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里坚守初心 在平凡中发光发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岁月里坚守初心 在平凡中发光发热
时光虽会流逝,感动却不曾遗忘。
本文中3个平凡的身影,是10万名魏桥人踔厉奋发、昂扬前行的缩影。
正是在平凡岁月中日复一日的坚守,才能融汇成对企业爱的绽放,对他人善的播撒,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好交代;也正是因为他们凝聚着为国创业的初心,践行着为民造福的信念,才谱写了一曲曲至高无上的职业赞歌。
宫娇 崔金贵 刘金龙 马龙|文
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10万余名干部职工中,涌现出无数个平凡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中有共产党员、基层管理者、班组工人、“三八红旗手”,他们或是为了职业理想,或是为了周围职工的安全和快乐,或是为了降低所在岗位的劳动强度和能耗,他们呈现出来的无一不是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的朴素美德,他们的言行举止
虽然平凡无奇,却又令人感动,暖人
心扉。
时光虽会流逝,感动却不曾遗忘。
本文中3个平凡的身影,是10万名
魏桥人踔厉奋发、昂扬前行的缩影。
正是在平凡岁月中日复一日的坚守,
才能融汇成对企业爱的绽放,对他
人善的播撒,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最
好交代;也正是因为他们凝聚着为
国创业的初心,践行着为民造福的
信念,才谱写了一曲曲至高无上的
职业赞歌。
王洪洪现任氧化铝四分公司工艺B 区分解车间主任,在分解工序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他,虽然年纪不大,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善解疑难杂症,是氧化铝生产队伍中的“技术大拿”。
每当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时,他总是冲在最前方。
有人问他:“这么拼命为啥?”王洪洪总是微微一笑,指着胸前佩戴的党徽说:“就凭这!”
职工们佩服王洪洪,是因为他活儿干得漂亮、高效。
有机物析出一直是困扰氧化铝生产的一大难题,分厂、车间曾多次组织技术人员攻关,但始
终未能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时刻,王
洪洪挺身而出,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带领职工顶着炎炎烈日、承受分解槽上近50℃的高温,穿着雨衣、雨裤开关闸阀、封堵溜槽。
经过反复推敲,他提出用分解槽“泡沫判断法”来观测系统有机物在分解槽的变化趋势,通过粘度、颜色、冲击情况,就能准确判断,有效解决了化验设备从取样、制样、化验到出结果时间较长的弊端,多次将濒临析出的生产线调整过来。
多年的难题解决了,干部职工们纷纷伸出大拇指:“厉害了,我的王主任!”
最让职工们佩服的还是王洪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古人常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在分解车间多次大型操作、错峰生产投退生产线、有机物置换等工作中,王洪洪带领班长、主操不分昼夜,任劳任怨,一直共操作、共进退,坚守在现场边干边指导。
车间主任和职工一起长时间的操作,既保证了职工操作的安全规范化,又在共同工
作的同时鼓舞了干部职工的士气。
就凭
这股子劲,B区分解车间从2016年成立
至今,未发生过任何人身、设备事故。
2019年台风“利奇马”来袭期间,车
间槽下岗位地沟各处积水漫出,无法立
即排出。
面对困难,王洪洪发动各班职
工相互帮助,及时接力清理积水。
由于
涉及车间重要设备,空间小、难度大,
很多职工自发拿来家中的自吸泵,解决
了空间狭小、工作量大、时间紧的难
题。
2020年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
虐,部分班组职工居家隔离,导致生产
现场人员较少,为了完成更换滤布的任
务,王洪洪带领其他班组休班职工昼夜
不息、轮番作战,最终克服了立盘内部
蒸汽大、人员少的困难,为疫情期间安
全生产保驾护航。
除了过硬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生产
经验之外,王洪洪在节能增效方面也干
得风生水起。
分解车间设备、槽罐、管
道较多,碱煮工作频繁。
之前碱煮一直
是使用蒸汽提温,速度较慢,需要多次
循环才能将温度调试到合适的范围。
当
多台设备需要碱煮时,就会出现排队等
待现象,严重制约生产进度。
这是王洪
洪的一块心病,他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
这一问题。
于是,他积极组织攻关小组,
大家共同探讨、反复研究,提出了新的
碱煮提温方案。
经过不断摸索试验,从
最初的精液提温碱液碱煮板换,推广到
精液提温碱煮分解槽、晶种槽、各种管
道,到现在分解车间各种碱煮基本不使
用蒸汽。
仅此一项每月可节约蒸汽800
