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南酸枣果实品质分析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产地南酸枣果实品质分析评价
夏诗琪;黄丽莉;丁伟;杨春霞
【摘要】以26个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为实验材料,对果实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和总酸共6种成分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南酸枣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黄酮含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43.39%。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来源于广西桂林(GXGL)的南酸枣果实品质最好,其次是福建政和(FJZH)、福建南平(FJNP)、江西永丰官山林场(JXGS)、江西井冈山(JXJGS)、江西广丰(JXGF)和浙江开化(ZJKH)果实。

研究成果可为南酸枣果用品种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名称】《南方林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04
【总页数】6页(P39-44)
【关键词】南酸枣;不同产地;果实品质;分析评价
【作者】夏诗琪;黄丽莉;丁伟;杨春霞
【作者单位】[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1]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54.4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为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又名酸枣树、酸醋树、五眼果树等,为速生多用途优良树种,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1],具有较
高食用、材用及药用价值。

已有研究表明,南酸枣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膳食纤维、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等成分[2-3],目前已利用南酸枣果
实开发出南酸枣糕、果汁、果酱等一系列果用产品,且规模不断扩大,对南酸枣原料需求逐渐增多,很难保证果实品质统一,品质差异增加了南酸枣果实加工成本。

因此,必须从源头把好南酸枣果实的质量关。

由于受气候环境及遗传因素等影响,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存在较大差异。

以往对南酸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用方面,对果用方面研究较少。

近年来,随着南酸枣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南酸枣果用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集中在有效成分的分析和提取[4-5]、加工工艺研究[6-7]等方法方面研究,对南酸枣果实品质分析评价较少。

在果用品种良种选育上,侧重点在果实成熟期、产量、可食率等指标[2,8],忽略了果实品质指标。

在此研究背景下,项目组调查和收集了26个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用种质资源,测定了果实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和总酸共6类成分,
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探究了种源地和品质的关系,采用综合评分法对26个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优良种源,以期为南酸枣品种选优提供充足的材料和依据,并为南酸枣果实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南酸枣鲜果样品分别从江西、福建、广西、湖北、湖南及贵州等省份采集(表1),均为地上捡拾的成熟落果,每个产地收集3~5株野生南酸枣优树的果实。

鲜果去果皮去核,取果肉于烘箱中烘干,然后打成粉末,备用。

表1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的来源Tab.1 The abbreviation and regions of Ch.axillaries序号样品编号产地来源1 CQ 重庆市重庆市FJDT 福建省大田县福
建省大田县赤头板林业育林场3 FJJW 福建省建瓯县福建省建瓯县吉阳乡坑头村4 FJNJ 福建省南靖县福建省南靖县虎伯寮乡5 FJNP 福建省南平县福建省南平县教学林场6 FJSM 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教学林场7 FJZH 福建省政和县福建省
政和县杨源乡8 GXGL 广西省桂林市广西省桂林雁山9 GZGY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贵阳南明10 HBCY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自治县湖北省宜昌市长阳自治县11 HN 湖南省新化县湖南省新化县12 JXCY 江西省崇义县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冷水寨村13 JXGF 江西省广丰区江西省广丰区铜钹山林场14 JXGS 江西省永丰县江西省
永丰县官山林场15 JXJDZ 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西省景德镇枫树山林场三宝分场16 JXJGS 江西省井冈山市江西省井冈山市长古岭林场17 JXJLS 江西省龙南县江西
省龙南县九连山林场18 JXJS 江西省吉水县江西省吉水县樟山乡陈家塘村19 JXNC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石埠乡南昌植物园20 JXPZ 江西
省彭泽县江西省彭泽县黄岭(桃江岭)21 JXWN 江西省武宁县江西省武宁县22 JXWY 江西省婺源县江西省婺源县文公山23 JXWZ 江西省万载县九龙垦殖场江
西省万载县九龙垦殖场24 JXYF 江西省永丰县江西省永丰县七都乡石马村25 JXYY 江西省弋阳县江西省弋阳县旭光乡26 ZJKH 浙江省开化县浙江省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2
1.2 实验试剂
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乙醇、茚三酮、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氯化钠、氯化钾、浓硫酸、咔唑、草酸铵、3,5-二硝基水杨酸均为分析纯,芦丁、谷氨酸标准品、半乳糖醛酸标准品、葡萄糖标准品。

