气减水剂的正确使用和工程应用。
1.引气减水剂的特点
引气减水剂的最大特点是在提高混凝土含气量的同时,不降低混凝土后期强度。
在普遍改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更突出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抗渗等耐久性。
具有缓凝作用的引气减水剂还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因此目前在混凝土中单独使用引气剂的情况比较少,一般都使用引气减水剂。
2.引气减水剂的品种与性能
2.1普通引气减水剂主要是指木钙、木钠、糖钙类减水剂。
木质磺酸盐类减水剂本身就具有减水、引气及缓凝的特点,属引气减水剂的范畴。
如果引气量不够还可以与引气剂再复合,以增加引气量,但不可随便用增加木质磺酸盐类减水剂掺量的办法来调整含气量,否则会因为缓凝时间太长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糖钙减水剂本身只缓凝,很少引气。
因此可与引气剂或木质磺酸盐类减水剂复合成引气减水剂。
2.2高效引气减水剂萘系、葸系、树脂系、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均属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较高。
葸系减水剂(AF)其本身含有引气性,属高效引气减水剂。
其余几种都是非引气性的。
均可以与引气剂复合成高效引气减水剂。
引气减水剂中的引气性通常随减水剂掺加量的增大而提高。
而在相同引气量时,则两者分别可减少用量的1/3~1/2。
引气减水剂的效果亦随水泥品种、骨料粒径、施工条件不同而改变。
使用效果亦应经过试验来确定。
3.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的应用
引气剂在我国是应用最早的外加剂。
20世纪50年代松香热聚物引气剂就在水工混凝土中应用,但当时由于整个技术水平较低,复合技术还没有很好掌握,因此在水工混凝土以外
的混凝土应用时,由于强度下降明显而停止了使用。
在70年代以后由于引气减水剂的出现,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引气剂在国外也是普遍使用的,如日本几乎100%混凝土中使用引气剂。
他们通过试验发现坍落度在7.5cm以下的混凝土中,会在粗集料下方集中产生泌水,因而降低了抗压强度。
而掺人引气剂后,材料分离现象显著减小,日本混凝土中普遍使用引气剂,无引气剂的混凝土称为特殊混凝土。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即在北美的公路路面上使用文沙树脂引气剂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有资料表明,美国目前生产的混凝土中有2/3以上是掺有引气成分的。
我国当前也开始重视了引气剂的生产和应用。
过去由于引气剂质量不够好,更没有复合减水剂,因此在对引气剂的认知上产生了误区,认为只要使用了引气剂就必须牺牲强度。
这种看法有很大片面性。
随着工程质量对耐久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引气剂品质不断提高,复合技术被广泛采用,引气剂使用日益普遍。
4.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的正确使用
引气剂要发挥更大的效果,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1)掺加方法。
引气剂的掺量一般只有水泥质量的万分之几,50kg一袋的水泥只掺几克引气剂,这在施工现场是很难掺准的,而掺量过大的结果会导致强度下降。
因此在单掺引气剂时;先将引气剂配成溶液,再稀释到一定的浓度,再按要求掺人。
掺人时计量要准,搅拌要均匀。
(2)水泥及?胶狭稀K?泥细度大,用量多时要增加引气剂掺量。
粉煤灰对引气剂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使用粉煤灰时应适当增加引气剂的掺量。
(3)使用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搅拌、装卸、浇筑、振捣等方面尽可能保持稳定,使含气量波动范围尽量小。
由于近年来施工中采用高频(频率12000~19000Hz)插入式振捣器,在强烈的振动作用下,混凝土中气体容易外溢,造成含气量下降。
故对混凝土含气量有严格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高频振捣器振捣,而应采用一般频率的振捣器。
如果施工时只能使用高频振捣,则必须保持不同部位的振捣时间和振捣方法一致。
(4)混凝土中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时由于引人了一定量的气体,必然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变化,在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加以考虑。
在工程应用中,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几乎需要引气剂的混凝土均可使用引气减水剂。
而外加剂总的发展方向是复合多功能外加剂逐步代替了单一性能的外加剂。
比如在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一般都具有减水、引气、缓凝、坍落度损失小等特点,这就需要多种单一成分复合使用。
而作为引气成分,它的最重要品质在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换言之,可以提高混凝土寿命,更可以理解为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如何研制品质更优良的引气剂,如何使引气剂更好地发挥其在混凝土中的作用,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 田培、王玲.国家标准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6-2688(2017)07-0067-02
宋钢军(1968-),男,浙江嵊州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