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酶活性低是因为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B.T2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时提供的活化能最多
C.T1→T2的过程中,淀粉酶的活性逐渐提高
D.T3时是保存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2.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
判断正确的是
A.抑郁症患者有较多FGF9的根本原因是合成FGF9的酶的活性较高
B.可通过抑制X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来治疗抑郁症
C.FGF9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
D.FGF9通过胞吐从细胞中出来作用于靶细胞,属于细胞间直接信息传递
3. 某科研小组探究pH对月鳢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H过低和过高时胰蛋白酶活性降低的原因相同
B.pH过高或过低会促使胰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从而使其失活
C.该实验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因pH过高导致的胰蛋白酶被破坏的程度
D.pH由过低升高到过高时,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4.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两次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
5.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细胞代谢紊乱
B.pH偏离正常范围
C.渗透压下降
D.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6.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对此现象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基因的启动部位被甲基化修饰属于表观遗传
B. 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无关
C. 细胞质中的调控因子对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D. 正常细胞的分化可体现出细胞层次上的表观遗传
7. 如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研究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
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高茎中纯合子占1/4
C.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
8. 根据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A.①表示脱氧核糖核苷酸,①~①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B.①表示固醇,①~①分别表示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
C.①表示糖类,①~①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D.①表示细胞中含DNA的结构,①~①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9.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10. 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主要是通过()
A.性状的遗传推知的
B.显微镜观察发现的
C.理论分析总结的
D.测交实验总结的
11. 用盐腌制的蔬菜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腐败变质,这可能是因为()
A. 蔬菜细胞渗透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足够营养
B. 蔬菜细胞吸收盐分过多而死亡,不能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足够营养
C. 微生物细胞渗透失水过多,难以生长繁殖
D. 微生物细胞吸收盐分过多,难以生长繁殖
12. 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在细胞膜上合成
B.图示过程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能够运动
C.由该实验结果说明细胞膜的流动速率受温度影响
D.该实验可证实细胞膜结构“模型”中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的观点
13. 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一般需下列哪些条件()
①消毒灭菌①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①适宜的温度①充足的光照①充足的养料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14.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硫元素
C.玉米的遗传物质全部分布在染色体上
D. HIV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
15.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正确的结论是()
A.叶绿体在细胞内是固定不动的
B.叶绿体在细胞是均匀分布的
C.叶绿体的存在是叶片呈绿色的原因
D.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含线粒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000倍以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B. 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C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D. 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是因为有A TP驱动
17. 下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①①①分别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乙烯
B.激素①①①在促进幼苗生长的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C.激素①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D.在黄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除图中所示激素外,还有其他植物激素发挥作用
18. 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种子萌发时,细胞中①/①的值会增大
B. ①与①具有相同的结构,故萌发能力相同
C. 种子萌发后发育成完整植株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导致种子的干重下降
19. 当感知到危险时,线虫神经元会释放大量酪胺,触发逃跑反应,使线虫能够逃脱“敌人”。
酪胺的部分作
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胰岛素样蛋白的作用类似于胰岛素。
A. 胰岛素样蛋白运出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 酪胺可促使细胞吸收葡萄糖以满足逃跑反应所需能量
C. 与人体肾上腺素类似,酪胺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 酪胺发挥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20. 当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成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肝脏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组织水肿
C.因为气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跨膜,因此细胞内液中O2浓度不可能比细胞外液中的高
D.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主要通过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特别是Na+和Cl-)来维持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研究细胞生物膜系统在医学和生产过程中都有很广阔的前景。
(1)生物膜系统的__________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若要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人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
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斑块的生长。
(3)膜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能够被一定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
为研究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是位于肽段I还是肽段①,设计实验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膜蛋白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位于____________。
(4)某科研兴趣小组为研究细胞膜等生物膜的特性,比较了某种细胞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
①图中水分子进出细胞膜方式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扩散。
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甘油、CO2、O2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速率不同,说明__________可能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22. 下图是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I2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病属于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遗传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I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III12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
(3)假如III9和III12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23. 研究表明,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DNA也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就是DNA指纹技术。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我们可以根据分析指纹图的吻合程度来帮助确认身份,因为DNA能够储存遗传信息,而且不同个体的DNA的_____各不相同,故每个人的DNA指纹图都是独一无二的。
DNA分子中遗传信息量非常大,原因是_____。
(2)在现代刑侦领域中,DNA指纹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DNA指纹技术还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等。
如图是通过提取某小孩和其母亲以及待测定的四位男性的DNA,分别经合适的酶处理后,形成若干DNA片段,然后进行电泳等一系列步骤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请分析:F1~F4中,谁是该小孩真正生物学上的父亲?_____,为什么?_____。
(3)DNA分子中,(A+T)/(G+C)、(A+C)/(T+G)中能体现DNA分子特异性的是_____。
24. 为探究甲状腺吸收碘量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系,某兴趣小组用正常小鼠进行实验,测定甲状腺吸收
131I量。
主要步骤如下:
①给小鼠饲喂一定量的131I,测24小时内甲状腺吸收131I量(第一次);
①每日给小鼠饲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何喂7天;
①再次给小鼠间喂一定量的131I,测24小时内甲状腺吸收131I量(第二次);
①比较两次吸收131I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能______________,促进机体产生能量。
(2)连续7天给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后,第二次吸收131I量比第一次的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人类有一种自身免疫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________。
若参照上述实验方法测定,与第一次相比,患者第二次吸收的131I量_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几乎不变”)。
(4)通过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反应较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机盐是存在于生物体内和食物中的矿质营养素,该题目中所体现无机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内质网应激是指某种原因使细胞中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的一种细胞器病理状态,研究发现该过程是导致①型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请回答问题。
(1)①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胰岛素等蛋白质由于___________,被叫做分泌蛋白。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___________这些细胞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2)内质网膜面积广阔,分析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若要研究细胞中内质网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是否与内质网的结构发生变化有关,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开,获取内质网进行观测。
(3)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蛋白质TRIB3与①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其研究结果如下。
①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相关蛋白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
研究人员认为TRIB3介导了内质网的应激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进一步研究TRB3、内质网应激与①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其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B
3. A
4. A
5. A
6. B
7. A
8. A
9. C
10. A
11. C
12. A
13. D
14. B
15. C
16. AD
17. AB
18. AD
19. BC
20. BCD
21.
(1).分隔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
(3).内质网
(4).流动性
(5).肽段1
(6).不是
(7).图中水分子在细胞膜中的通透性与人工膜的通透性不同
(8).分子大小
22.
(1).常染色体显性
(2).隔代遗传,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3).aaXBXb
(4).II7
(5).
(6).
23.
(1).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或碱基排列顺序)
(2).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多,且排列顺序极其多样化
(3).F2
(4).C的DNA指纹图中一条带与M DNA指纹图中的一条带相同,另一条带与F2DNA指纹图中的一条带相同
(5).(A+T)/(G+C)
24.
(1).提高细胞代谢速率,
(2).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因此吸收131I量减少
(3).上升
(4).几乎不变
(5).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递需要时间长,而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需要时间短
(6).生物体内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5.
(1).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3).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点,利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4).差速离心
(5).CHOP为内质网应激反应标志蛋白,TRIB3的变化与CHOP基本一致
(6).TRIB3浓度的高低、内质网应激的有无
(7).TRIB3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会引发胰岛B细胞凋亡,从而导致II型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