1.3 实验方法
1.3.1 果实中营养成分测定。

可溶性膳食纤维测定依据国标GB/T 5009.88-2008
方法[9],果胶含量测定采用咔唑比色法[10],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硝酸铝-亚硝酸
钠法[11],氨基酸的含量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12],还原糖含量测定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13],总酸测定采用电位滴定法[14]。

1.3.2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的测定分析
对26个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样品进行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和总酸成分指标的测定,结果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不同产地中南酸枣果实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以福建大田样品为最高,江西弋阳样品含量最低;果胶以福建南平样品为最高,其次为江西景德镇样品和江西龙南样品,湖南新化样品含量最低;黄酮含量以重庆样品为最高,其次为福建政和样品,湖南新化样品含量最低;氨基酸含量以广西桂林雁山样品为最高,以湖南新化样品为最低;还原糖含量差异不大,以福建政和样品为最高,以湖北宜昌样品为最低;总酸含量以江西新建样品含量最高,其次为福建南平样品和江西永丰样品,贵州贵阳样品中总酸含量最低。

2.2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含量的分布规律
表2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的成分测定分析结果Tab.2 The results of component indicators of Ch.axillari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总酸/mg·g-1 CQ 13.74 17.41 3.87 0.29 5.12 15.67 FJDT 21.06 17.45 2.62 0.24 5.14 15.16 FJJW 14.09 17.02 2.76 0.28 4.86 14.94 FJNJ 19.18 17.03 2.35 0.23 4.90 16.73 FJNP 20.33 22.08 1.38 0.54 4.31 20.85 FJSM 15.05 15.98 1.19 0.25 4.66
13.83 FJZH 20.26 16.03 3.86 0.32 5.24 15.82 GXGL 20.42 17.13 2.00 0.77
5.11 15.71 GZGY 13.19 17.70 1.54 0.21 4.64 12.22 HBCY 15.84 1
6.23 1.23 0.45 3.93 19.95 HN 9.48 9.68 0.73 0.19 4.94 1
7.61 JXCY 17.01 16.03 1.28
0.37 4.74 18.55 JXGF 17.08 17.74 2.31 0.50 4.82 16.77 JXGS 16.98 17.06
1.88 0.58 4.83 20.22 JXJDZ 13.66 19.33 1.34 0.51 4.84 1
2.70 JXJGS 16.54 15.61 2.84 0.56 4.79 16.19 JXJLS 20.18 19.41 2.03 0.31 4.38 19.89 JXJS 15.45 17.47 1.59 0.36 5.05 1
3.40 JXNC 13.44 1
4.44 1.29 0.51
5.04 20.92 JXPZ
16.28 15.13 1.51 0.54 4.52 14.26 JXWN 15.20 17.46 1.26 0.57 4.38 17.08 JXWY 12.44 15.76 1.38 0.32 5.11 16.05 JXWZ 17.35 16.98 1.61 0.37 4.99 15.04 JXYF 17.54 17.31 1.48 0.42 4.97 16.58 JXYY 9.40 15.20 0.95 0.31 4.57 15.96 ZJKH 16.71 17.51 1.82 0.29 4.73 19.63样品编号可溶性膳食纤维/mg·g-1果胶/mg·g-1黄酮/mg·g-1氨基酸/mg·g-1还原糖/mg·g-1
图1显示的是各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含量的分布分布规律。

从整体来看,果胶(B)、黄酮(C)、氨基酸(D)和还原糖(E)的含量分布较为集中。

果胶含量主要分布在 12~17mg·g-1和 17~22mg·g-1,分别占资源总数的42.31%和53.84%;黄酮含量主要分布在1~2 mg·g-1,占资源总数的69.23%;氨基酸含
量主要分布在 0.2~0.6mg·g-1,占资源总数的 92.3%;还原糖含量主要分布在4~5mg·g-1,占资源总数的70.23%。

