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4.5方山子传 大铁椎传+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作品
方山子传大铁椎传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hěng)当.世(dānɡ)冠.服(guān)
B.著.帽(zhuó) 谪.居(zhé) 矍.然(jù)
C.奴婢.(bì) 萧.然(xiāo) 园宅.(zhái)
D.两骑.(jì) 精悍.(hàn) 垢.污(gòu)
解析:B项,“矍”应读“jué”。
答案:B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往往阳狂垢污
B.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
C.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D.扣其乡及姓字
解析:A项,“阳”通“佯”。
B项,“有”通“又”。
D项,“扣”通“叩”。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稍壮,折节
..读书
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B.环堵
..萧然
环堵:环绕房屋的院墙。
C.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
..好剑,用财如粪土
使酒:因酒使性。
D.往往阳狂
..垢污,不可得而见
阳狂:假装疯癫。
解析:B项,环堵:不指院墙,而指四墙,指屋中。
答案:B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
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
..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
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
使从事
..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
..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
..阳狂垢污
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
..乎
C.而妻子
..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D.使从事
..于其间
解析:A项,往往:常常,古今同义。
B项,遗像:这里指遗留下来的样子,今义指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C项,妻子:这里指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D项,从事:这里指任职,今义为投身到(事业中去)。
答案:A
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隐”字“侠”字是一篇的主脑,下面能够表现出方山子“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①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②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④晚乃遁于光、黄间
⑤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
解析:②④表现的是“隐”。
答案:A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会;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方山子出身世代功臣门第,他的家原来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在黄河北岸有大片土地,足以让他过豪华舒适的生活。
但他不慕荣利,放弃了这些而甘愿隐居在荒山里,说明他是一个追求精神上独得其乐的人。
解析:A项,“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见了。
答案:A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参考答案:(1)方山子也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2)然而他都抛弃了,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由于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
许秀才传
[清]魏禧
许王家,字君聘,一字乂民,苏州长洲县人也。
少好学,以名节自励。
甲申国变①,王家闻之,悲号不食。
久之,奉父母挈.家隐居澄河东之姚澄。
乙酉
..北兵南下,八月下剃发令,王家慨然太息曰:“父母冠.我时,祝我为何如人?此发岂复可毁伤耶?”或劝王家曰:“君一秀才耳。
未食天禄,奈何遽以身殉乎?”王家曰:“吾已名列学宫,亦朝廷士也。
”以父母属.妻顾氏曰:“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
”父母素知王家为人,亦忍涕谓王家曰:“汝行汝志,勿以我二人为念。
”王家乃整衣
冠赴河水而死,时年三十有九。
妻顾氏亦挈两女赴河,水浅,人救之不得死。
亲戚乃群绕顾氏相与语之曰:“夫殉义,妻保.孤可也。
且汝夫以堂上二人托汝,今背其言,陷夫于不孝,虽死,汝夫犹将恨汝。
”收王家尸殓之,色如生,衣冠肃然不乱,观者百数十人皆惊叹。
魏禧曰:“王会者,笃实君子也,与禧善,长为禧道许秀才事。
甲申国变,吴门诸生许玉重饿死于学宫。
二许不知同宗族否。
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禧亦故诸生,方偷活浮沉于时,视二许能不愧死入地哉!”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
禧曰:“此不可以责望天下士。
士苟
奋然出此,虽圣人不以为过。
主上殉社稷
..
..,公卿崩角稽颡恐后期,及夫毁章甫,裂缝掖②,昔之鸣玉
垂绅
..者,莫不攘臂争先,效仿之惟恐其万一之不肖。
于此有贫贱士,不食朝廷升斗之禄,无一级之爵,顾毅然舍其躯命,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惜夫穷乡下里匹夫老生之以死殉义者,多有其人,禧不及闻,闻之或不详,而不能为之传.也。
”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于景山自尽。
是年为甲申年,时称“甲申国变”。
②毁章甫,裂缝掖:章甫、缝掖均为古代儒者的服饰,此处以“毁章甫,裂缝掖”指清兵入关之后,勒令汉人剃发易服,改变正统。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父母属.妻顾氏属:托付。
B.夫殉义,妻保.孤可也保:养育。
C.何.许氏之多奇男子也何:为什么。
D.不能为之传.也传:作传。
解析:C项,何:多么。
答案:C
9.导学号71804015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乙酉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把天干和地支结合起来纪年的一种方法。
“甲申之变”中的甲申是乙酉的前一年。
B.“冠”指行冠礼、加冠,是男子二十岁时举行的成人礼,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C.社稷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
社,谷神;稷,土神。
后成为国家的代称。
D.鸣玉指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使之相击发声。
垂绅指大带下垂。
后两者都借指在朝为官。
解析:C项,“社”是土神,“稷”是谷神。
答案: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清军的剃发令,许秀才决心抗命殉国。
得到父母的支持,许秀才投河而死。
入殓时面色如常,衣冠整齐。
B.在丈夫许秀才以死殉义后,顾氏也带着女儿跳河自尽,被救起后,亲友劝她不要违背丈夫的遗言,让丈夫背上不孝之名。
C.魏禧觉得自己在国破家亡之后苟且偷生,不能与两位许姓读书人的凛然大义相比,十分羞愧。
D.魏禧认为,那些以死殉义的平民百姓比那些追随崇祯皇帝而死的达官贵人更值得后人敬仰与铭记。
解析:D项,对达官贵人的死说法有误。
答案:D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善事堂上,吾不能终养为孝子矣。
(2)或谓以诸生死国难及争毛发丧其元为已甚。
(3)以争名义于毫末,震天地而泣鬼神,虽夷、齐何以加焉!