余吨,年节约资金100余万元。
在一次次困难面前,王洪洪从没有
退缩,而是以更高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
神,带领团队一次次出色完成了任务。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多次被集团公
司评为“爱岗敬业标兵”“先进工作者”。
2021年,他又光荣获评集团公司“优秀
共产党员”。
她与企业风雨兼程二十载,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在平凡的岗位上拼搏进取、无私奉献、默默耕耘;她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企业……她就是铝业三分公司动力分厂厂长张红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性,张红霞巾帼不让须眉,工作20年间,取得了各种荣誉,在车间、分厂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张红霞注重设备检修的长期计划性和检修质量,在铝业公司内部率先制定并严格执行分厂6年度周期性检修计划、分厂年度10kV以上设备检修计划、分厂10kV以上设备6年度预防性试验项
目以及设备检修验收关键点等级监护确
认制度,将分厂计划检修及定期工作完
成率保持在100%。
针对调压整流变压
器气体超标及易突发内部故障停运突出
问题,她制定了分厂油色谱定期跟踪计
划,对变压器滤油脱氢方式进行了3次
改进,最终确定变压器脱氢的5个关键
因素。
针对纯水冷却器散热片结垢严重
现象,她根据软化水可供水量,对分厂
2个系列进行改造,引用软化水。
同时,
在其余4个系列循环水冷水池申报阻垢
剂或粘泥剥离剂,以降低散热片结垢和
电腐蚀性,达到减少检修工作量、降低
检修费用目的。
张红霞针对整流运行系列的节能特
性,对600kA系列整流机组进行了长期
运行数据的充分对比,论证了在安全备
用容量不足的整流系列增加备用机组的
节能效果,使整流效率平均提高0.15%
以上,综合电耗平均下降25元/吨铝。
在技术改造领域,张红霞针对供电
整流系统安全备用容量不足的问题,重
点制定了直流大母线汇流母线带电熔接
方案、组合电器母线对接方案、整流循
环水母管对接方案及二次系统对接方
案,确保了两个系列一次安全投运。
她
还根据电解铝动力系统自身的特点,对
纯水冷却器的腐蚀、冷水泵的高耗电性及动力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对运行调压整流变压器油风冷进行外移,加大与变压器的距离,提高冷却效果,使变压器平均温度下降3℃左右。
针对电解车间外围环境对变频器使
用的影响,张红霞对净化风机变频器
投运后功率单元频繁故障的问题进行详
细分析,发现变频器室采用外循环风
道冷却方式,在通风过程中室内负压
较高,导致室外大量氧化铝粉、灰尘、
潮气吸入配电室和设备内部,造成设
备故障和检修工作量大。
针对这些问
题,张红霞将变频器冷却方式由外循
环风道散热改为室内空调制冷式内循环
散热,仅此项改造每年可节约设备维修
费用50余万元。
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作为分
厂的“大家长”,张红霞针对职工主动
学习能力差、对待各种技能考试消极现
象,积极利用会议、座谈、实例等形式
对大家进行思想观念扭转,充分发挥分
厂钉钉群的培训功能,将每月全员安全
培训、分厂班组长以上技术骨干周培训
课题、全员每日一小题培训,以培训课
件、小视频等形式上传至钉钉群进行线
上培训。
职工上班闲暇时间可集中利用
电脑,下班时间随时用手机APP进行
培训,每日自行培训完毕将培训笔记上
传钉钉群。
除此之外,她还通过现场实
操、演练培训,提高职工学习的即视性
和趣味性。
20年来,张红霞积累了丰富的工作
经验,2019年以来,她相继在国际国
内各类期刊发表了《增加在产电解铝供
电备用容量节能效果分析》《降低动力
系统220KVGIS刀闸热倒过程合分闸电
流的措施》《电解系统供电单点与多点
接地影响及防控措施》等多篇学术论文,
以实际行动立足平凡岗位,展现了自己
独特的巾帼风采。
“女强人”赵新燕:
平凡中显现坚韧 责任中充满善良
赵新燕是铝业二分公司动力运行的一名普通职工,2019年7月份进厂。
与她同时入厂的是一群电气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年轻朝气有活力,脑子活络记忆力好,学东西又快,在这样一群人的对比之下,赵新燕学历不高、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入职后的工作难度可想而
知。
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生活的艰
辛,懂得了过日子的不容易,赵新燕对
这份工作格外珍惜。
同样的培训课,别
人可能听一遍就知道怎么回事,但她更
多的却是迷茫。
毕业时间太久和专业受
限的失败感让她屡屡受挫,但要强的性
格让她不甘于落后。
“没有捷径,既然
理解不了就背!”凭着这股自尊自强的
劲头,赵新燕的笔记永远是最齐全最整
洁的,各种测验考试,她的成绩也是最
好的一个。
连车间主任也忍不住拿她作为榜样教育那些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都看看自己的成绩,对口专业的大学生,愣是让一个半路出家的职中生给比了下去!”
