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镇学区贾庄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
一、课程标准解读
新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要求的“判读经纬度”和前面“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判读经纬度应该在前面“地球仪”的研究中已经落实。

这里我们要重点落实的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及根据图例和注记辨别地理事物。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和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依据使用习惯辨别方向。

其中后面两种情况,学生在小学数学、科学或者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已经接触,是重点,但不是难点。

根据经纬网辨别方向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在地图上量算距离,一是要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二是要会进行图上距离的测量以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三是要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详略的关系。

尽管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已经学习过比例尺,这里仍然要作为重点,而且依然会是难点。

根据图例和注记辨别地理事物,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图例和注记在表达地理事物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的意识和习惯。

至于具体的图例,并不要求学生识记,因为学生在阅读各种地图的过程中自然会认识一些常见图例,刻意识记反而不利于学生对照图例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要求中,“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包括对不同主题地图的选择和不同详略地图的选择。

当然,这里并不需要我们给地图进行系统分类,只要学生能在部分常见地图中做出正确选择即可;“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是要根据需要,对照图例进行查找;“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不是要求一节课达成,需要从现在开始,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养成。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一方面要知道电子地图与遥感图像是两种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另一方面要了解它们常见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3.理解图幅一定,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4.能举例说明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

2.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判断经纬度、确定方向,认识一些常用的图例。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验性探究学习,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3.根据需要选择内容适宜、详略得当的地图,并对照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四、课时准备
1课时
五、教具准备
地图、经纬网、
六、授课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七、教学过程
同学们,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的工具。

俗话说:“一图在手,走遍天下”,可见地图的重要性。

如何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已成了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地图大家族”,和它们来一次零距离地接触,相信我们都是成功者!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猜一个谜语
一张画,虽不大,五洲四海全装下;
行军旅游好向导,学习时事请教它。

──打一常用地理工具
讲授新课(小组合作,活动探究,归纳提升)
一、学会阅读地图
老师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A组:什么是地图?
B组:比例尺(定义、公式、表示方式)?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应如何对比例尺的大小进行比较?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的关系应如何思考?
C组:地图上的方向判别有哪三种方法?如何在地图中确定方向?
D组:请阅读课文图1.25一些常用图例,进行下面的图例判断练习。

你会对照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讨论结果。

A组同学展示解读定义。

B组同学结合下面的三组地图,解说了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大小及其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C组同学结合下面的三幅地图,精心设计了思考题,解说了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个方法。

D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图例判断练习的成果,并结合A组同学讲解时用到的台湾岛地图,给大家解说了怎样根据图例和注记读取地图中的有用信息。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岛的铁路线选线时既考虑到了地形条件(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反映),又考虑了穿过居民点(图中的居民点可以反映),河流的流向也可以由图示的地形条件进行思考。

这就说明了,根据图例和注记读取地图中的有用信息是我们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

老师点拨提升,拓展、延伸学生对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的知识。

承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地图,你知道怎样才能选择出适用的地图吗?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老师多媒体呈现各种主题的地图。

电子地图的广泛应用:老师上网百度电子地图──城市通,两步查阅家乡莱阳。

接着再去一下首都北京吧,在“地图搜索:您想去哪儿?”里面输入北京,GO!我们又来到了北京。

老师点拨提升,让学生达成对选择适用地图的思路感悟。

■板书设计,整合思路
■课后作业
完成学案及课时练练习题
■实践探索
了解了电子地图,大家尝试一下自己上网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吧,下节课找同学到讲台电脑上给大家展示分享,利用地图,向大家介绍你最想去的地方。

八、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