参考答案:(1)你好好地侍奉两位老人,我不能做孝子供养他们终老了。
(2)有些人认为读书人为国家变故而死和为了保住头发而失去生命这些事是过分的事。
(3)在很小的地方争取美名与大义,使天地震撼,使鬼神哭泣,即使是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也不能超过他们!
参考译文许王家,字君聘,一字乂民,苏州长洲县人。
年少好学,用高尚的名誉节操来自我勉励。
甲申年发生了国难,许王家听到这个消息,悲痛地号哭绝食。
后来为了奉养父母,带着全家在澄河东面的姚澄隐居。
乙酉年清兵南下,八月下达了剃发令,许王家激昂感叹地说:“父母给我行冠礼时,向天祷告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头发怎么可以再损伤呢?”有人劝许王家说:“你只是一个秀才。
没有得到朝廷的俸禄,为什么就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殉国呢?”许王家说:“我的名字已经列于学宫的学生名单上,也算是朝廷的大臣了。
”于是把父母托付给妻子顾氏说:“你好好地侍奉两位老人,我不能做孝子供养他们终老了。
”许王家的父母向来知道儿子的为人,也含泪对儿子说:“你就实现你的志愿去吧,不要挂念我们二老。
”许王家于是整理衣冠跳河而死,终年三十九岁。
他的妻子顾氏也带着两个女儿跳河,因为河水太浅,被人救起来没有死。
亲友于是围着顾氏一起对她说:“丈夫为了大义而死,做妻子的应该活下来养育他的遗孤。
况且你丈夫把父母托付给你,你现在死了就是违背了他的遗言,让你的丈夫背上不孝之名,即使你死了,你的丈夫仍将恨你。
”将许王家的尸体入殓,(看到)许王家尸体如同活着一样,衣冠端正没有凌乱,一百多个围观者都惊叹不已。
魏禧说:“王会,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君子,和我关系很好,常向我说起许秀才的故事。
甲申年发生国难,苏州的生员许玉重在学宫里绝食而死。
这两位许姓的义士不知道是不是同宗族。
许氏家族的奇男子多么多呀!魏禧我也曾经是生员,如今在当世苟且偷生,辗转沉浮,与两位许姓义士相比难道不要羞愧万分吗!”有些人认为读书人为国家变故而死和为了保住头发而失去生命这些事是过分的事。
魏禧我却认为:“不能用这种观点来要求和期望普天下这样做的义士。
如果他们是出于激愤而做这样的事情,就算是圣人也不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过分的。
崇祯皇帝殉国的时候,文武百官纷纷前来磕头下跪,生怕延误时间,等到清朝定国,要变更正统之时,昔日的明朝官员们又全都愤怒万分,争先恐后地效仿崇祯皇帝殉国,唯恐自己担上一丁点大逆不道的罪名。
在这个时候,有许多贫穷低贱的义士,没有接受过明朝廷任何的俸禄和官爵,却毅然地舍弃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在很小的地方争取美名与大义,使天地震撼,使鬼神哭泣,即使是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也不能超过他们!只可惜在乡下地方,为大义而牺牲的平民百姓有很多,而我魏禧要么没听说他们的事迹,要么听说了又没有详细了解,不能为他们作传。
”
三、表达能力提升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①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
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②,而不是表现形似。
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运用变形、夸张,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
因此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参考答案:①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②重在表现神似
③夸张和变形
13.“两会”召开期间,“人民网”总会开展有关热点问题网民关注度的调查,下面是2015年和2016
(1)与前一年相比,2016年网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哪些特点?(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2)请根据所呈现出的特点向政府部门提出两条建议。
参考答案:(1)特点:社会保障、医疗药品、居民住房、教育发展的位次都有不同幅度上升,其中,社会保障位次上升迅速,成为网民最大的关注点;反腐倡廉、收入分配问题关注位次有所下降;环境保护位次稳定,没有变化。
(2)建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