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有效防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
黄瓜是我国人民食用较多的蔬菜之一,种植数量和产量一直都处于高位水平。
但在栽种过程中,很多人没有很好地掌握栽种技术,导致黄瓜果园出现病虫害,严重影响其幼苗生长和果实的成熟,同时如果果实里带有病虫,消费者会有很不好的体验,必然导致种植收益下降。
因此,掌握正确的黄瓜栽培技术以及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是十分必要的。
一、黄瓜介绍
1、形态特征
黄瓜的根大约有0~30cm,主根能有1m。
黄瓜抗寒、吸收肥料能力不高,好气性强,适合浅栽培,宜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地。
根系容易老化,形成层浅,育苗时间不要太长,苗期长势快,进行定植时根系要保护好。
黄瓜植株长势与产量多少的主要体现在其茎颜色深浅、粗细以及茎上刺的硬度等方面,通常茎粗0.6~1.2cm,5~9cm节间为最佳。
早期秧苗营养的主要来源是子叶制造与贮藏的养分,同时子叶也是评判黄瓜环境生长优劣的主要方式,进行种植是要确保叶子完整,不能被破坏。
其真叶薄、大,蒸腾量很大,没有水时容易枯蔫。
黄瓜雌雄同株异化特点是单行结实。
在第1片真叶出现时黄瓜花芽开始分化至12节,叶腋在9节之内也开始分化花芽,未定性型,第2片真叶展开花芽分化12~16节,3~5节已定性型,到第7片真叶展开花芽分化16节,16节内的都已定性型。
所以植株在苗期结束时候中下部是雄花或雌花都已经确定。
环境条件直接决定了雌雄花的多少,白天适温,晚上降低适当的温度,这样便于雌花的形成。
夜间温度12~14℃时,第1片真叶展开,第2片真叶没有展开,等到第2片真叶展开温度可以降至10~12℃,有利于雌瓜形成。
1~5真叶时,光照每天保持8小时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如果超过12小时的话雌花就会减少。
高含水量能促进雌花形成,但如果太高就会出现徒长,雌花形成减少。
一次性施入磷、氮对雌花形成不利,而如果分批施入就会形成更多的雌花,如果是一次性施入实1∶90比例;3次施入1∶64,使用适当的增瓜灵、乙烯利能让雄花减少,硝酸银施入能使雌花减少。
2、生育周期
①发芽期。
一般需要5~7天,从播种到第1片真叶出现,这个阶段速度比较缓慢、生长量较小,需要充足的光照与很高的温湿度,目的是尽快出苗,要防止徒长,出苗要齐整。
②幼苗期。
幼苗期通常有30多天,从第1真叶展开到第5片真叶展开。
这个阶段生长中心是茎、根等营养的器官,花芽开始分化。
这个阶段的管理方式是培育壮苗,控促相互结合。
③初花期。
这个阶段需要大约20多天,从第5片真叶展开到第1个雌瓜坐瓜,生长的中心渐渐由营养生长转变成生殖生长,但还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管理方面要控促集合,促坐瓜徒长。
④结瓜期。
这个阶段是从第一雌坐到最后的拉秧,时间的长短由栽培方式不同而长短不一。
此阶段的重点是果实及花芽发育,植株在这个阶段生长速度大幅减少。
要提供较为充足的水,力争多结瓜,防止出现早衰。
二、黄瓜品种的选择
黄瓜的种植需要选择产量高、口感好、适于当地种植、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当前黄瓜的种植品种主要有:夏丰一号、津绿一号、津杂四号、农大十四号、津优四十号等。
三、整地与作畦
1、整地
在实施播种前,需要进行整地,每亩要施腐熟农肥4500~5000kg,施磷酸二铵10~20kg或者过磷酸钙20~25kg,也可以施20~25kg硫酸钾复合肥、5kg多元素硼肥,这是肥料在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之上,然后再开始深翻。
2、作畦
作畦需要在地块整理好以后进行,畦的规格是畦高0.15~
0.4m,宽1~1.2m,0.3m的沟宽,以地面进行覆盖。
四、黄瓜播种育苗技术
1、种植时间
黄瓜的播种阶段通常是1~3月份,或者是6~8月份。
2、黄瓜育苗
春季黄瓜的播种一般都是覆上一层地膜直接播种以及浸种催芽,夏季或者秋季基本上是采用干种直播以及浸种直播的方法。
浸种催芽详细步骤是:用14s时间采取高锰酸钾0.1%对种子进行浸泡,将其放到一份凉水、三份开水之中,进行10min种子不停的搅拌,随后浸种放到30℃的水里4~5h,再放清水里戳洗干净,放至暖炕上进行催芽,暖炕温度28~30℃,在24h后就能发芽。
五、黄瓜定植技术
1、催芽定植技术
黄瓜两季在田地种植宜采取直接播种进行,具体要求是各
黄瓜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有效防治策略
姚秀娜
42
--
. All Rights Reserved.
