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资料的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监理资料的管理职责:
1、监理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整理及时、真实有效、分类有序。
2、总监理工程师应制定专人进行监理资料管理,总监为总负责人。
3、应要求承包单位将有监理人员签字的资料施工技术和管理文件,上报项目监理部存档备查。
4、以台账的形式对监理资料进行管理
(1)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台账;
(2)施工试验(混凝土、钢筋)报审台账;
(3)分项、分部验收台账;
(4)工程量、月工程进度款报审台账;
3、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基本要求认真审核资料,不得接受经涂改的报验资料,并在审核整理后交资料管理人员存放。
4、在监理工作过程中,监理资料应按单位工程监理案卷盒(夹),分专业存放保管,并编制目录,以便于跟踪检查。
5、监理资料的收发、借阅必须通过资料管理人员履行手续。
二、工程监理资料的组成:
1、合同文件
(1)施工监理招投标文件
(2)建设工程监理委托合同
(3)施工招投标文件
(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各类订货合同等;
2、设计文件
(1)施工图纸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设计交底记录、纪要(图纸会审);(4)设计变更文件
(5)工程变更记录
3、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
4、监理月报
5、会议纪要
6、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7、分包资质
(1)分包单位资质
(2)供货单位资质
8、进度控制
(1)工程动工报审表
(2)年、季、月进度计划
(3)月工、料、机械动态表
(4)停、复工资料
9、质量控制
(1)各类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
(2)施工测量放线报验
(3)施工试验报验
(4)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与认可(5)不合格项处置报告
(6)质量问题和事故报告及处理等资料。
10、造价控制
(1)概预算或工程量清单
(2)工程量报审与核验
(3)预付款报审与支付证书
(4)月工程进度款报审与签认
(5)不合格项处置记录
(6)质量问题和事故报告及处理等资料。
11、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及回复
12、合同其他事项管理
(1)工程延期报告、审批等资料
(2)费用索赔报告、审批等资料
(3)合同争议和违约处理资料
(4)合同变更等资料
13、工程验收资料
(1)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等中间验收资料(2)设备安装专项验收资料
(3)竣工验收资料
(4)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14、其他往来函件
15、监理日记
16、监理工作总结
三、监理资料的编制
(一)监理规划
1、监理规划的编制,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监理工作的目标,确定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并应具有可操作性。
2、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送建设单位。
(二)监理细则的编制
1、对中型以上或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项目监理机构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监理细则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结合已批准的监理规划、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对监理细则进行编制,并应在相应工程开始施工前编制完成,并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三)监理会议纪要编制
1、第一次工地会议
(1)会议准备的内容。
第一次工地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业主、承包商、指定分包商、专业监理工程师等参加。
(2)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②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③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开工准备情况;④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⑤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⑥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⑦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
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3)监理工程师对会议全部内容整理成纪要文件。
纪要文件应包括:参加会议人员名单;承包商、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开工准备工作的详情;与会者讨论时发表的意见及补充说明;监理工程师的结论意见。
2、经常性工地例会的编制
(1)经常性工地会议(或工地例会)是在开工以后,按照协商的时间,由监理工程师定期组织召开的会议。
它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监督协调的有效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讨论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作出决定。
(2)会议资料的准备:上次工地例会的记录;承包商对监理程序执行情况分析资料;施工进度的分析资料;工程质量情况及有关技术问题的资料;合同履行情况分析资料等。
(3)会议程序。
经常性工地会议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确认上次工地会议记录。
对上次会议记录若有争议,就确认各方同意的上次会议记录。
2)工程进度情况。
审核主要工程部分的进度情况;影响进度的主要问题;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3)工程进度的预测。
介绍下棋的进度计划、主要措施。
4)承包商投入人力的情况。
提供到场人员清单。
5)材料进场情况。
提供进场材料清单,讨论现场材料的质量及其适用性。
6)有关技术事宜,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
7)财务事宜。
讨论有关计量与支付的任何问题。
8)行政管理事宜。
工地试验情况,各单位间的协调,监理工作程序,安全状况等。
(4)会议记录。
经常性工地会议应有专人做好记录,记录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及会议序号。