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实训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1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实训内容】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种类和基本结构。
(2)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主要设备种类。
【实训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仿真模型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
(2)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车站仿真模型。
【实训要求】
(1)能够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分析各种设备设置的必要性和各种设备的功能。
(2)认识车站相关设备所处位置和区域,能够识读车站设备布置平面图。
(3)通过网络,在各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网站上了解当地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及车站的形式。
【实训指导】
(1)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在这些轨道交通类型中,目前在各城市中占主导地位的一般是地铁系统。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通常就是指的地铁系统。
(2)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能进行正常运营,需要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系统、电梯及自动扶梯、环境控制系统、给排水系统、车站低压配电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等,以满足各功能区向乘客提供满意服务的要求。
(3)地下车站、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因其所处空间位置不同,在设备设置上也有所不同;不同城市地铁系统在车站设备选择上也有区别。
实训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自动售检票设备的结构和使用
【实训内容】
(1)城市轨道交通车票的种类认知。
(2)自动售票机的使用操作。
(3)半自动售票机的使用操作。
(4)自动检票机的使用操作。
【实训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具有自动售检票设备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各种形式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票。
(2)自动售票机。
(3)半自动售票机。
(4)自动检票机。
【实训要求】
(1)通过网络,在各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网站上了解当地轨道交通采用的车票形式和种类,了解关于乘客购票相关流程的介绍。
(2)熟悉自动售票机的内部结构,能够在自动售票机上熟练完成记录查询、更换钱箱、补充硬币、补充单程票等操作,能够指导乘客进行自助购票操作。
(3)熟悉半自动售票机的系统结构,能够在半自动售票机上熟练进行售票、充值、补票等操作。
(4)熟悉自动检票机的内部结构,能够熟练进行更换票箱等操作,能够指导乘客进行进出站检票操作。
(5)查阅《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检测技术规程》(CJJ/T 162—2011)、《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技术条件》(GB/T 20907—2007)、《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81—2010)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增加对自动售检票系统相关标准的理解和认知。
【实训指导】
(1)自动售检票系统,简称AFC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AFC 系统以磁卡或非接触式IC卡为车票介质,利用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验票机等终端设备,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轨道交通运营中的自动售票、自动检票、自动收费、自动统计等功能。
(2)在自动售检票系统中,非接触式IC卡车票是当前车票的主流。
为了方便服务乘客,轨道交通企业提供多种类型的IC卡车票供乘客选用。
IC卡车票有卡式封装和筹码型封装两种结构形式。
(3)自动售票机安装于车站非付费区,由乘客通过人机操作界面,自助购买单程车票,有些城市的自动售票机还可以为储值票进行自助充值。
自动售票机包括主控单元、车票处理单元、支付找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供电及其他辅助单元组成。
自动售票系统软件对这些硬件资源进行管控。
自动售票机站务人员操作主要包括对自动售票机进行记录查询、更换钱箱、补充硬币、补充单程票等操作。
站务人员需用专用钥匙打开自动售票机维修门,通过自
动售票机内部的维护面板或维修键盘输入站务人员编号及密码进行登录后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4)半自动售票机通常安装在售/补票房或车站服务中心内,用于现场人工辅助发售、赋值有效车票,具备补票、退票、查询、更新等票务处理功能。
通常由售票人员按照售票模式和补票模式进行相关操作。
(5)自动检票机主要由主控单元、机芯控制器、乘客显示器、通行传感器、方向指示器、警示灯和蜂鸣器、进出站车票读写器及天线、闸门及闸门驱动装置、票卡传送与回收装置、储票箱、维护维修面板、机身和支持软件组成。
自动检票机安装于车站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交界处,用于实现自动的进出站检票,因此又被称为闸机。
根据功能可将自动检票机划分为进站检票机、出站检票机和双向检票机3种。
实训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屏蔽门的控制
【实训内容】
(1)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
(2)屏蔽门的手动操作。
【实训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具有屏蔽门设备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屏蔽门(滑动门、应急门、端门)。
(2)PSL。
【实训要求】
(1)能够利用PSL熟练进行屏蔽门站台级控制,实现PSL操作允许、开门、关门等操作。
(2)能够进行屏蔽门手动操作,实现手动打开关闭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实现滑动门故障时进行隔离操作。
(3)查阅《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CJ/T 236-200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CJJ183-2012)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增加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相关标准的理解和认知。
(4)通过网络,了解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上各车站采用的屏蔽门类型。
【实训指导】
(1)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是安装于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轨道与站台候车区隔离,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
屏蔽门的门体包括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端门几种。
(2)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盘PSC、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通信介质及接口等设备组成。
同时每道滑动门还设置一个就地控制盒LCB。
控制系统可实现系统级、站台级和手动操作三级控制。
(3)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屏蔽门的滑动门开、关门的操作由信号系统进行直接控制。