进入班组后,赵新燕同样不甘落后,学习、实践、定岗考试样样不落后。
经过多年的打磨,她早已没了一般女生娇滴滴的习惯,脏活、累活、重活从不挑挑拣拣,现场操作更是干脆利落。
有一次,班组没有水了,车队将水送到楼下,还需要提到三楼,那是常用的25L大桶水,就连强壮的男职工都不愿意提,赵新燕没有喊人求助,也没有置之不理,自己硬是不声不响地把水提到了三楼,把大家都看呆了。
就这样,瘦瘦小小的赵新燕成了大家眼中的“女汉子”“女强人”。
2021年7月,
台风“烟花”一路横扫、声势骇人,分厂车间号召休班职工自愿驻厂,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正值赵新燕所在的丙班轮休,她又一次义无反顾,第一个响应班长号召驻厂应急。
赵新燕不仅是工作上的“女强人”,也是生活上的“女强人”。
赵新燕大儿子
今年12岁,刚刚升初一,小儿子5岁,在读幼儿园。
赵新燕的丈夫是一名司机,长年在外奔波,照顾不到家里。
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还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班组人员眼中,赵新燕是最被认可的“大姐”。
班组职工大多进厂不久,都是90后、00后,年轻人生活潇洒自由惯了,往往会丢三落四,赵新燕在班里又担负起了“大姐”的角色。
随手一丢的饭盒刷洗得干干净净,桌子上的水杯总是满满当当,从家里带来好吃的小菜、过节的小吃以及整洁有序的待班室等等,这些都是赵新燕的“杰作”。
外地职工长期住在宿舍,生活不便,她就主动开车带着班组的弟弟妹妹去镇上采购日用品。
她用女性特有的细心,为班组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班里人都亲切地称她为“燕姐”。
2021年8月的一天,赵新燕像往常一样骑车上班,当行至阳信商店镇万华产业园区西侧一条新修的公路上时,发现一名5岁左右的小男孩独自在路边走。
“这里离周围村庄那么远,这么小的孩
子没有大人陪伴,肯定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赵新燕主动停车询问小男孩,但他却因为紧张警惕地一句话也不说。
赵新燕用一名母亲的耐心和温柔,慢慢安抚孩子的情绪,陪孩子聊天,最终问出了孩子的村庄和姓名。
她又辗转联系上该村的村干部,在村支书的帮助下找到了孩子的家人。
原来,小男孩早上因调皮被妈妈说了几句,后来趁家人不注意,自己赌气偷偷跑了出去,离开村子后就迷路了,只知道沿着大路往前走。
事后,孩子的家人们通过村支书联系到了赵新燕,并为她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
直到此时,大家才得知了赵新燕的这一善举。
赵新燕仅仅是魏桥创业集团最为平凡的一名普通职工,在这里,有太多同样的身影,他(她)们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承载了社会的责任。
但是,他(她)们又不平凡,以自己的全部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在岗位上努力工作,回报社会,因为他(她)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为国创业,为民造福。
(作者单位: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