畦上要两行种植,每个坑里放种子2~3粒,坑距20~30cm,大约每亩种植4600~5000坑,完成播种后用地膜1m宽的实施覆盖。
当地表温度处于10℃以上,晚间温度不低于5℃时就可以进行定植。
2、催芽移苗移栽技术
当所有幼苗都成功长到3~4片真叶就可以实施大田移栽,方法也是每畦双行种植,株距为0.3m行距规格为0.6m,每亩种植大约为3500~3600株为最好。
3、移栽注意事项
种植在晴天时于午后4点以后实施,起苗的苗圃要用大量的水充分浇透,最好用带土定植,按顺序从一头开始起苗,把有虫害的、损坏的挑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壮苗和成活。
更需要做好定植管理,提升种植产量。
伴随着黄瓜幼苗的生长与发育,植株对于生长空间的需求将愈来愈高,不但需要将其移换至更大区域中,更需要保障其光照充足,确保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为了可以保障黄瓜能够更优质的生长,瓜农可在黄瓜幼苗生长一定程度的时候,运用植株定植技术,对定植期与定植后进行科学化管理,经过移栽植株与缓苗相结合,促使黄瓜能够更适应新的环境,保障黄瓜快速恢复生长,以便于其根系可以较好的发展,降低出现大面积死苗问题的概率。
运用该种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幼苗移植成功概率,还可以保障黄瓜长势比较好。
例如,幼苗在接受四十天左右的育苗干预之后,幼苗将会长出几片嫩叶,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定植技术给其更换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保障幼苗发育更好。
而幼苗在接受定植干预之后,需要将选好的地块松土,而后依照土壤中养分具体含量对施肥量进行适宜的判断,保障施肥量可以适宜。
在20天之后选取一个晴天,搭建大棚,铺设地膜,进而提升大棚内的温度。
若是温度在8℃~12℃范围内的时候,就可以开展定植操作。
对幼苗定植的时候,需要了解近几天的天气预报,确保有连续几天的晴天可以进行定植工作,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开始植株的移栽工作,不宜过宽也不能过密。
六、大田黄瓜的管理
1、中耕及时
黄瓜苗用地膜覆盖,在顶膜出土需要实时处理,在破膜后如果遇到干旱天气,晚间每棵都要进行浇水,等地面略干时候进行松土中耕,越季黄瓜要中耕4~5cm,然后清除杂草,在首次采收根瓜前进行第2次中耕,要控制在2cm以内。
2、搭架引蔓和整枝
①为防止风将定植后的黄瓜刮倒,从根部向上80~100mm 用细木棍搭成人字架或花架,在晴天时的晚上将秋秧引导架子上面。
引蔓间隔时间为3~5d,这样植株能得到均匀的分布,防止缠绕在一起,相互影响生长。
②一般情况下黄瓜整枝技术中主蔓无需整枝,在30节时主蔓摘顶,将侧蔓在8节之下的全部剪除,侧枝在9节以上的留3节摘顶。
③绑蔓运用8字方法,同时将下部老叶、卷须、病叶摘除。
绑蔓要选择在晴天午后,绑蔓在相隔2~3节绑1次,长势很好就要绑的紧一些,长势弱就要松一些。
3、黄瓜的施肥管理
①作为喜肥料的作物,黄瓜在幼苗时对肥料的需求量不高,随着结瓜时期的到来,需求肥料的量渐渐增多,因此追肥的过程是从少到多,从稀到密。
②在大田种植3~4天后,直到黄瓜出来卷须之前施肥8%淡尿水/亩,后则施喷沼液5%于叶子表面,3~4天进行1次;由卷须到开花结果前10%沼液施喷,尿水15%施肥。
由开花结果到结果成熟尿水浓度为20%,沼液浓度20%,浇施间隔4~5d,每亩施肥1500kg左右。
③在首次采瓜后,黄瓜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在畦中间进行开沟,施肥完成后将土盖上。