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运行时,司机或站务人员可通过站台端头PSL进行屏蔽门的开门、关门操作,实现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
(4)在系统级控制和站台级控制均出现故障时,就必须由站台工作人员用钥匙或乘客使用手动解锁把手自行开启滑动门、应急门和端门。
实训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环控系统的结构和使用
【实训内容】
(1)了解通风及空调系统设备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2)认识环控系统的组成以及环控设备在车站中的配置及布置。
(3)利用BAS界面实现对环控系统设备的监控。
【实训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具有环控设备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BAS工作站。
(2)环控系统设备。
【实训要求】
(1)了解通风及空调系统设备的工作原理。
(2)掌握环控系统设备在各种类型车站中的配置及布置。
(3)能利用BAS界面实现对环控系统设备的监控。
(4)查阅《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不同形式车站环控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对温度、湿度的技术要求,增加对车站环控系统相关标准的理解和认知。
(5)通过网络,了解各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采用的环控系统类型。
【实训指导】
(1)环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当列车正常运行时,应保证地铁内部空气环境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质量均应满足人员生理要求和设备正常运转需要;当列车阻塞在隧道内时,应能对阻塞处进行有效的通风,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当列车在隧道或车站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应具备防灾排烟、通风功能。
(2)环控系统采用通风或空调系统进行控制,优先采用通风系统方式。
按控制区域划分,环控系统由隧道通风系统(含防排烟系统)和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含防排烟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3)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常用的主要设备有风机、空气处理机、风阀、消声器、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各种设备布置在车站相应位置。
(4)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由BAS操作界面实现对其监控。
实训5 消防系统结构与操作
【实训内容】
(1)熟悉FAS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操作。
(2)熟悉气体灭火系统的设备组成及操作。
(3)熟悉水灭火系统的设备组成及应用。
【实训场地】
地铁车站或具有FAS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FAS系统。
(2)气体灭火系统。
(3)水灭火系统。
【实训要求】
(1)掌握FAS系统的各种设备及操作控制。
(2)掌握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的结构及手动操作。
(3)实地察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其他建筑)水灭火系统的设备组成及布置情况。
(4)能使用消火栓进行灭火操作。
(5)通过网络,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已发生的火灾及危害,增强消防意识。
【实训指导】
(1)FAS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组成。
FAS系统能监视车站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接收车站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现场设备的报警信号并显示报警位置;优先接收控制中心发出的消防救灾指令和安全疏散命令,并能在火灾发生时发出模式指令使BAS系统运行转入火灾模式,实现消防联动。
同时可通过事故广播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组织疏散乘客,对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区域进行火灾监视,达到及早发现火灾,通报并发送火灾联动指令的作用。
(2)气体灭火系统布置在重要的设备房间,如高低压室、通信设备室、环控电控室、信号设备室等,能实现火警信号采集、系统信息处理、声光报警控制、信息报告、相关环控设备联动控制和气体释放全过程自动控制。
目前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的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烟烙尽(IG541)灭火系统。
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由报警控制系统和管网系统(灭火剂瓶组、启动瓶组、选择阀、集流管、高压软管、安全阀、单向阀、喷头及压力开关等)两部分组成。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喷头开闭形式分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可分为湿式、干式和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又可分为雨淋喷水、水幕和水喷雾灭火系统。
每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4)消火栓灭火系统包括消火栓设备(包括水枪、水龙带、消火栓、消火栓箱及消防报警按钮)、消防管道和水源等。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要求时,消火栓灭火系统还应当设置消防水泵、消防水泵接合器、水箱和水池。
实训6 车站给排水设备使用
实训内容
(1)熟悉车站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与设备布置。
(2)熟悉车站给排水系统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训场地
地铁车站或具有给排水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给水设备。
(2)排水设备。
实训要求
(1)掌握给水系统的组成及设备布置。
(2)掌握排水系统的组成及设备布置。
(3)了解水泵、阀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查阅《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车站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对水量、水压以及设备布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实训指导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给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水消防给水系统,其功能是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排水系统包括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其功能是保证车站排水畅通,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提供服务。
(2)车站给水系统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在车站两端的风亭处,分别用两条进水管将城市自来水引进车站,每条进水管水表前设置室外消火栓和水泵结合器。
引入车站的水源,在站内形成环状管网,生活、生产给水系统从引入管接出给水管后在车站布置成枝状,供给各用水点,消防给水系统在站内成环状布置。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一般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水给水方式。
