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8《醉翁亭记》练习长春版(2021-2022学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阅读训练】
1、文中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一句话是“ "。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名之者谁”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属予作文以记之C、两狼之并驱如故D、箕畚运
于渤海之尾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成语( )(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⑴泻出于两山之间也泻⑵有亭翼然翼⑶饮少
辄醉辄
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哪两句话进一步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
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太守醉也".
【阅读训练】
1、写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中写春夏秋冬景色
的原句。

ﻬ春:夏:秋: 冬:
2、联系全文,可以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一种()
A、被贬之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
“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3、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和。

4、语段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也具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所抒发的的旷达胸襟。

5、“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

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6、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

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拓展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文〕“若夫阴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⑵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⑶日出而林霏开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落而石出者 A、黑质而白章 B、云归而岩穴暝C、学而不思则罔
D、吾恂恂而起
3、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甲乙两段文言文都是写景的名段,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甲段写了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乙段写了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②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释〕①此:指滁州。

②掇:拾取,采取③上:皇上④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佳木秀而繁阴秀:⑵遂书以名其亭焉名: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⑵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思想?
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四.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②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阅读大量的文学书籍,是形成成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根本,也为我日后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迷恋小说,才能圆作家梦;茶余饭后讨论唐诗宋词,才能实现诗人梦。

①阅读大量文学书籍不一定是形成成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根本。

四、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林清玄去访问三位画家,第一位画家,一向以“难产”著名。

告诉林清玄:“我作画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
第二位画家,一向以“快手"著称.告诉林清玄:“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第三位画家,则对林清玄说:“我想画就画,不为什么。

艺术就像偶然的散步。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阅读训练】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B3、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4、⑴有座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一样,高居在泉水的上边.⑵醉翁的情趣不在酒,而是在于山水之间。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⑴泻:倾泻⑵翼:象鸟张开翅膀⑶辄: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二.【阅读训练】
1、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
2、B
3、美丽的山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也说明太守治理有方。

三.【拓展比较阅读】
一.1、⑴隐没,隐藏⑵离开⑶散开,消失 2、B 3、野花开了,散发着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4、阴雨连绵悲(悲伤、忧伤); 朝暮四季乐(喜悦、欢乐) (二)1、⑴开花,这里是滋长的意思⑵离开2、⑴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⑵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仰头望山,低头听泉声.日:“每天"不现实,应当为“经常”。

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4、与民同乐
ﻬ5、相同点: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⑴甲文以“秀”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具备,精确熨帖。

⑵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不同点:乙文用散句描写。

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四.答案:①阅读大量文学书籍不一定是形成成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根本。

②迷恋小说不一定就能圆作家梦。

③讨论唐诗宋词不一定就能实现诗人梦。

五.[参考立意]
本材料中的三个画家谈画画,不仅是谈艺术,也是在谈生活.对于这个材料,可以分别从每位画家的角度来立意.
从第一位画家可以作以下立意:
人为使命而生,要活得有庄严感;对事业要有严肃的态度;要精益求精,宁缺毋滥;
从第二位画家可以这样来立意: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享受生活,快意生平;以人为本;追求心灵美感。

对第三画家可以这样立意:
要有超然的生活态度,随性生活;不刻意追求生活目的。

也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立意: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人有追求生活价值的权利和自由。

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