④在生长后期黄瓜可以实施根外追硼、施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微量元素,并与喷药结合进行。
4、黄瓜的浇水技术
①在苗期黄瓜无需浇水太多,甚至不用浇水。
但如遇到较高天气气温则要通过适当浇水来降温,尽量避开中午进行浇水。
②从开花到黄瓜果实成熟的期间浇水量逐渐加大,这时就要勤浇水,多施肥。
5、黄瓜的土壤与养分条件管理
黄瓜的根系浅,对氧要求严格,在栽培上必须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透气性。
黄瓜对土壤适应范围比较广,在pH值5.5~7.2范围内均能适应。
需要注意的是,萘乙酸、2,4-D、吲哚乙酸和矮壮素等,都有促进雌花分化的作用,将其投放在黄瓜生长中能够达到促进黄瓜花芽分化的效果;赤霉素含量多时增加雄花。
同时,乙烯利虽然有着较为理想的黄瓜花芽分化处理效果,但是,乙烯利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必须要慎重操作。
6、黄瓜生长的温度控制
黄瓜喜温又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
栽培黄瓜生育适温为10~30℃。
白天25~30℃,夜间10~18℃。
黄瓜光合作用适温为25~ 30℃。
七、黄瓜的生理障碍
1、化瓜
当黄瓜开花后长到8~10cm时,瓜条就不继续膨大于生长,同时前端渐渐变黄、开始枯萎,然后整条瓜慢慢干枯。
出现化瓜的主要原因是栽培后管理的不好所致,水肥供应不够、结瓜套多、采收不及时、只是长势很差、阳光照射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等。
43
--
. All Rights Reserved.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
2、苦味瓜和成因
主要原因在果实里出现葫芦素而导致了苦味,造成出现苦味瓜的根本原因是浇水不够、氮肥施的过多等。
黄瓜的生长环境如果不适合也可能产生苦味瓜,还有光照不足、低温持续、浇水不多等原因。
3、畸形瓜
主要是形状畸形,有大肚瓜、峰腰瓜、尖嘴瓜、僵瓜、弯瓜等。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方式不正确,如水肥管理不好植株出现长势不好的情况;处理乙烯利不合理,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使得授粉受精不好;空气干燥、高温干旱也有造成畸形瓜。
此外土壤缺少K、B元素也会产生畸形瓜。
4、低温障碍
黄瓜耐低温很差,如果持续低温会出现很多症状:种植时地里温度过低,种子出苗或发芽迟缓导致沤籽、黄弱苗及出现根腐病、猝倒病等。
有一些出土的幼苗叶片变黄,子叶边缘有白边,根系不生长;如果长时间出现12℃低温,出现沤根、烂根及根尖变黄情况,地上的部分开始变黄。
八、黄瓜的病虫害防治
1、黄瓜的主要病害
病害分别是霜霉病、白粉病以及菌核病。
白粉病出现和流行的情况的温度是18~25℃以及空气湿度是70%,这是黄瓜冬季常出现的病害。
主要是害叶片、果实多不感病。
霜霉病易出现黄瓜在开花结果后,病害主要在叶子上,霜霉病在湿度85%之上,湿度不高于75%,适合温度为16~24℃。
黄瓜病菌病易发生和流行是在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为85%。
防治措施:水旱交替进行,实施科学化的轮作,清洁瓜园,选用品种能抗病、施撒生石灰等方法预防发生病害。
从3月中旬起,间隔4d用倍液500多菌灵25%实施喷洒;或采用750倍液克露72%~600倍液安克69%对白粉病、霜霉病、及菌核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黄瓜的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如白粉虱等虫害可以采取诱虫板进行捕杀;采取糖醋液、黑光灯等甜菜夜蛾、棉铃虫虫害实施成虫诱杀。
