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包括劳动合同员工、临时工人和实习生等。

第三条定义
1. 危险源:指可能引发事故的物质、能量、设备或工艺。

2. 危险源识别:指对工作场所进行系统、全面的危险源辨认和评价。

3. 危险源控制: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减轻、隔离危险源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威胁。

4. 危险源管理责任:指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以及员工在危险源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分工。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
第四条责任主体
公司成立危险源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第五条辨识方法
采用现场勘察、分析设备、工艺、设施和工作条件等方法,辨识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源,并编制危险源目录。

第六条人员培训
公司应对参与辨识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培训,确保能够正确辨识危险源。

第七条辨识结果
危险源辨识工作完成后,应将辨识结果整理形成危险源目录,并及时向公司全体员工公示。

第三章危险源风险评价
第八条责任主体
公司设立危险源风险评价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风险评价工作。

第九条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分析、定量评价、风险矩阵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条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危险源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风险评价周期
危险源风险评价应每年进行一次,对于主要危险源和风险等级较高的危险源,应密切关注,及时进行评价。

第四章危险源控制
第十二条控制原则
危险源控制应遵循“消除优先、隔离次之、防护最后”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第十三条控制措施选择
根据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第十四条安全设施设备
公司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第五章危险源管理责任
第十五条领导责任
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危险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并落实危险源管理责任制。

第十六条部门负责人责任
各部门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源管理工作,并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第十七条员工责任
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公司安全规章制度,配合危险源辨识和控制工作,及时报告和处理危险源问题。

第十八条奖惩机制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危险源管理奖惩机制,对于履职尽责的员工进行安全奖励,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六章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十九条监督检查
公司成立危险源管理监督检查组,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评估。

第二十条错误纠正和改进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失误,应及时进行纠正,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持续改进危险源管理工作。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管理体系
公司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相衔接。

第二十二条培训和教育
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危险源管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危险源识别和防范能力。

第二十三条安全意识
公司应不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二十四条法律依据
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此处省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第二十五条有效日期和修订
本制度自审定之日起生效,并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订,修订后应重新公示。

以上为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范本,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确保能够准确适用于公司内部的危险源管理工作。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以及公司外来人员。

第三条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危险源管理的制度和规范,防范和控制各类危险源的安全风险,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第四条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危险源控制与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等。

第五条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的执行责任人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具体责任人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确定。

第六条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定期向公司领导层报告。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与评估
第七条公司应当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确保危险源的范围准确、评估内容全面。

第八条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确认危险源的类型和性质;
2. 列举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和伤害;
3. 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4. 确定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方法。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执行程序如下:
1. 收集和整理相关材料,并建立危险源库;
2. 进行现场勘察,记录危险源分布和情况;
3. 进行危险源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4. 形成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报告。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范围和目标;
2. 危险源类型和性质的详细描述;
3. 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和伤害的列表;
4. 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5.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方法和过程。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报告应当提交给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并进行备案。

第三章危险源控制与管理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依据危险源辨识与评估报告的结果,制定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 制定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3. 设定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4. 制定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的执行方案和时间表。

第十四条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的具体措施应当包括以下方面:
1. 技术措施:包括改进设备、采用先进工艺、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
2. 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安全生产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等措施;
3. 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等措施;
4. 警示标识:对危险源进行警示标识和标注。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进行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的执行情况监督和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第四章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第十七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应急组织机构:确定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联系方式;
2. 应急程序:包括事故报告、信息传递、紧急避险、警示和疏散等程序;
3. 应急资源准备:包括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管理;
4. 应急培训:包括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定期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检验,确保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五章监督与评估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危险源监督与评估制度,对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二十条危险源监督与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 日常监督:对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
2. 定期评估:定期对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3. 特别检查: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进行专项检查。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当将危险源监督与评估的结果报告给公司领导层,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依据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保险制度,对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进行保障。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体员工。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本(三)
一、制度目的和依据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危险源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经营的持续进行。

2.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3)《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
(4)《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等。

三、危险源管理职责
1.公司领导: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危险源管理制度,确保危险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安全员:负责组织规划公司的危险源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执行方案,并监督危险源的排查、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3.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指导本部门的危险源管理工作,确保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

4.员工:有义务遵守公司的危险源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危险源的排查和控制工作。

四、危险源管理流程
1.危险源排查
(1)每月进行一次危险源排查,有必要时可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额外的排查。

(2)制定危险源排查表,包括危险源名称、位置、性质、规模、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内容。

(3)对排查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整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按照优先级制定整改计划。

2.危险源评估
(1)对排查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危险源的潜在危害、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事故后果等。

(2)评估结果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高风险的危险源要优先处理和控制。

3.危险源控制
(1)根据危险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2)明确责任人和监督人,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3)定期进行危险源管理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4.培训和教育
(1)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险源管理能力。

(2)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处罚措施和奖励机制
1.对违反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员工,根据违规的情节和后果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罚款、停职或辞退等处理。

2.对于危险源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包括表彰、奖金、晋升等。

六、监督和评估
1.公司建立危险源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通过监督检查、纪委巡视等方式,确保危险源管理制度的执行。

2.定期进行危险源管理工作评估,包括对危险源排查、评估和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附则
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逐级下发。

3.如对本制度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及时向公司领导或安全员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