高架车站一般采用设水泵、贮水池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3)车站的废水、雨水均应就近排入市政排水系统,污水应按规定达标后排放。
地下车站及地下区间应设置废水泵房、污水泵房和雨水泵房。
地面或高架车站的污水及废水应按重力流排水方式设计。
地下通道等地下部分的污水及废水如不能按重力流排放时,应设排水泵提升排入城市排水系统。
(4)车站给排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各种阀门、水泵、自动清洗过滤器、冲洗栓、水龙头以及电动蝶阀等。
实训7 车站供配电及照明设备使用
【实训内容】
(1)熟悉车站供电方式及负荷分类。
(2)熟悉车站照明系统的组成及设备配置。
(3)熟悉车站照明系统的供配电及控制方式。
【实训场地】
地铁车站或具有低压配电照明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低压配电设备。
(2)照明设备。
(3)BAS 工作站。
【实训要求】
(1)掌握低压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及设备布置。
(2)掌握照明系统的组成及控制方式。
(3)能利用BAS 工作站实现对照明系统的控制。
(4)查阅《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照明》(GB/T 16275—2008)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了解车站供配电、照明系统的设计依据和对负荷分类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实训指导】
(1)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系统为车站站台、站厅和设备及管理用房内的机电设备、通信、信号系统等供电。
车站照明系统为车站站台、站厅、设备及管理用房、通道及区间等提供照明。
(2)根据用电设备的不同用途和重要性,车站用电负荷分为三级,不同等级的负荷供电要求也不同。
车站低压配电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环控电控柜、环控设备就地控制箱、防淹门控制柜、雨水泵控制柜、废水泵、污水泵、集水泵控制箱、区间隧道维修电源箱、电源配电箱、电源切换箱、照明配电箱、照明控制盘以及事故照明电源装置等。
(3)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一般采用白炽灯和荧光灯进行照明。
车站照明系统的控制可分为就地开关箱控制、照明配电室内照明配电箱集中控制和站控室照明控制柜集中控制,在BAS操作界面上可以实现照明系统的自动监控。
实训8 车站电梯和自动扶梯使用
【实训内容】
(1)熟悉车站电梯的结构及使用。
(2)熟悉车站自动扶梯的结构及使用。
(3)熟悉车站楼梯升降机的结构及使用。
【实训场地】
地铁车站或具有电扶梯实训设备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电梯。
(2)自动扶梯。
(3)楼梯升降机。
【实训要求】
(1)掌握车站电梯的结构,能熟练使用车站电梯,了解电梯日常保养维护要求。
(2)掌握车站自动扶梯的结构,能进行自动扶梯正常操作及应急故障处理。
(3)掌握车站楼梯升降机的结构,能熟练使用车站楼梯升降机。
(4)查阅《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03)、《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16899—2011)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增加对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扶梯系统相关标准的理解和认知。
【实训指导】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电梯一般采用曳引电梯和液压电梯。
自动扶梯采用公共交通型,以确保安全可靠地长期工作。
楼梯升降机为乘坐轮椅的残疾人提供进出站服务,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无障碍设备设施一部分。
(2)自动扶梯是以电力驱动,带有循环运动梯路向上或向下倾斜方向上大量输送旅客的连续运输工具。
自动扶梯由框架结构、供乘客站立并能连续提升的梯路、动力驱动装置和控制与安全装置等级部分构成。
(3)楼梯升降机由轮椅平台、驱动机与牵引系统、导轨、轮椅平台控制盒、平台召唤装置、充电装置及安全装置等组成,安装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或站台至站厅,属于车站无障碍设备设施的一部分。
实训9 BAS的运行
【实训内容】
(1)BAS系统操作界面的使用。
(2)利用BAS系统对各相关系统进行监控。
【实训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具有BAS仿真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安装有BAS系统的工作站。
(2)相关机电设备。
【实训要求】
(1)熟悉BAS系统的操作界面。
(2)熟悉BAS系统对空调通风系统、冷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扶梯系统的监控操作。
(3)通过BAS系统的运行,熟悉各主要设备系统的运行模式。
(4)查阅《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T 50732—2011)、《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增加对BAS系统的理解和认知。
【实训指导】
(1)BAS系统是对地铁建筑物内的环境与空气调节、通风、给排水、照明、乘客导向、自动扶梯及电梯、屏蔽门、防淹门等建筑设备和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由设置在控制中心的中央级监控系统、设置在各个车站车控室的车站级监控系统及就地级监控设备组成。
(2)BAS系统通常由中央级、车站级、就地级三级实现对环控、给排水、自动扶梯、低压供电、照明及屏蔽门等设备的监视和控制。
中央级监控工作站可监视全线各车站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扶梯、照明、屏蔽门、防淹门等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对相关设备进行控制。
车站级可监视车站各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根据环境参数对环控系统设备进行运行工况的转换,并进行最优化的控制,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
就地级控制通过车站控制网与车站主控PLC通信,接受控制指令并对现场设备进行就地控制,同时将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传送到车站主控PLC上。
(3)BAS系统操作界面主要包括登陆(不同级别)、设备监控、故障信息处理、统计分析等功能。
实训10 门禁系统的运行
【实训内容】
门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训场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或具有门禁系统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或实训室。
【实训设备】
(1)车站门禁系统。
(2)相关工具及仪表。
【实训要求】
(1)熟悉门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门禁系统设备间电气连接。
(3)查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GB/T 26718—201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增加对门禁系统的理解和认知。
【实训指导】
(1)门禁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即采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出入口对人员的进出进行放行、拒绝、记录和报警等操作的控制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门禁系统主要由系统通信网络、中央级门禁管理系统、车站级门禁管理系统和现场级门禁设备四大部分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门禁系统以车站为单位,由车站控制室的车站级门禁系统工作站对车站内设备房门禁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各车站的车站门禁系统管理工作站通过光纤通信网络将各站点的数据信息上传至中央级门禁系统。
中央级门禁系统统一管理全线门禁系统。
(3)本实训主要训练车站门禁设备的电气连接测试以及熟悉门禁系统的设备组成和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