3、黄瓜病虫害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①合理轮作。
黄瓜是个忌重茬的蔬菜作物,可由于种植条件限制,又不得不连年重茬,有种植户为解决这个问题,将蔬菜种植划作两个区域,A区域为西葫芦、黄瓜、蒜苗进行依次种植模式,B区域以鲜食玉米、毛豆及各种叶菜依次种植模式,这两种不同的种植模式,每隔一年就调换一下,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重茬问题,但也能为防治重茬病虫害,赢得一些主动性。
②合理施肥。
肥料是农作物增产增的法宝,但凡事都有两面性,现如今的蔬菜种植户,偏施化肥而少施有机肥、这也是导致土壤酸化及重茬病害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黄瓜是经济作物,特别是连年重茬种植的区域,更要以有机肥为主,尤其要补充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菌剂(比如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同时还要补充中微量元素肥,这个不要太多,每亩1000g就够了,而后再底施少量硫酸钾复合肥。
毕竟黄瓜生长期由于连续结瓜,所需营养较多,如果前期底施太多肥料,不但不能持续为生长期提供营养,大部分还都浪费掉了,所以,黄瓜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硫酸钾复合肥为辅,并配合生物菌剂和中微量元素,生长期各个阶段冲施不同含量的氮磷钾+微量元素水溶肥,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黄瓜土传病害,还能促使黄瓜植株健壮,多结瓜少生病。
③把握黄瓜生长期的施药原则。
勤喷保护性杀菌剂如克菌丹等,如果发生病害,不要立即使用高端杀菌剂,应本着循环渐进的原则进行科学防治,以减少抗性的快速形成。
④土壤消毒。
种植黄瓜的土壤,单靠生物菌剂来调节,力度肯定是不够的,在移栽前,田间进行扶垄时,每亩还可以底施68%福美双恶霉灵500g,或1%嘧菌酯噁霉灵颗粒剂3000~ 4000g,由于福美双和生物菌剂略有些相克,因此建议两种底施应间隔15天左右。
如果不使用微生物菌剂,每亩也可底施50%氯溴异氰尿酸2000g,也能起到对真菌、病毒及细菌性病害不错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⑤主要害虫防治。
建议每亩施用2%吡虫啉、噻虫嗪或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4000g
左右,穴施用量减半,采用这种方法,既防治了地下害虫,又可有些解决另种植户头痛的生长期白粉虱危害问题。
依托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达到有效控制黄瓜种植中病虫害发生概率的成效。
九、黄瓜的采收
从播种到定植黄瓜大约需要40d左右的时间,再从定植到首次成熟需要30d前后时间。
黄瓜第1次开花10d前后就能成熟,在上午8点之前,最好是每天都要采收,下午进行采收易出现苦味,同时也不方便存储。
黄瓜的生长温度为20~28℃,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其生长不利。
(作者单位:066000河北省秦皇岛市蔬菜管理中心)
44
--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