可溶性膳食纤维(A)和总酸(F)的分布较为分散。

南酸枣果实中营养成分分布规律也从侧面证实南酸枣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地理差异,可以依据加工目的筛选不同用途的南酸枣果用优良种源。

2.3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变异情况分析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含量的变异结果见表3,南酸枣果实中6种营养成分总体来看变异较大,其中变异最大的是黄酮含量,变异系数达到43.39%,黄酮含量最大值为3.87 mg·g-1,最小值为0.73mg·g-1,说明不同产地间南酸枣果实中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可作为果用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次是氨基酸的含量,平均含量为0.40 mg·g-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77mg·g-1和0.19mg·g-1,变异系数为36.6%;还原糖含量在不同产地之间变异最小,其变异系数仅为6.41%;
此外,南酸枣果实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和总酸含量的差异相对较小。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不同产地间南酸枣果实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果用南酸枣选优的重要参考指标。

图1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含量的分布规律(A:可溶性膳食纤维;B:果胶;C:黄酮;D:氨基酸;E:还原糖;F:总酸)Fig.1 Distribution rule on com ponent indicators of Ch.axillari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A:soluble dietary fiber,B:pectin,C:flavonoids,D:amino acid,E:reducing sugar,F:total acid)
2.3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变异情况分析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含量的变异结果见表3,南酸枣果实中6种营养成分总体来看变异较大,其中变异最大的是黄酮含量,变异系数达到43.39%,黄酮含量最大值为3.87 mg·g-1,最小值为0.73 mg·g-1,说明不同产地间南酸枣果实中
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可作为果用良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次是氨基酸的含量,平均含量为0.40 mg·g-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77mg·g-1和0.19mg·g-1,变异系数为36.6%;还原糖含量在不同产地之间变异最小,其变异系数仅为
6.41%;此外,南酸枣果实中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和总酸含量的差异相对较小。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南酸枣果实品质在不同产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作为果用南酸枣选优的重要参考指标。

2.4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定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26个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定,每个测定指标分为
5个等级,等级间距=(最大值-最小值)/分级数,每个测定指标的等级标准及
指标值见表4。

根据表4的分级标准,对26个产地的南酸枣果实中的6种指标含量进行评价,综合各指标得分,得出各个产地的综合分值(表4)。

表5结果显示,综合评分在20以上的产地有7个,其中以GXGL果实品质最好,其次是FJZH、FJNP、JXGS、JXJGS、JXGF和ZJKH果实。

3 结论
由于遗传、气候环境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不同产地南酸枣果实品质存在差异,项目组采集了26个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测定黄酮、可溶性膳食纤维等6种营养成分含量,发现6种营养成分在26个产地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以黄酮含量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43.39%,其次为果实中氨基酸含量,变异系数为36.6%;并且,各个成分在不同产地之间分布特征也存在差异,果胶、黄酮、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布较为集中,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酸的分布较为分散。

表3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成分变异情况Tab.3 The variations of com ponent indicators of Ch.axillari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注:类型数目为26。

