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4.6《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 题)
1、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 .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
D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2、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
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
是( )
A .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3、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5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图5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5、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放大镜B.幻灯机
C.照相机D.近视眼镜
6、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
镜头前0.5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 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 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 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 m
7、右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凸透镜、光屏所处的位置,在光屏上恰
能看到一清晰的像。

下列仪器中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 照相机
B.放大镜
C. 投影仪
D. 潜望镜
8、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
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
9、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
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 .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
清晰的像
D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
清晰的像
10、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
扫描二维码时(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 . 二维码是光源
D .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二、填空题(共8题 )
11、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A时,光屏应向M点的测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上(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
12、生物课上,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调节反光镜将洋葱表皮细胞照亮,是利用光的现象;能够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像,是利用光的现象,洋葱表皮细胞通过物镜成像,此像通过目镜又成像.(后两空填“虚”或“实”)
1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选填“凸”或“凹”)透镜.
14、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像。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15、小琳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像(填“实”或“虚”);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远离书本的.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
16、显微镜的物镜形成的是___________像,目镜形成的是__________像。

17、右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8、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 (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 (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三、作图题(共1题)
19、(2015•苏州)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束光AO 从空气中入射到水面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用字母β表示反射角.
(2)在图乙中,画出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
(3)一束光线经过某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这个透镜.
(4)在图丁中,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
20、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0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 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mm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

21、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 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紫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故A错误.眼睛的成像情况与照相机的成像性质相同,它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
作用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要戴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在进行人的眼睛以前先发散一下,以便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故C错误.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近处的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使人看不清物体,故D正确.故选D.
2、AC
3、B
4、B
5、C
6、C
7、C
8、解:A、图中看到字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故B错误;
C、此透镜是凸透镜,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C错误;
D、此透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D正确.
故选AD.
二、填空题
11、解:蜡烛放在A位置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的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光屏现在的位置可知,要向M点的右侧移动光屏,才能确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故答案为:右;缩小;照相机.
点评:此题全面地考查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相关知识点,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题关键.
12、解:(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应该使视野变亮,故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因此调节反光镜将洋葱表皮细胞照亮,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
(2)当能够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像,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洋葱表皮细胞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像通过目镜又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实;虚.
13、解:①黑板的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可以将射来的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这样,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②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应该配戴凹透镜.
故答案为:漫;凹.
14、反射;凸透镜;会聚
15、解:由图知,甲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
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应用于投影仪.
故答案为:虚;投影仪.
16、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将物体放大了两次,得到的像是倒立的。

17、反射虚
18、凸倒立照相机
三、作图题
(2)由图甲可知,第一次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根据表中1、2次的实验属于可知,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红色光较紫色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红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同一凸透镜,物距一定,像距一定,小组实验的像距不同,是因为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就测像距.
故答案为:(1)10;(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紫;(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