项目可溶性膳食纤维/m g·g-1果胶/mg·g-1黄酮/mg·g-1氨基酸/mg·g-1还原糖/mg·g-1总酸/mg·g-1最大值 21.06 22.08 3.87 0.77 5.24 20.92最小值 9.40 9.68 0.73 0.19 3.93 12.21平均值 16.07 16.78 1.85 0.40 4.79 16.61标准差 3.14 2.12 0.80 0.14 0.31 2.49变异系数/% 19.56 12.61 43.39 36.60 6.41 15.97
目前,还未查到不同产地南酸枣果实品质分析评价方面的文献报道,本研究以全国26个产地的南酸枣果实样品为对象,对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来源于广西桂林(GXGL)的南酸枣果实品质最好,其次是 FJZH、FJNP、JXGS、JXJGS、JXGF 和 ZJKH果实,结合以往研究的成果[15]及果实产量等指标,进一步筛选出果用南酸枣优良种源和优良单株,为南酸枣果用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表4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等级标准及指标值Tab.4 Grade standard and index value of fruit quality in 26 differrent regions of Ch.axillaries等级可溶性膳食纤维/mg·g-1 果胶/mg·g-1 黄酮/mg·g-1 氨基酸/mg·g-1 还原糖
/mg·g-1 总酸/mg·g-1 1 9.40~11.73 9.68~12.16 0.80~1.43 0.14~0.26
3.93~
4.19 12.21~13.95 2 11.73~14.06 12.16~14.64 1.43~2.06 0.26~0.38
4.19~4.45 13.95~1
5.69 3 14.06~1
6.39 14.64~1
7.12 2.06~2.69 0.38~0.50
4.45~4.71 1
5.69~17.43 4 1
6.39~18.72 1
7.12~19.60 2.69~3.32 0.50~0.62 4.71~4.97 17.43~19.17 5 1
8.72~21.06 1
9.60~22.08 3.32~3.95 0.62~0.77 4.97~5.24 19.17~20.92
表5 不同产地的南酸枣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Tab.5 Com 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fruit quality in 26 different regions of Ch.axillaries样品编号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总酸综合评价样品编号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黄酮氨基酸还原糖总酸综合评价CQ 2 4 5 2 5 2 20 FJDT 5 4 3 1 5 2 20 FJJW 3 3 4 2 4 2 18 FJNJ 5 3 3 1 4 3 19 FJNP 5 5 1 4 2 5 22 FJSM 3 3 1 1 3 1 12 FJZH 5 3 5 2 5 3 23 GXGL 5 4 2 5 5 3 24 GZGY 2 4 2 1 3 1 13 HBCY 3 3 1 3 2 5 17 HN 1 1 1 1 4 4 12 JXCY 4 3 1 2 4 4 18 JXGF 4 4 3 3 4 3 21 JXGS 4 3 2 4 4 5 22 JXJDZ 2 4 1 4 4 1 16 JXJGS 4 3 4 4 4 3 22 JXJLS 5 4 2 2 2 5 20 JXJS 3 4 2 2 5 1 17 JXNC 2 2 1 4 5 5 19 JXPZ 3 3 2 4 3 2 17 JXWN 3 4 1 4 2 3 17 JXWY 2 3 1 2 5 3 16 JXWZ 4 3 2 2 5 2 18 JXYF 4 4 2 3 4 3 20 JXYY 1 3 1 2 3 3 13 ZJKH 4 4 2 2 4 5 21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江苏植物研究所.江苏植物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31-432.
[2]刘晓庚,陈优生.南酸枣果实的成分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3):35-40.
[3]聂长明,文松年,李忠海,等.南酸枣果实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1996(3):15-19.
[4]袁敏.南酸枣果胶的提取及性质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6.
[5]徐金龙.南酸枣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其功能性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6]熊曼萍.南酸枣蔗汁果酒发酵工艺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0(11):79-82.
[7]王召君.南酸枣风味研究及营养强化枣糕制备[D].南昌:南昌大学,2014.
[8]Paudel K C,Pieber R,Klumpp R,et al.Evaluation of Lapsi tre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Roxb.)for fruit production in Nepal[J].Die Bodenkultur,2003,54(1):3-9.
[9]GB/T 5009.88-2008.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
[10]钟静萍,廖威,麻文胜,等.罗汉果果胶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7(2):18-20.
[11]吴亮亮,石雪萍,张卫明.花椒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10):372-374.
[12]杨远帆,倪辉,吴黎明.茚三酮法测定蜂蜜及果葡糖浆中的氨基酸含量[J].中国食品学
报,2013,13(2):171-175.
[13]彦繁鹤,周金梅,吴如春.DNS法测定甘蔗渣中还原糖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2):126-128.
[1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ⅧA)[M].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15]黄丽莉,李万和,龚斌,等.不同产地南酸枣果实性状分析及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
发,2016,37(2):2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